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談拯救城市,從改變生活開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都市有可能被設計嗎?猶記得我當初選擇市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便是懷抱著能夠「拯救」「改變」都市的理想而進去的,但事實上,公務員或說基層公務員要有參與到設計的案子幾乎不可能。我曾好奇的問了科內的同仁們,「是誰或者如何決定了都市的這一區要這麼發展?例如:決定此區規劃為藝文特區,然後將桃園展演中心設置在此。或決定哪裡規劃為重劃區、都更地區等,是中央單位嗎?例如:依據國土計畫、地質敏感區等科學、系統性的合理安排產業、生態與人口的分布。我們有可能參與到嗎?有可能設計嗎?」同仁們看著我,然後嘆了口氣說:「局長、副局長或許有機會參與討論、決定設計,但是關於如何決定這一地區的使用……應該是人為政治的因素決定的。」 


當時的我感到很失望,因為會想進公部門學習,就是抱持著有可能在體制內改變體制的希望而來。攤開都發局都市設計科的業務簡介:


1.制定都市設計綱要計畫、召開都市設計審議、研訂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準則等及管制性法規研議修訂等事項。


2.對城鄉地貌改造工程規劃及執行、都市新風貌工程規劃及執行、景觀改善工程之規劃及執行、埤塘周邊區域整建工程規劃及執行、環境改造計畫工程企劃及執行、配合國家重要濕地政策及受理桃園埤圳濕地查詢案件等。 


簡單說分成行政與工程部分,都市設計科前身是城鄉發展局景觀工程科,其承攬的工程相對於工務局等純工程單位不管在規模、金費上皆小了許多,大部分是一些景觀綠美化工程。行政部分主要是都市設計審議,其業務中提到「制定」都市設計綱要計畫,依我參與都審的經驗,通常建築師在審議時提出哪項土管法規(土地使用分區管制)有疑慮或施行困難時,便會提出來在審議會時交由委員討論。因此,關於都市設計審議準則等及管制性法規的研議修訂,我想一方面是配合實務上的需要、二方面是透過委員會的討論而決定的。在這整個過程中,所決定的事情是較地區性的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但是我想問的是,關於都市設計、或說國土計畫、都市設計綱要之下的種種管制要點,其思考的邏輯是否是一致的?是否真的對於一個都市發展而言是有價值的?現行都審常討論建築線退縮、綠帶設置、逃生動線、立面景觀、、垂直綠化、夜間照明、植栽位置數量、屋突形式、消防車救難位置等,我們應該問的不是此建築物是否有依土管規定退縮一定的空間。退縮固然重要,但是不退縮並不足以解釋人行道品質和功能上的根本問題─不友善的街道。而友善與否的街道,才是都審討論退縮與否的核心。 


城市是複雜而多元的,是先有規劃設計才有多元使用的城市,亦或是先有多元的使用才有了多元空間的可能呢?我認為一方面,空間多樣性造成使用的多樣;另一方面,多樣性的使用也同樣在心理上造成多樣性的空間,例如一個三歲小孩,到哪裡都能夠是他的宇宙。既然城市的多元性是空間與心理相互影響的關係,那麼我們有可能設計或徹底了解城市是如何運作的嗎?城市的規劃設計若如同一個建案,必定僅滿足「部分」人的需求與喜好,而永遠無法普及於全城市。例如:當我們力保城市的天際線、或文化景觀時,犧牲的便是其他多元使用的價值與可能。當然,城市能夠有很多種面貌,真正的多元應該是放諸全國的,讓各個城市鄉鎮都有自己獨特的在地性格,而非每一座城市都是台北(例如:台北有什麼其他縣市也跟著想要什麼)。 


正因為我們永遠無法徹底了解城市是如何運作的(亦如了解人是如何運作的),便保有了城市生活的多元可能。並非城市不需要規劃設計,而是在規劃設計的同時,必須思考各地的獨特性、彈性使用與動態變化。而非如同霍華德將城市區分和轉變成幾個簡單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本身並沒有使用類別,而是因為人的使用才有了地界線與不同的分區,而不同的分區使用(空間)與不同年代(時間)的價值,便反映在混合不同年代和使用狀況的建築物與街道上。其背後反映的正是多元城市的景觀,以及讓各種不同使用需求者都能夠找到適合的場所,而這正是城市動態變化的動力來源,在多元之中持續創造多元。 


「混合本身才是核心,不同元素之間的相互支持才是秩序。」城市的規劃設計不應該僅是視覺、特定階層與性別的規劃設計,重要的是設計生活、是設計人們行動的誘因、熱情。並將普遍的價值(自由、正義、平等、友善等),落實在城市之中,例如:從友善的街道設計普及至友善的城市。或許台灣的城市規劃設計是由人為的選票和金錢所掌控的,其背後反映的便是人們的預期心理與權力的影響。而人的心理是多元多變的,城市的價值不是不斷發展、不斷複雜、不斷增加產值,而是創造多元的生活、生活美學與實現自我的各種可能。拯救與改變城市,就從改變生活開始。

2017/8/3

    avatar-img
    48會員
    576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本書出版於1992年,彙集了建築哲學的相關文章,分為本論、地方、建築與環境,一共四篇。並附錄1990年於東海大學舉辦的「第一屆建築現象學研討會」摘記,只可惜僅辦了一屆。從1990年至今(2017)已過了27年,當年所談論的理論於今有什麼值得省思與改進的地方呢?而建築現象學轉向後如何做為一更為
    現在談論的永續建築,真的永續嗎?永續建築的「永續」也只是一種「價值」的概念,而非建築「永」恆存「續」的永續。根據成大建築系江哲銘教授於(2003)〈未來百年的台灣永續建築發展趨勢〉建築師雜誌一文中提及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s)的含意為:「一個永續需思考的操作事項是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看完展覽的第一個感想,套句金鐘評審藍祖蔚的評語:「品質低落、創意不足、娛樂不夠、知識沒有。」一個標舉定義「家」的展覽,卻只如隔靴搔癢般的完全搔不到癢處,試問參與展覽的建築師和策展人,你們真的重新定義了「家」嗎? 展覽的出發點是想像10年之後2025年的我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首先,過著什
    「經由所創造的整體關係,決定了我們精神上及心靈上各式各樣的活動;使我們得以感受到美的存在。」 閱讀中深刻地感受到柯布(Le Corbusier)是一位信仰建築極為虔誠的建築師;相信建築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創造。認為營造所講求的是穩固;建築則追求令人感動的效果。其目標在於創造愉悅或安詳的心情
    《理性之夢─科學與哲學的思辨》(The Dreams of Reason: The Computer and the Rise of the Sciences of Complexity)英文的副標題是「電腦與複雜科學的興起」,作者─裴傑斯(Heinz R. Pagels)是一位美國的物理學
    本書出版於1992年,彙集了建築哲學的相關文章,分為本論、地方、建築與環境,一共四篇。並附錄1990年於東海大學舉辦的「第一屆建築現象學研討會」摘記,只可惜僅辦了一屆。從1990年至今(2017)已過了27年,當年所談論的理論於今有什麼值得省思與改進的地方呢?而建築現象學轉向後如何做為一更為
    現在談論的永續建築,真的永續嗎?永續建築的「永續」也只是一種「價值」的概念,而非建築「永」恆存「續」的永續。根據成大建築系江哲銘教授於(2003)〈未來百年的台灣永續建築發展趨勢〉建築師雜誌一文中提及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s)的含意為:「一個永續需思考的操作事項是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看完展覽的第一個感想,套句金鐘評審藍祖蔚的評語:「品質低落、創意不足、娛樂不夠、知識沒有。」一個標舉定義「家」的展覽,卻只如隔靴搔癢般的完全搔不到癢處,試問參與展覽的建築師和策展人,你們真的重新定義了「家」嗎? 展覽的出發點是想像10年之後2025年的我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首先,過著什
    「經由所創造的整體關係,決定了我們精神上及心靈上各式各樣的活動;使我們得以感受到美的存在。」 閱讀中深刻地感受到柯布(Le Corbusier)是一位信仰建築極為虔誠的建築師;相信建築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創造。認為營造所講求的是穩固;建築則追求令人感動的效果。其目標在於創造愉悅或安詳的心情
    《理性之夢─科學與哲學的思辨》(The Dreams of Reason: The Computer and the Rise of the Sciences of Complexity)英文的副標題是「電腦與複雜科學的興起」,作者─裴傑斯(Heinz R. Pagels)是一位美國的物理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我們需要去區分開「批判思考」與「批評」、「指出問題」與「指責」。作為一個變動世界中可以變動的人,我們應該要能夠意識到「個別的行動成效不理想」並不等於「行為者就是一個不好的人」。那些不足之處被指出來之後,才有更好的機會被清除。只要我們還能夠修正,就不會淪為一座衰亡的城。
    Thumbnail
    有趣而豐富的景觀 桃園的舊市區有著非常有趣而豐富的景觀,非常好看。這裡有一棟啟動大樓,周圍都是一些小房子,形成了一種強烈的高低落差感。這種高低落差,就像是一種程式設計中的捷徑,讓人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氛圍。 一種獨特的風貌 這個舊市區保留了一些歷史痕跡,卻也融入了現代元素,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貌。
    Thumbnail
    社會設計的背後時常帶有對於特定議題的關懷、渴望的改變,究竟「設計」能夠介入社區或城市創造哪些改變?
    Thumbnail
    <前言>   城市商業發展一直是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可以為城市帶來更多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利益,並為居民提供更好的就業機會和消費選擇。   城市商業發展是城市經濟形成的核心之一,並且在現代經濟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城市商業發展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外部資本與技術,還能為當地人創造就業機會和優質
    Thumbnail
    歷史街區的更新活化,是否應讓街坊既有的生活肌理,和社區的獨特之處,得以保存?
    Thumbnail
    身邊所接觸到的朋友大多是討厭城市生活,並且對於鄉村或充滿綠意的田園景致懷抱浪漫想像的人,許多作家也以城市普遍心靈冷漠,枯寂的生活來調侃:「所謂城市,就是千百萬人聚在一起,卻過著寂寞生活的地方。」「生活在大都市裏的人有很多種痛苦,有時候希望不理人,有時候希望找個人說話,但兩者均極為困難。」
    Thumbnail
    設計與工程的執行受到許多外因介入影響,如財務、勢力、認知、地位、亦或是另一種無知而再也不能像過去般單純!
    Thumbnail
    2024.02.06 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 「號召各路跨領域設計團隊,捲袖組團來為你所成長、生活或嚮往的一座城市,提出最佳改造規劃,將設計思考導入街頭巷尾。」 \城市美學|113年設計提案徵選/ 每案整合規劃費高達450萬元! 城市美學計畫自112年起,在全台公開徵選需導入設計的公共場域,以
    Thumbnail
    20世紀興起的現代主義影響了全世界的城市發展,以效率為導向的城市設計,使城市提供給人們的停留空間嚴重遭到侵蝕。隨著70年代歐洲社會運動開始,歐洲各城市首先將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回到人群本體,這些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可以成為未來城市規劃中的參考,特別地在新興城市的建設上。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我們需要去區分開「批判思考」與「批評」、「指出問題」與「指責」。作為一個變動世界中可以變動的人,我們應該要能夠意識到「個別的行動成效不理想」並不等於「行為者就是一個不好的人」。那些不足之處被指出來之後,才有更好的機會被清除。只要我們還能夠修正,就不會淪為一座衰亡的城。
    Thumbnail
    有趣而豐富的景觀 桃園的舊市區有著非常有趣而豐富的景觀,非常好看。這裡有一棟啟動大樓,周圍都是一些小房子,形成了一種強烈的高低落差感。這種高低落差,就像是一種程式設計中的捷徑,讓人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氛圍。 一種獨特的風貌 這個舊市區保留了一些歷史痕跡,卻也融入了現代元素,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貌。
    Thumbnail
    社會設計的背後時常帶有對於特定議題的關懷、渴望的改變,究竟「設計」能夠介入社區或城市創造哪些改變?
    Thumbnail
    <前言>   城市商業發展一直是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可以為城市帶來更多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利益,並為居民提供更好的就業機會和消費選擇。   城市商業發展是城市經濟形成的核心之一,並且在現代經濟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城市商業發展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外部資本與技術,還能為當地人創造就業機會和優質
    Thumbnail
    歷史街區的更新活化,是否應讓街坊既有的生活肌理,和社區的獨特之處,得以保存?
    Thumbnail
    身邊所接觸到的朋友大多是討厭城市生活,並且對於鄉村或充滿綠意的田園景致懷抱浪漫想像的人,許多作家也以城市普遍心靈冷漠,枯寂的生活來調侃:「所謂城市,就是千百萬人聚在一起,卻過著寂寞生活的地方。」「生活在大都市裏的人有很多種痛苦,有時候希望不理人,有時候希望找個人說話,但兩者均極為困難。」
    Thumbnail
    設計與工程的執行受到許多外因介入影響,如財務、勢力、認知、地位、亦或是另一種無知而再也不能像過去般單純!
    Thumbnail
    2024.02.06 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 「號召各路跨領域設計團隊,捲袖組團來為你所成長、生活或嚮往的一座城市,提出最佳改造規劃,將設計思考導入街頭巷尾。」 \城市美學|113年設計提案徵選/ 每案整合規劃費高達450萬元! 城市美學計畫自112年起,在全台公開徵選需導入設計的公共場域,以
    Thumbnail
    20世紀興起的現代主義影響了全世界的城市發展,以效率為導向的城市設計,使城市提供給人們的停留空間嚴重遭到侵蝕。隨著70年代歐洲社會運動開始,歐洲各城市首先將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回到人群本體,這些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可以成為未來城市規劃中的參考,特別地在新興城市的建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