【讓孩子成為人生贏家,從品格教育扎根開始】《核心素養將決定孩的未來/SEL社會情緒學習》《親職講座/課程說明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在品格教育為原則的幼兒園生活裡,無論是面對學校、家庭和社區,

發現愈來愈能夠精準的表達出的一種意識,~就是「品格教育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存在還是不存在」這句話來自莎士比亞的作品,討論著關於該活著還是死去。

但討論品格的設計,要談的是「如何活著、如何存在」我們面對學齡前的孩子,其

實是既簡單又嚴肅。簡單是因為這個年紀,就是個活海綿,

是個能超級吸收的有機體。因此這個時期,或許該建立起這樣的意識,

「如何嚴肅的對待他們,以及如何嚴格的對待自己」這個議題。

嚴肅不代表你必須冷漠,相反的你會因為嚴謹,而篩選你的意識與語言。

不再任意地讓自己情緒高漲時,被情緒控制了你的局面。

然後被孩子見識到這個MODEL。

品格教育是一種存在方式,而非行為方式;在關鍵處尋找,

而不是在亮點之處尋找,如何做呢?怎麼開始?以及如何成為家庭核心與素養?

這些許是您可以開始關注的。歡迎來參與這一場親職講座

讓你握有一個打開開關的「藥石」。

【講綱】

1.找到孩子的核心素養,與家庭的關係

2.如何記住開始的力量

3.成為你想讓孩子看見的樣子

4.家庭石的運用

【活動配套】請家長將驚蟄節氣活動製作的家庭石帶來參與活動在說明會活動結束前,會有個點蠟燭注入能量的儀式,

儀式開始時請家長將蠟燭點燃,放在佈置好的家庭石小籃子裡面,在黃老師帶領能量注入儀式後再將蠟燭吹熄,回家後將家庭石放在家中入口玄關處。

【回饋與收穫】

1.聽完講座,PO文留言心得。

2.講座後抽獎,魔莉插畫石。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學會許多事,是時間與能力的產物。 能力需要發展教導、而時間需要等待與耐心。 這當中親師合作是必要的, 每天的一來一往,不論是透過聯絡簿、訊息、或面對面, 都在累積著彼此的信任。 而信任最後能產生的就是, 我們逐步的看到孩子在我們的合作當中, 有了進步的樣子。 課程真的走得緩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_d1rn0mcJk 在講座之後,答應大家沒講完的部分, 就錄影片讓大家回去家裡,或在車上,或在有空的時間好好練功。 因為不想拖太久,所以在聲音還沒完全恢復時就開始錄音。 雖然聲音沙啞,但仍把精華都完整的錄下來了。 除了
終於到了最後一堂課, 我說這一堂課完成了,就是在蒲公英家吃完了全餐,爾後的就是售後服務了! 今天參與的來賓也講的非常的精彩, 相信爸爸媽媽都能夠感受到來賓分享的誠心誠意。是心靈的,是實際的,但是有愛且溫暖的。 而小學老師的分享,更是爸爸媽媽最需要了解的。 每到這一個時刻,我總會說過了這
活動日期:113/07/12(五)18:30~20:30 活動場地:蒲公英家二樓多元應用空間 活動主旨: 即將成為小一的一年級,爸爸媽媽所要知道與給出的,不是恐懼與擔憂, 而是持續的愛中給出方法與陪伴。讀書,靠方法;學習,有訣竅; 精準訓練大腦,掌握高效學習法, 課業、睡眠、娛樂,
大家好,這裡是與魔女園長有約。 這一集想和大家談談“低度期待的效應”, 以及如何在父母的陪伴中,讓期待不過度猖狂, 讓彼此安適自在,展現出低度期待, 有機會讓學習有更好的成效。 首先,要先來了解“低度期待的效應”是什麼? 當父母不再對孩子表現出過高的期望, 不再强迫孩子做到最好。
喜歡玩土的孩子,在蒲公英家有好多。 這些孩子在玩的時候想什麼? 是什麼事情讓他們可以一分鐘一分鐘這麼的過下來。 髒兮兮的樣貌,挺可愛的,而大人怎麼看? 你呢?會不會想要禁止?會不會想要大聲喝止? 其實這些問題可以真的來想一想。 孩子的玩真的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 而想像力就這麼
學會許多事,是時間與能力的產物。 能力需要發展教導、而時間需要等待與耐心。 這當中親師合作是必要的, 每天的一來一往,不論是透過聯絡簿、訊息、或面對面, 都在累積著彼此的信任。 而信任最後能產生的就是, 我們逐步的看到孩子在我們的合作當中, 有了進步的樣子。 課程真的走得緩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_d1rn0mcJk 在講座之後,答應大家沒講完的部分, 就錄影片讓大家回去家裡,或在車上,或在有空的時間好好練功。 因為不想拖太久,所以在聲音還沒完全恢復時就開始錄音。 雖然聲音沙啞,但仍把精華都完整的錄下來了。 除了
終於到了最後一堂課, 我說這一堂課完成了,就是在蒲公英家吃完了全餐,爾後的就是售後服務了! 今天參與的來賓也講的非常的精彩, 相信爸爸媽媽都能夠感受到來賓分享的誠心誠意。是心靈的,是實際的,但是有愛且溫暖的。 而小學老師的分享,更是爸爸媽媽最需要了解的。 每到這一個時刻,我總會說過了這
活動日期:113/07/12(五)18:30~20:30 活動場地:蒲公英家二樓多元應用空間 活動主旨: 即將成為小一的一年級,爸爸媽媽所要知道與給出的,不是恐懼與擔憂, 而是持續的愛中給出方法與陪伴。讀書,靠方法;學習,有訣竅; 精準訓練大腦,掌握高效學習法, 課業、睡眠、娛樂,
大家好,這裡是與魔女園長有約。 這一集想和大家談談“低度期待的效應”, 以及如何在父母的陪伴中,讓期待不過度猖狂, 讓彼此安適自在,展現出低度期待, 有機會讓學習有更好的成效。 首先,要先來了解“低度期待的效應”是什麼? 當父母不再對孩子表現出過高的期望, 不再强迫孩子做到最好。
喜歡玩土的孩子,在蒲公英家有好多。 這些孩子在玩的時候想什麼? 是什麼事情讓他們可以一分鐘一分鐘這麼的過下來。 髒兮兮的樣貌,挺可愛的,而大人怎麼看? 你呢?會不會想要禁止?會不會想要大聲喝止? 其實這些問題可以真的來想一想。 孩子的玩真的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 而想像力就這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孩子教育不應該僅著重於高學問或考試能力,而應該培養懂得尊重、禮貌、體諒、有品德的孩子。品德已被忽略,但它對社會仍然至關重要。本書內容闡述從不同角度培養品德的重要性,以及品德的具體表現,引導讀者思考人生與品德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家,是孩子成長的溫床,給孩子不變的愛和承諾,有規律的生活對幼兒的情緒和智力成長至關重要。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Thumbnail
「101品格榮譽勳章」是孩子們進入蒲公英家後, 品格教育培養的其中一個重要機制。 而累積了3-4年大、小能力的孩子, 在這最後的兩個學期中,展現了明顯的品格表現, 所以最近請家長協助檢視孩子們在家中的表現, 一起協助孩子們勾選認證這些重要的品格項目。 而有孩子因為先前沒有保管好這本重
Thumbnail
「好品德」是孩子最佳的軟實力!一本專為國中、小階段學子量身著作的《弟子規》,除了有中、英文雙語對照,以圖像表現來呼應、舉證,激發學習《弟子規》的意願,提升閱讀樂趣,培養真、善、美的陶冶涵養。助印佛經善書可與十方大眾廣結善緣,福慧增長、轉變命運。
Thumbnail
什麼是教育的本質? 傳統的價值觀教導我們要「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找到一份穩定,最好收入要不錯的工作」… 我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協助一個人成為自己。 就像是一顆種子種在土裡,給予陽光、空氣與水,種子會萌芽,長出自己。 教育者或父母,是那抹陽光、是無形的空氣、是滋潤身心的水。
為了引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讓我們從日常生活的細節入手,建立他們成為品德小公民的基石。 言傳身教: 透過家長的行為示範,讓孩子在日常中見到正確的行為榜樣。例如,分享自己的喜悅和困難,讓孩子理解尊重和包容的重要性。 實際參與社區服務: 家長可以組織家庭志工活動,參與社區清潔或協助需要幫助的鄰居,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孩子教育不應該僅著重於高學問或考試能力,而應該培養懂得尊重、禮貌、體諒、有品德的孩子。品德已被忽略,但它對社會仍然至關重要。本書內容闡述從不同角度培養品德的重要性,以及品德的具體表現,引導讀者思考人生與品德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家,是孩子成長的溫床,給孩子不變的愛和承諾,有規律的生活對幼兒的情緒和智力成長至關重要。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Thumbnail
「101品格榮譽勳章」是孩子們進入蒲公英家後, 品格教育培養的其中一個重要機制。 而累積了3-4年大、小能力的孩子, 在這最後的兩個學期中,展現了明顯的品格表現, 所以最近請家長協助檢視孩子們在家中的表現, 一起協助孩子們勾選認證這些重要的品格項目。 而有孩子因為先前沒有保管好這本重
Thumbnail
「好品德」是孩子最佳的軟實力!一本專為國中、小階段學子量身著作的《弟子規》,除了有中、英文雙語對照,以圖像表現來呼應、舉證,激發學習《弟子規》的意願,提升閱讀樂趣,培養真、善、美的陶冶涵養。助印佛經善書可與十方大眾廣結善緣,福慧增長、轉變命運。
Thumbnail
什麼是教育的本質? 傳統的價值觀教導我們要「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找到一份穩定,最好收入要不錯的工作」… 我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協助一個人成為自己。 就像是一顆種子種在土裡,給予陽光、空氣與水,種子會萌芽,長出自己。 教育者或父母,是那抹陽光、是無形的空氣、是滋潤身心的水。
為了引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讓我們從日常生活的細節入手,建立他們成為品德小公民的基石。 言傳身教: 透過家長的行為示範,讓孩子在日常中見到正確的行為榜樣。例如,分享自己的喜悅和困難,讓孩子理解尊重和包容的重要性。 實際參與社區服務: 家長可以組織家庭志工活動,參與社區清潔或協助需要幫助的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