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唐詩|「兩個黃鸝鳴翠柳」的歡愉情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友人留言:「文句可以很平實,不過流露的卻是無盡的情懷。」甚為有見。再舉杜詩一首絶句為例,這詩不但用了口語,也無太多技巧,却流露無限歡愉的情懷。

不少杜詩專家都同意杜甫旅居成都沅花溪畔階段,撰寫最多平易自然的好詩。其中《絶句四首》作於唐.代宗.廣德元年(西元763年),當時安祿山之亂已初步穩住,杜家兩代世交的好友嚴武鎮守成都,出手接濟杜甫,所以杜甫旅居成都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面對美景,情不自禁,以平實的語言,作了四首小詩,完成之後並未擬題,杜甫的詩歌全集都以《絶句四首》作為標題。在此選講的是第一首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你看,這首詩是不是完全沒有生難的字句? 我們看到前兩句使用「對仗句」,他以輕鬆愉快的情緒注視地上的黃鸝、天上的白鷺;前者借助聽覺,後者訴諸視覺,使前半兩句寫得「有聲」「有色」,構成優美的意境。

下半兩句,杜甫寫自己在窗邊遠望岷山主峰西山,看到西山的山頂積累著千年的白雪,這是寫「遠景」。最後一句,寫到門前停泊的是從萬里之外的東吳地區航行來的船舶,這是寫「近景」。同樣寫景,是不是也很有變化啊?

再看整首詩的結構,一句一景,四幅獨立的圖像,在杜甫愉悅的情懷下完整統合。 就全詩的「情」「景」關係而論,沒有一句寫到情感,但是各位文友,你們讀起來會覺得他的感情、他的心境是衰颯的嗎?不會有這種感覺對不對?原因在哪?原來杜甫在「情景關係」的設計,巧妙地使用「以景襯情」 的手法,你衹需單單注意杜甫看到什麼東西,杜甫怎麼描述它們,就能揣摩出杜甫的情懷。

一句一景,貫串成詩,要有相當的功力才作得好,宋朝人當中以蘇東坡效法得最好,抄出來給大家比較比較。蘇軾的《溪陰堂》:「白水滿時雙鷺下,綠樺高處一蟬吟。酒醒門外三竿日,臥看西南十畝陰。」也是一句一景,構成統一的畫面。您看看,像不像是模仿了杜甫的寫法?

興大校園

興大校園



avatar-img
6.4K會員
690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談到李商隱的抒情詩,大家可能會對他一系列《無題詩》比較熟悉,也對李商隱後期情感生活之豐富,感到比較好奇。其實早期李商隱和涇原節度王茂元的女兒王晏媄的夫妻感情其實是很好也很正常的,詳觀《夜雨寄北》所展露纒綿悽惻的情意,便可知一斑。
在漢朝的帝王中,漢武帝劉徹是一位雅愛文學的帝王。他的雄才大略,歷史罕見。他在文學史很有貢獻,也是漢代帝王中少見的。漢代文 學的興盛與發展,有他一份引導之功。劉徹最有名的事蹟是,曾下令訂定「郊祀之 禮」,並改造秦朝以來就已經存在的「樂府」機構,派人赴民間「採集詩歌」,夜間聽取演唱,以便觀察民意。
秦朝末年,「楚漢相爭」的結果,被項羽封為「漢王」的劉邦成為漢朝開國帝王, 而自號「西楚霸王」的項羽卻在烏江自刎。他們都各留下一首「慷慨傷懷」的作品。此即劉邦《大風歌》與項羽《垓下歌》,以今天讀者的視角,應當如何看待?
王昌齡的絕句現存約180多首,以七言絕句最佳,古來的詩評家都認為可與李白相提並論。比如清.葉燮《原詩.外篇》就曾説道:「七言絶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齡。李俊爽,王含蓄,辭、調、意俱不同,各有至處。」今天先來談他的兩種截然不同風格,其一是「婉約柔麗」,另一是「雄渾健勁」。這大概是我們唐詩學者共同的印象。
這首詩也許不是李白技巧最好的一首,但卻最能彰顯李白的豪情與真性 。如果說汪倫的友情比潭水更深,那就衹是普通一句謝詞而已;却用了「桃花潭水深千尺」加以襯托,全詩除了透露李白的真率,也曲折呈現出情意的濃厚。
王維這首著名的送別詩,大家一定都讀過吧 ?或是國中階段,或是高中階段,或者是其他時候。不同時期讀,應該會有不同的閱讀感受吧?
 談到李商隱的抒情詩,大家可能會對他一系列《無題詩》比較熟悉,也對李商隱後期情感生活之豐富,感到比較好奇。其實早期李商隱和涇原節度王茂元的女兒王晏媄的夫妻感情其實是很好也很正常的,詳觀《夜雨寄北》所展露纒綿悽惻的情意,便可知一斑。
在漢朝的帝王中,漢武帝劉徹是一位雅愛文學的帝王。他的雄才大略,歷史罕見。他在文學史很有貢獻,也是漢代帝王中少見的。漢代文 學的興盛與發展,有他一份引導之功。劉徹最有名的事蹟是,曾下令訂定「郊祀之 禮」,並改造秦朝以來就已經存在的「樂府」機構,派人赴民間「採集詩歌」,夜間聽取演唱,以便觀察民意。
秦朝末年,「楚漢相爭」的結果,被項羽封為「漢王」的劉邦成為漢朝開國帝王, 而自號「西楚霸王」的項羽卻在烏江自刎。他們都各留下一首「慷慨傷懷」的作品。此即劉邦《大風歌》與項羽《垓下歌》,以今天讀者的視角,應當如何看待?
王昌齡的絕句現存約180多首,以七言絕句最佳,古來的詩評家都認為可與李白相提並論。比如清.葉燮《原詩.外篇》就曾説道:「七言絶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齡。李俊爽,王含蓄,辭、調、意俱不同,各有至處。」今天先來談他的兩種截然不同風格,其一是「婉約柔麗」,另一是「雄渾健勁」。這大概是我們唐詩學者共同的印象。
這首詩也許不是李白技巧最好的一首,但卻最能彰顯李白的豪情與真性 。如果說汪倫的友情比潭水更深,那就衹是普通一句謝詞而已;却用了「桃花潭水深千尺」加以襯托,全詩除了透露李白的真率,也曲折呈現出情意的濃厚。
王維這首著名的送別詩,大家一定都讀過吧 ?或是國中階段,或是高中階段,或者是其他時候。不同時期讀,應該會有不同的閱讀感受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韓愈的五古中,《秋懷詩》十一首是一組很特殊的作品。因為韓愈運用高度精鍊的語言,展現一貫豪宕的本色,但是意匠經營之間,也兼有阮籍、陶、謝的姿釆。古代詩評家對《秋懷詩》十一首評價甚高。
Thumbnail
韓愈的五古中,《秋懷詩》十一首是一組很特殊的作品。因為韓愈運用高度精鍊的語言,展現一貫豪宕的本色,但是意匠經營之間,也兼有阮籍、陶、謝的姿釆。古代詩評家對《秋懷詩》十一首評價甚高。
Thumbnail
〈登高〉寫於杜甫滯居夔州的第二個秋天,他登上高臺寫出所見江上秋色,抒發鬱積已久的情懷和旅思,非常悲憤蒼涼。
Thumbnail
    盛唐詩歌以氣象宏大取勝,李白與杜甫是盛唐時期最耀眼的兩大詩人。杜甫較之李白,更富於社會寫實精神,後人盛讚為「詩史」。杜甫終其一生未曾顯達,卻始終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其仁者襟懷、「一飯未嘗忘君」的人格特質,後世推尊為「詩聖」。整體詩風沉鬱頓挫、體制完備,詩論家盛讚為「集大成者」。
Thumbnail
  王維詩佳作甚多,清代蘅塘退士選錄《唐詩三百首》,在「五言古體」項下,卻選錄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清代詩律專家董文煥,也在《聲調四譜說》書中,將此詩定為「五古總圖」,亦即:此時在五言古體的詩律表現,具有典範意義。
Thumbnail
韓愈,唐河陽人。通六經百家之學,一生推崇儒家而排斥佛老,為古文大家,後世治古文者多所取法。在中唐時期,李白和杜甫的詩並不被重視,還有人詆毀他們的作品,韓愈並不苟同,於是寫了這首〈調張籍〉詩給好友張籍,詩中充分表現出對李白和杜甫作品的傾慕之情。其中「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不知
Thumbnail
更漏子·柳絲長 宋代晏幾道 柳絲長,桃葉小。深院斷無人到。紅日淡,綠煙晴。流鶯三兩聲。雪香濃,檀暈少。枕上臥枝花好。春思重,曉妝遲。尋思殘夢時。 這段詩描述了一幅幽靜優美的春日景象,透露著深沉的情感與淡淡的哀愁。這段詩意豐富的文字,不僅勾勒了一幅幽靜美麗的春日風景,更是透露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情
Thumbnail
滁州西澗 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中描繪了一幅幽靜而又動人的景象,讓人不由得陶醉其中。詩人以「獨憐」兩字表達了對幽草的憐愛之情,幽草生長在澗邊,顯得清幽靜謐。在這片幽靜之地,高高的樹上,黃鸝鳥在樹林中啼鳴。描繪了春天來臨時的氣息。野渡
Thumbnail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是杜甫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詩人以秦漢盛世為背景,對比現世的戰亂紛爭,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強大領導者的期盼。詩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具有強
Thumbnail
佳人 唐代杜甫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採柏動盈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韓愈的五古中,《秋懷詩》十一首是一組很特殊的作品。因為韓愈運用高度精鍊的語言,展現一貫豪宕的本色,但是意匠經營之間,也兼有阮籍、陶、謝的姿釆。古代詩評家對《秋懷詩》十一首評價甚高。
Thumbnail
韓愈的五古中,《秋懷詩》十一首是一組很特殊的作品。因為韓愈運用高度精鍊的語言,展現一貫豪宕的本色,但是意匠經營之間,也兼有阮籍、陶、謝的姿釆。古代詩評家對《秋懷詩》十一首評價甚高。
Thumbnail
〈登高〉寫於杜甫滯居夔州的第二個秋天,他登上高臺寫出所見江上秋色,抒發鬱積已久的情懷和旅思,非常悲憤蒼涼。
Thumbnail
    盛唐詩歌以氣象宏大取勝,李白與杜甫是盛唐時期最耀眼的兩大詩人。杜甫較之李白,更富於社會寫實精神,後人盛讚為「詩史」。杜甫終其一生未曾顯達,卻始終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其仁者襟懷、「一飯未嘗忘君」的人格特質,後世推尊為「詩聖」。整體詩風沉鬱頓挫、體制完備,詩論家盛讚為「集大成者」。
Thumbnail
  王維詩佳作甚多,清代蘅塘退士選錄《唐詩三百首》,在「五言古體」項下,卻選錄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清代詩律專家董文煥,也在《聲調四譜說》書中,將此詩定為「五古總圖」,亦即:此時在五言古體的詩律表現,具有典範意義。
Thumbnail
韓愈,唐河陽人。通六經百家之學,一生推崇儒家而排斥佛老,為古文大家,後世治古文者多所取法。在中唐時期,李白和杜甫的詩並不被重視,還有人詆毀他們的作品,韓愈並不苟同,於是寫了這首〈調張籍〉詩給好友張籍,詩中充分表現出對李白和杜甫作品的傾慕之情。其中「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不知
Thumbnail
更漏子·柳絲長 宋代晏幾道 柳絲長,桃葉小。深院斷無人到。紅日淡,綠煙晴。流鶯三兩聲。雪香濃,檀暈少。枕上臥枝花好。春思重,曉妝遲。尋思殘夢時。 這段詩描述了一幅幽靜優美的春日景象,透露著深沉的情感與淡淡的哀愁。這段詩意豐富的文字,不僅勾勒了一幅幽靜美麗的春日風景,更是透露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情
Thumbnail
滁州西澗 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中描繪了一幅幽靜而又動人的景象,讓人不由得陶醉其中。詩人以「獨憐」兩字表達了對幽草的憐愛之情,幽草生長在澗邊,顯得清幽靜謐。在這片幽靜之地,高高的樹上,黃鸝鳥在樹林中啼鳴。描繪了春天來臨時的氣息。野渡
Thumbnail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是杜甫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詩人以秦漢盛世為背景,對比現世的戰亂紛爭,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強大領導者的期盼。詩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具有強
Thumbnail
佳人 唐代杜甫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採柏動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