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9|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聊聊「黎」字--感受古時農民的作息

    我們先看看《說文解字》怎麼解釋「黎」。

    《說文解字》:《黍部》黎:履黏也。从黍,利省聲。作履黏以黍米。

    翻譯:黎,黏鞋子的東西。「作履黏以黍米」,即利用黍米的黏性當作黏鞋子的東西。因為古時候沒有膠水,以前漿糊大致都是糯米做的。


    再來看看古書是怎麼使用「黎」的。

    《書·堯典蔡傳》黎,黑也。黎民,黑髮之人。

    《釋名》土靑曰黎,似黎草色也。黎明,比明也。

    這裡三本書的解釋都缺乏一致性,連想找出引申義都很難,漿糊?黑色?青色的土?

    讓我們回到字形(如下方截圖)看看,小篆為「黍+ㄉ」,因此「黎」應是會意字,以「ㄉ/刀」割「黍」

    一般而言,農民為了避免鋤禾日當午,以致汗滴禾下土,通常會在天微亮(大致是早上四五點左右)就出門農忙,一般工作到十點左右休息,也就是「黎明」的原意--準備農忙出門時天空的亮度。而「黎庶/民」就是指務農的一般人,也因此引申為眾多、平民百姓的意思。

    而讀音的部份,既然黎是會意字,就和利聲沒關係了。與割草(假設黍是草的一種)音義相近的台語為le̍h,台文寫成「剺」,唐朝讀音擬lei。在《後漢•耿恭傳》黎面流血,即通「剺」字。《韻會》也註明通作「黎」。


    所以黎的台語白音應唸le̍h,文音唸lê。

    台語白音例句:伊兮ê手去予刀子黎le̍h一逝tsuā。


    附帶提三點,

    一、刀在字側時,彎如鐮刀寫為「ㄉ」;而直條刀寫為「刂」。

    二、「黍」字在《說文解字》寫:从禾,雨省聲。(如下圖)但依其甲骨文和金文,都是「禾+水」,顯示黍是種在水邊或需要很多水的作物,所以小篆更是直接把水移到禾下,但卻被誤解為雨了。個人倒是覺得與其認為是雨,還不如想成鬚根比較有趣。

    三、又維基百科註明:「黍是禾穀類糧食作物中最抗旱的作物之一。黍的種子萌發出苗需水量很小,能適應旱地播種....既能忍受土壤乾旱又抗乾熱風。」與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不同,現代的黍和以前的黍是否為同一作物,本文就不討論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