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生每年能出國,卻不能去戶外教學?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談論本次主題前,我們先來聊聊特教預算。目前的台灣的特殊教育法,規定每年特殊教育預算,不得少於總教育經費的4.5%,對此教育部每年幾乎都是編於4.53%經費在特教預算上。而當前為了符合法規的微薄經費,有一大部分,是直接透過獎學金的方式發放出去,實質上對於改變特殊教育學生的處境,以及達到融合教育的目的,似乎沒有太大助益。


根據特殊教育學生獎補助辦法,只要持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者鑑輔會證明的學生,學校總成績達到七十分以上,每年便能夠向學校申請最少兩千元以上四萬元以下的獎助學金。此外除了固定由教育部給獎助學金外,各障礙類別也能依循該障礙類別的基金會,進行額外的獎學金申請。由身心障礙者服務資訊網的刊登,每年就有超過五十個相關獎學金資訊。


經費運用的思考是關鍵


然而如果你問我特殊教育學生,除了每年獲得多筆獎助學金外,還有學雜費減免、宿舍保障等優惠,你認為這樣是公平正確的嗎?我認為答案是公平的,背後原因是出於當前環境的不友善而進行的實質彌補,例如:你需要花錢購買輔具,因此提供獎學金。然而,國家對特教學生的支持,不能只停留發放獎學金。


在戶外教學的討論裡,校內的特教生,想參加校內出遊活動是困難重重的,從要求無障礙的遊覽車,到需事先場勘看該地是否有無障礙設備,還要有家人陪同等等的困難。如果家人態度並非積極陪伴的角色,可能這些特教生一輩子一次的畢業旅行,就因為「麻煩」所以就沒有了。


在我過去的經驗,周圍的特殊教育同學,卻都可以趁著每年拿到的獎學金,於暑假時一起規劃出國到無障礙規劃良好的國家遊玩。這樣的方式,是令人感到弔詭的。特殊教育這二十年來不停強調的是「融合教育」,但是能夠創造最多回憶的旅行,卻讓他們再次回到障礙的生活圈內。


並不是特教生跟特教生出遊不好。而是回到現實,特教生始終要面對跟普通生相處的問題。我們無法去畢業旅行,因為學校沒電梯所以教室永遠只能在一樓、因為無障礙廁所不足所以上廁所要多兩倍的時間。似乎政府面對這樣子的問題,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頒發一筆獎學金給我們。


思考獎學金的意義


如果獎學金是為了彌補社會對於障礙學生的支持不足。我想有更好的方式來改變,例如:積極瞭解特教學生真的要的是什麼,也許是校內的無障礙更完善,又或是教室空間可以進行調整等等。障礙是因環境而生,如果環境不構成障礙,我想對特教學生而言,發放獎學金就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了


這篇文章背後的底層邏輯,是從障礙的社會模式出發。打破過去我們認為障礙者是一個「個人悲劇」的想像。認為障礙者的問題,不是對個人發錢去解決。而是要去改造當前的障礙環境,包含:徹底建立無障礙環境,塑造友善的社會支持,不再將障礙視為問題,而是將障礙視為個人的自然狀態。

關注更多 #時事議題 #弱勢群體 #社會政策 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帳號

網址:https://www.instagram.com/edgeproblem/

avatar-img
1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坤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學習障礙者面臨著閱讀、記憶、理解等困難,需要社會更多理解與支持。本文探討學習障礙的特徵、困難以及社會對學障生的偏見,呼籲尊重不同的個體,關注弱勢群體,並介紹相關社會政策。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帳號以獲得更多相關訊息。
服務污染如何形成? 社會心理學家指出:我們容易被「信任可靠的人」、「專家」、「喜歡崇拜的人」影響說服,而那些前往服務的志工,往往具備這些條件。若志工認為自己的服務是必要的,可能會不知不覺的歧視與忽略被服務者的感受、價值觀與文化,並強迫被服務者無條件接受自己的服務與觀點。
在障礙者的生命歷程當中,會對自己有別於他人的差異,產生焦慮、自卑的心理狀態,此為理所當然的情況。而到底障礙者在面對自己的障礙類別時,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要不要大方承認?還是就迴避談論?
學習障礙者面臨著閱讀、記憶、理解等困難,需要社會更多理解與支持。本文探討學習障礙的特徵、困難以及社會對學障生的偏見,呼籲尊重不同的個體,關注弱勢群體,並介紹相關社會政策。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帳號以獲得更多相關訊息。
服務污染如何形成? 社會心理學家指出:我們容易被「信任可靠的人」、「專家」、「喜歡崇拜的人」影響說服,而那些前往服務的志工,往往具備這些條件。若志工認為自己的服務是必要的,可能會不知不覺的歧視與忽略被服務者的感受、價值觀與文化,並強迫被服務者無條件接受自己的服務與觀點。
在障礙者的生命歷程當中,會對自己有別於他人的差異,產生焦慮、自卑的心理狀態,此為理所當然的情況。而到底障礙者在面對自己的障礙類別時,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要不要大方承認?還是就迴避談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教育部應該提前準備特殊需求學生的課後照顧計畫,結合社會福利資源,重視少年觀護所中的特殊需求學生,增加公費特殊教育師資,建立特殊需求學生的資源中心,以及推動特殊需求學生教育法規的修訂和完善,以提高特殊需求學生的教育和生活質量。
公幼招生從爆滿抽籤到不足額錄取,執事者的解決之道就是讓公幼辦理延長照顧,但幼教本已經很複雜的人力結構,根本無力支援延長照顧,教育部遂於今年(113 年 01 月 16 日)提出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公立幼兒園辦理延長照顧服務作業要點,以最省錢的方式,招聘不定期契約的臨時工/教保員。
Thumbnail
文中強調國際交流活動的目及參與方式,參加交流計畫對學生學習英文和開拓視野的重要性。
Thumbnail
特教生因與老師溝通無效而失控的事件引發討論。正向教養與危機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願我們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幫助,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特別的孩子、面對周圍的人們。
承上篇,特殊教育法和鑑定辦法的不明確,令人質疑特教的基礎研究不足以支撐融合教育的理論,也有足夠的理由懷疑,對於特殊學生的鑑定,醫界有誤判的可能。 而融合教育重點將特教生安置在一般生的班級,因為特殊,作業可以減量或調整,可以不守班規校規。 或許融合教育的潛在課程就是:乖學生要守規矩,但有些人不必。
現在國中小的融合教育,主旨是讓彼此熟悉日後如何在社會上相處互動,班上有特殊生的比例非常高。 但所謂特殊生,有這麼多都是並沒有完整的基礎研究支持,連成因都含糊,一切交由醫師鑑定,但未必有共識。 數十年來,醫界和特教雙巨頭的學術研究基礎,如此薄弱? 這會影響國中小所有師生吧? 整個教育這樣也行??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臺北市國中的教育旅行收費,並探討教育旅行的本質和對孩子的教育意義。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教育部應該提前準備特殊需求學生的課後照顧計畫,結合社會福利資源,重視少年觀護所中的特殊需求學生,增加公費特殊教育師資,建立特殊需求學生的資源中心,以及推動特殊需求學生教育法規的修訂和完善,以提高特殊需求學生的教育和生活質量。
公幼招生從爆滿抽籤到不足額錄取,執事者的解決之道就是讓公幼辦理延長照顧,但幼教本已經很複雜的人力結構,根本無力支援延長照顧,教育部遂於今年(113 年 01 月 16 日)提出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公立幼兒園辦理延長照顧服務作業要點,以最省錢的方式,招聘不定期契約的臨時工/教保員。
Thumbnail
文中強調國際交流活動的目及參與方式,參加交流計畫對學生學習英文和開拓視野的重要性。
Thumbnail
特教生因與老師溝通無效而失控的事件引發討論。正向教養與危機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願我們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幫助,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特別的孩子、面對周圍的人們。
承上篇,特殊教育法和鑑定辦法的不明確,令人質疑特教的基礎研究不足以支撐融合教育的理論,也有足夠的理由懷疑,對於特殊學生的鑑定,醫界有誤判的可能。 而融合教育重點將特教生安置在一般生的班級,因為特殊,作業可以減量或調整,可以不守班規校規。 或許融合教育的潛在課程就是:乖學生要守規矩,但有些人不必。
現在國中小的融合教育,主旨是讓彼此熟悉日後如何在社會上相處互動,班上有特殊生的比例非常高。 但所謂特殊生,有這麼多都是並沒有完整的基礎研究支持,連成因都含糊,一切交由醫師鑑定,但未必有共識。 數十年來,醫界和特教雙巨頭的學術研究基礎,如此薄弱? 這會影響國中小所有師生吧? 整個教育這樣也行??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臺北市國中的教育旅行收費,並探討教育旅行的本質和對孩子的教育意義。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