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汪洋血迷宮》談我們有選擇不自由的自由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如果明知道結果與過程會充滿痛苦,我們還有理由行動嗎?《汪洋血迷宮》(Triangle)就是這樣一部,描述一位單親母親在痛苦中不斷輪迴,一心只為了能夠重返過去與兒子短暫相處時光的故事。雖然明知道同樣的結局會再次降臨,卻因為放不下對兒子、對自己的得失而不願意選擇離開痛苦的輪迴。這有點像文學家─卡謬,筆下那不斷推著巨石從山下到山頂,又不斷看著巨石滾落至山下,生活就在不斷地推石與滾石之間輪迴的薛西弗斯(sisyphus)的故事。


薛西弗斯所受處罰的可怕之處在於,沒有一個處罰比讓人從事徒勞無功和毫無希望的工作更讓人痛苦的了。而卡謬問了一個問題:「薛西弗斯的臉上是否帶著笑容呢?」卡謬認為,薛西弗斯感到痛苦,而他唯一能夠脫離痛苦的就是改變自己的思維,賦予自己行動的意義,因而提出「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於是,薛西弗斯靠著真誠的心靈去感受身邊所有一切可能的快樂,在痛苦的推石過程中,聽著蟲鳴鳥叫、感受微風徐徐的吹拂、與夕陽餘暉的景致,他的人生還是能夠有目標與改變的,例如:想辦法減少推石的痛苦(生理或心理)、改進推石的流暢度(外在條件)、或者如何讓滾石不要滾那麼遠(外在環境)等。重要的是擇己所愛,愛己所則。


現實中,活著就有希望,即便結果與過程可能充滿痛苦或徒勞無功,但是,每一次都是新的開始,都是不同於上一次與過去的,如同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所言:「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這世界有趣正因為具有不確定性與改變的可能,而我們何嘗不是只改變得了我們所能夠改變的、知道我們所知道的,而永遠無法改變那些我們無法改變的(生老病死)、無法知道我們所不知道的(10年後的我在哪?會遇到什麼人、發生什麼事?)


從學校畢業後,才開始懂得活在當下的重要(有些事慢慢來比較快)、給予自我目標的重要(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過去的身分是學校給予的、學習的內容是科系安排的,生活很規律、很單純,我很有把握明天的我會在做什麼(上課、社團或者約會),明年此時的我會在哪(升上一個年級、在補習班準備考照),雖然明白自己當下所做的事情是什麼,卻少了一點樂趣。出社會後,反而連明天的我會不會加班都不太有把握,更不用說明年此時還在不在同一間公司上班。但是,是否較可把握的人生是比較好的呢?


離開學校的環境,難道只是換一間更大的學校(社會)而已嗎?沒有把握的人生,才是人生的常態吧!而人生的不確定性與改變的可能,卻矛盾的給予了我們生活的樂趣。其樂趣在於:對於未知的無限可能性(大部分的人會將其解釋為對未來的茫然)、對於行動上與生活上擁有較自由的主控權(有些人會認為這是自私或者關起門來自爽,因為不一定符合上社會普遍「有用」的價值)。60位學生,並沒有60種目標。學生所追求的目標大抵都是:成績,然後不要被21。因為學生的身分與本分,讓他們不得不將目標放在學習上。但是畢業之後的60個「人」,應該要有60種目標,甚至600種目標,因為世界正等著他們去創造。


創造;創造「毀滅」是一種創造嗎?如果我們同意人是自由的,人有改變的希望與能力,是否我們都應該同意人也有「選擇不自由的自由」呢?現實中,我們通常沒有「選擇不自由的自由」因為那將導致我們必須放棄自由,唯有當「放棄自由」成為唯一的選項時,才有可能發生,但是,有可能發生嗎?重點在於選擇,我們做出選擇,然後承擔選擇所可能導致的所有後果與責任。我們能夠選擇想要成為的人、選擇想要過的生活,選擇任何在自由之下所賦予的選擇。我們可能在沒有自由之下做出選擇嗎?如果擁有自由,是否「安樂死」或「自殺」也是一種選擇呢?人活著就有希望,那是因為希望代表著有選擇的權利,即便生活感到痛苦,但是卻還握有選擇權。「只有」當死亡成為自己唯一「相信」的選擇時,我們才有選擇不自由的自由。

2016/7/20

avatar-img
49會員
578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飛躍奇蹟》(Eddie the Eagle)是部根據英國滑雪運動員艾迪‧愛德華(Eddie Edwards)改編的電影。描述艾迪(泰隆艾奇頓 飾)小時候膝蓋受傷,父母希望小艾迪能夠專心唸書就好了,沒想到他的第一本書卻是「1972年奧運影像集錦」,從此啟發了他努力想成為奧運選手的夢想。並於1
起初是因為聽了該劇的主題曲─「M」(PRINCESS PRINCESS主唱),覺得越聽越好聽,所以就被吸引想探究這部劇到底再談什麼?《昨日的咖哩 明日的麵包》(昨夜のカレー、明日のパン)是NHK於2014年播出一共7集的戲劇,光看劇名還以為是介紹美食的,但是內容卻跟食物一點關係也沒有,如果說
《姻緣獵人》(ご縁ハンター)是NHK在2013年播送的一齣一共三集的日劇,主角是一位37歲,任職於客服中心的蓮見利香(觀月亞里沙飾),某天和好友參加聯誼活動,雖然以失敗收場,但回家後卻突然得知母親打算再度二婚,且早已藉由聯誼網站談了一陣子的黃昏之戀。於是促使蓮見帶著好奇的眼光進入聯誼網站的世
你有多喜歡電影?喜歡到能夠不斷看著重播的電影?《新天堂樂園》主角是一位放映師,從小就在電影院長大(小孩看電影不用錢),甚至偷偷看著電影是如何被剪接的(電影從來不放接吻的畫面),以及偷偷帶著被剪掉的膠片回家對著燭火自導自演,配音想像著會動的畫面。後來小男孩當了放映師,談了一場戀愛,卻發覺,看了那麼多的
鏡頭一開始,是男主角凱爾(布萊德利·庫柏飾),第一次至伊拉克出任務,身為美國海軍海豹部隊狙擊手的他,第一槍射在一名抱著炸彈的小孩身上。最後到凱爾退伍時,總計在戰場上射殺了160人。第一槍為何重要,也許狙擊手在開了第一槍後,才真正體認到,他的工作,除了建立在國家主義、愛國主義上之外,某方面是試著以人做
昨晚《公視主題之夜》破天荒的播了三個鐘頭的紀錄片─談《他們在島嶼寫作二─如歌的行板》,介紹瘂弦(本名:王慶麟)先生的一生。從1932出生在中國河南,到後來從軍來台(因為可以吃肉),擔任過高雄左營軍中廣播電台編輯、聯合報副刊主編、創立《創世紀詩社》,發行《創世紀》詩刊,現居加拿大溫哥華。 原
《飛躍奇蹟》(Eddie the Eagle)是部根據英國滑雪運動員艾迪‧愛德華(Eddie Edwards)改編的電影。描述艾迪(泰隆艾奇頓 飾)小時候膝蓋受傷,父母希望小艾迪能夠專心唸書就好了,沒想到他的第一本書卻是「1972年奧運影像集錦」,從此啟發了他努力想成為奧運選手的夢想。並於1
起初是因為聽了該劇的主題曲─「M」(PRINCESS PRINCESS主唱),覺得越聽越好聽,所以就被吸引想探究這部劇到底再談什麼?《昨日的咖哩 明日的麵包》(昨夜のカレー、明日のパン)是NHK於2014年播出一共7集的戲劇,光看劇名還以為是介紹美食的,但是內容卻跟食物一點關係也沒有,如果說
《姻緣獵人》(ご縁ハンター)是NHK在2013年播送的一齣一共三集的日劇,主角是一位37歲,任職於客服中心的蓮見利香(觀月亞里沙飾),某天和好友參加聯誼活動,雖然以失敗收場,但回家後卻突然得知母親打算再度二婚,且早已藉由聯誼網站談了一陣子的黃昏之戀。於是促使蓮見帶著好奇的眼光進入聯誼網站的世
你有多喜歡電影?喜歡到能夠不斷看著重播的電影?《新天堂樂園》主角是一位放映師,從小就在電影院長大(小孩看電影不用錢),甚至偷偷看著電影是如何被剪接的(電影從來不放接吻的畫面),以及偷偷帶著被剪掉的膠片回家對著燭火自導自演,配音想像著會動的畫面。後來小男孩當了放映師,談了一場戀愛,卻發覺,看了那麼多的
鏡頭一開始,是男主角凱爾(布萊德利·庫柏飾),第一次至伊拉克出任務,身為美國海軍海豹部隊狙擊手的他,第一槍射在一名抱著炸彈的小孩身上。最後到凱爾退伍時,總計在戰場上射殺了160人。第一槍為何重要,也許狙擊手在開了第一槍後,才真正體認到,他的工作,除了建立在國家主義、愛國主義上之外,某方面是試著以人做
昨晚《公視主題之夜》破天荒的播了三個鐘頭的紀錄片─談《他們在島嶼寫作二─如歌的行板》,介紹瘂弦(本名:王慶麟)先生的一生。從1932出生在中國河南,到後來從軍來台(因為可以吃肉),擔任過高雄左營軍中廣播電台編輯、聯合報副刊主編、創立《創世紀詩社》,發行《創世紀》詩刊,現居加拿大溫哥華。 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父母雙亡後, 女孩被接去了花街, 從此走上一條不歸路。
Thumbnail
  或許她這一生最大的阻礙不是父親、不是家族、不是血統、不是貧乏的魔力,而是更根本、更難以改變的東西:她是一個女人。
Thumbnail
被傷痛吞沒的恐懼與放棄,和掛念著對方獨立向前的重啟,是很難掌控的選擇題。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當你灰心失望、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記得,你不孤單。請不要飛蛾撲火地把自己燒盡,因為那不會是最佳解方,雖然先把自己照顧好,可能是看似自私的決定,但別忘了,你照顧的那個人,他/她的內心深處,也希望你過得好。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本精彩的懸疑小說,從三個女性角色的故事出發,發展出盤根錯節的劇情,引導出意想不到的結局,也探討了家庭環境對她們的行為和人生選擇的重大影響。
Thumbnail
揮不走的過往噩夢,成為綑綁靈魂的牢籠 願在這紛亂的世界中,大家都能成為〝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這是一名母親以遺族的身份,與在十二歲選擇自我了結的兒子,漫長並讓人心痛的無盡對話。
Thumbnail
今天主打看神秘作品,神速地在三天內將12萬字的小說看完,一句評語的話,就是「還真敢寫」,澳門人必看,那麼荒謬的事情真的讓人不知要笑還是哭。(咦,又話一句?) 接著繼續閱讀《弟弟》,雖然讀的內容不多,但發現此書跟《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一樣,都營造了一個討厭的母親角色。 我突然想,是不是在孩子的成
Thumbnail
開始閱讀吳曉樂的《那些少年沒有抵達》。這是一本沉重的書,其實不適合在過年期間閱讀,不過借了回來總得看嘛。 我暫時只是看了不足20%,女主角是一個教師,除了面對學生突如其來跳樓身亡外,還被迫回顧自己悲傷的童年往事。 她的母親是一個控制狂,即使在女主角長大結婚依然受到母親控制,連婚姻對象也是母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父母雙亡後, 女孩被接去了花街, 從此走上一條不歸路。
Thumbnail
  或許她這一生最大的阻礙不是父親、不是家族、不是血統、不是貧乏的魔力,而是更根本、更難以改變的東西:她是一個女人。
Thumbnail
被傷痛吞沒的恐懼與放棄,和掛念著對方獨立向前的重啟,是很難掌控的選擇題。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當你灰心失望、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記得,你不孤單。請不要飛蛾撲火地把自己燒盡,因為那不會是最佳解方,雖然先把自己照顧好,可能是看似自私的決定,但別忘了,你照顧的那個人,他/她的內心深處,也希望你過得好。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本精彩的懸疑小說,從三個女性角色的故事出發,發展出盤根錯節的劇情,引導出意想不到的結局,也探討了家庭環境對她們的行為和人生選擇的重大影響。
Thumbnail
揮不走的過往噩夢,成為綑綁靈魂的牢籠 願在這紛亂的世界中,大家都能成為〝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這是一名母親以遺族的身份,與在十二歲選擇自我了結的兒子,漫長並讓人心痛的無盡對話。
Thumbnail
今天主打看神秘作品,神速地在三天內將12萬字的小說看完,一句評語的話,就是「還真敢寫」,澳門人必看,那麼荒謬的事情真的讓人不知要笑還是哭。(咦,又話一句?) 接著繼續閱讀《弟弟》,雖然讀的內容不多,但發現此書跟《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一樣,都營造了一個討厭的母親角色。 我突然想,是不是在孩子的成
Thumbnail
開始閱讀吳曉樂的《那些少年沒有抵達》。這是一本沉重的書,其實不適合在過年期間閱讀,不過借了回來總得看嘛。 我暫時只是看了不足20%,女主角是一個教師,除了面對學生突如其來跳樓身亡外,還被迫回顧自己悲傷的童年往事。 她的母親是一個控制狂,即使在女主角長大結婚依然受到母親控制,連婚姻對象也是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