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做完咖啡簡史的筆記,著重在世界方面。這次來記錄台灣咖啡簡史吧~
1624~1662期間,荷蘭人於台灣殖民,可以說在台灣最早開始喝咖啡的是荷蘭人,但當時也只限於荷蘭人自己飲用,並未在台種植或將喝咖啡的習慣帶入台灣。
1884年(清光緒10年)清朝時期,英商德記洋行從馬尼拉引進咖啡苗,於台灣北部地區栽種,但因緯度太高、水土不服、管理困難等因素效果不佳而放棄。
當時日本人已在小笠原諸島種植咖啡樹,考察過台灣的緯度、氣候、地形、降雨等環境因素,1902年陸續引進咖啡樹,主要栽種於台灣中部以南、東部地區,並於恆春建立「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現今恆春熱帶植物園),1917年建立園藝試驗場嘉義試驗支場(現今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其中雲林古坑咖啡表現最為出色,還被選為日本天皇的「御用咖啡」,從此臺灣成為咖啡的產地之一。
1929年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出版台灣第一本研究咖啡的書:《珈琲》。
根據農業部記載,1942年時全台咖啡栽培面積已達1,000公頃之多,同時也是台灣咖啡的全盛時期。
除了栽種以外,許多咖啡專賣商也在當時紛紛成立株式會社和咖啡館(珈琲店、喫茶)。
但當時「珈琲店」與現今咖啡館的意義不同,具有「酒館」性質,店內通常採用西式裝潢,佈置著風雅的裝飾品,調製飲品的幾乎為男性,稱為バーテンダー(bartender),不只販賣咖啡,也賣高單價的酒類、茶類和餐點。
在珈琲店工作的女性服務生為「女給(じょきゅう)」,提供客人戀愛般曖昧的眼神或肢體接觸。有別於娼妓,性服務並非必要的職務內容,女給的形象包裝成摩登女性,談吐有禮大方、熟悉時尚裝扮和社交,女給的優劣很大程度影響一間珈琲店顧客的去留。
(:有點像現在女僕餐廳的概念,客人除了去喝飲料以外,能待在時尚舒適的地方和各方人士交流,也可以在珈琲店和女給模擬戀愛~)
後來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戰敗撤台,台灣咖啡產業隨之消沈,栽培咖啡的產地大多荒蕪。(:好可惜!)
戰後日本人離開台灣,原本的農林事業由林務局接手,當時台灣人並不流行喝咖啡,因為歷經戰爭,所以對於咖啡這種非必要飲品的普遍需求也下降很多,原本咖啡栽種地有一半以上荒蕪或轉種植糧食作物,當時雲林古坑咖啡的種植面積也只剩1.7公頃。
1950年代後半,世界咖啡價格高昂,美國咖啡專家曾來台視察咖啡,台灣也曾派人到國外學習咖啡栽種和加工技術,但因未妥善經營、政府無鼓勵,台灣咖啡產業持續低迷。
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重創臺灣,古坑也是受災害影響重大的地區,水保局開始整治水土,將原本大片檳榔樹改種其他更加固土的作物,再加上各鄉鎮發展一鄉一特色,雲林古坑咖啡產業重新啟動,台灣其他地區(例如:阿里山地區)也跟進這波復興潮。
但後來有不肖業者看到商機就用品質不良的豆子包裝成古坑咖啡,使真正品質優良的咖啡受到波及,以至於不堪負荷的咖啡農轉而種植其他經濟作物。
儘管經過日治的黃金時期、民國的荒蕪時期,台灣也跟上了世界喝咖啡的潮流,隨著政府推廣、民間企業經營、市場需求增加,使台灣種植咖啡的土地面積有成長趨勢,台灣精品咖啡也能角逐國際市場。
台灣經濟轉型後,工商業逐漸發展,咖啡也間接成為上班族的每日必需品,此外,隨著經濟成長,追求文化與品味的需求增加,咖啡廳早期作為風雅人士聚會的場所,逐漸轉變為現代人放鬆、聚會的好地方。
除了有超商販售便宜便利的咖啡之外,現在也有許多店家提供品質優良的精品咖啡,隨著資訊發達、咖啡廳遍佈城市的每個角落,想要喝到一杯好咖啡並非難事。
資料來源:
文章可用於非商業用途之分享或引用,需標註作者與網址,禁止商業用途與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