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納粹的集中營主題,作為歐陸最令人髮指的事件,每幾年都有不同的國家用不同的角度去切入整個事件,其中不乏驚人的傑作,就在你以為所有的角度、行為都已經被探討完畢之時《夢想集中營》出現了。
就個人觀影史來說,近年最令人壓力最大的集中營作品肯定是匈牙利導演 Nemes László 拍的《索爾之子》,《索爾之子》一鏡到底的主觀鏡頭讓許多觀影者喘不過氣來,相較之下 Jonathan Glazer 所拍攝的《夢想集中營》是另類的極端,比起主觀地把觀眾帶入集中營挖埋屍體的角色,Glazer與波蘭攝影師 Łukasz Żal 把觀眾帶到位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旁的赫斯別墅。以無比抽離的第三方視角(重頭至尾沒有一顆特寫的抽離)顯現這指揮官是如何在地獄旁,過著藍天白雲整潔雅緻的生活,全片的攝影機運動沒有經過特別的打光與潤色,在別野中更採取多機同步攝影的方式拍攝,為了呈現出「最真實」的色彩,電影全片也不見一絲血色與暴力,但絕望卻從景框之外四面而來。
電影的片名、開場、結尾、海報中所顯現的《夢想集中營 The Zone of Interest》描繪的是一群盤據利益的人的行為,全片的 Idea 簡單卻令人毛骨悚然,在這群盤據權力的人們計畫著、吞噬著一切的希望,所以海報中除了他們光鮮亮麗外是一片漆黑的。漆黑同時出現在電影的開場與結尾,黑暗作為可以吞噬一切希望的載體,搭配著是來自集中營旁的聲音設計,而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音效,不需要翻譯就讓人感受到絕望。
.
《夢想集中營》中 Johnnie Burn 出色的聲音設計與 Łukasz Żal 的攝影貫穿了全片,此片把一切的暴力、血腥、絕望都放在地景框之外,卻又用各種人的談話、反射、遠景、聲音來刺激著觀眾的想像力,在腥羶色充斥的現代社會,我們的確已經看過了數不清來自集中營的暴力與慘狀,但在想像力中一切都更讓人不安,這些精心設計的橋段。讓觀眾不自覺得陷入一種詭異的不舒服感,所有區域之中所有的行為都井然有序,但你知道在霍斯一家的牆外、冰山之下正發生著什麼慘無人道的事件。
而這些橋段,會是藍天白雲中不斷燃燒所冒的黑煙,在莊園內享樂的人們,遠方一輛火車劃破天空(看起來沒有任何問題,但我們都知道這車裡面全部都是即將進入集中營的猶太人)看起來想著天倫之樂的河邊嬉戲,卻因為河邊流來了異物,讓全家人要進行清洗(河中會飄來什麼大家要全體清洗,應該很清楚吧?)、電影中乾淨的家中處處是陰影,鮮豔無比的花朵由骨灰灌溉,大人們穿的好衣服、小孩玩弄著金牙齒的玩具、家中服務的園丁們都畫著特意的標誌、需要特別清洗的霍斯長靴、指揮官大兒子小兒子玩把人關到密室中的「遊戲」,全片最為恐怖的一刻,是 Hedwig 母親藉由窗戶的反射,讓觀眾間接地看到了煉獄的現況。
Glazer在《夢想集中營》中把形式玩到極致,不只是處處穿透進到家中的聲音,所有鏡頭邊角發生的事件都令人無比在意,在研究與發想這部電影時,當時由Hedwig Höss 所留下的照片是一個很重要的reference,Jonathan Glazer 重現了霍茲一家豪華的溫室與游泳池一如他們找到的一樣,但在研究這些照片時 Glazer 也發現,霍茲太太留下的照片是只有面向其中一面的,那個畫面裡完全沒呈現出集中營的圍牆,這件事代表的正是這些人的(thoughtlessness 漢納鄂蘭語),而藉著這次《夢想集中營》的拍攝,他成功的重塑與拍攝了那個場景,在 Hedwig Höss 與她母親炫耀她美麗的家園、游泳池時,鏡頭平靜的先是呈現沒有集中營圍牆的一面,接著拍出了照片中沒有拍到的真實,那面可以看到圍牆不斷冒著黑煙的一面,而此時 Hedwig Höss 明知道這件事,還以常春藤慢來掩蓋這一點。
對於霍茲一家,Glazer 沒有藉由任何鏡頭來醜化,冷靜鏡頭呈現出的在地獄旁追求成功的一家,Hedwig Höss 驕傲自己被稱為奧斯威辛的女王,霍茲要拿燒死人的科學工法去「申請專利」、霍茲深夜打電話給Hedwig談自己的豐功偉業是即將要開始更有效率的種族屠殺,整部片由以 Hedwig Höss 與霍茲吵架那段離開家園的橫移鏡頭來的荒謬,惱火的 Hedwig 走出家園一路往河邊走去與霍茲吵架,橫移鏡頭顯現的是她跨越了一整個冒著黑煙的集中營,而她完全不在意這些人的死活,而只在意「個人利益」,Glazer 近一步表示,
我決心讓這部電影不是關於過去,而是關於現在,因為《夢想集中營》不是一部紀錄片,也不是歷史課程,而是一個警告。
“I was determined to make it not about then, but about now, because this movie isn’t a document. It’s not a history lesson. It’s a warning.” - Jonathan Glazer
在《夢想集中營》整個壓得喘不過氣的冷酷中,其中又以一段怪異的熱像儀影像引人注目,那是 Glazer 真實採訪到的事件,一個波蘭女孩的真實回憶,她在別墅幫傭晚上則冒險去埋蘋果給明日勞作的猶太人,而對比這個事件的畫外音是,霍茲念著我們耳熟能詳的格林童話《糖果屋》作為引導,合理化牆內燒人之行為(霍茲特別暗示,最後兩兄妹逃過一劫並把女巫燒死的合理行為,與他們燒死猶太人是一樣的),比起當權者拿童話故事來合理化個人行為,甘冒風險在深夜中送蘋果的少女,再送蘋果中撿到了集中營勞工所寫的樂曲,對於這個世界來說才是真實的童話(而且是真實發生的事),電影結尾銳利的回朔百年後的屠殺博物館,再多的指證歷歷都沒有辦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既得利益對於整個世界的「不思考」是否就在你我身旁發生?
Glazer於滾石雜誌的訪談中提到:
「我們身在日益黑暗的世界,我有一種感覺,我必須做些什麼來處理我們與加害者而非受害者的相似之處。當你說『他們是怪物』時,你也在說:『那永遠不可能是我們。』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