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電影,在看完後會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些東西。因為好電影觸發了我們的某種情感或某種不知道的東西,而唯有透過書寫,才能夠釐清不知道。同樣的,今天是第2次聽吳明益老師的演講,同樣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下來。
記得第1次聽是去年7/15,在還沒搬到南崁兒童藝術村的南崁小書(詳下方連結〈屁股對著吳明益的幾種可能性〉)。每次吳明益的演講,都讓人在談笑之間開拓對文學的認識(增加許多新書單)。然而,作家的演講是否都具有文學性?答案是因人而異的。但吳明益本人與小說一樣,充滿了文學的故事性。而看小說與聽本人演講最大的不同在於,強烈感受到這一代正值創作巔峰的作家,對於生活、生態、文學等各種能夠做為創作元素的「熱情」。例如:他說念研究所時,常從中大跑到清大圖書館看書(聽說清大藏書僅次於台大)。從第1本書看到最後1本書,每1本都拿起來翻,好奇看看在寫些什麼。這樣廣泛地認識文學(以最廣泛有文字就算文學的定義的話),造就了他跨足學術寫作、自然寫作、生態攝影等多重的文學敘事。
吳明益說,他的創作巔峰只剩下不到10年,因為通常過了50歲後,新的一代逐漸出現、自己成了上一代。對新一代的文學便難以認識,講好聽是難以跟隨作者的文字走下去,因此很難融入作者想表達的情境中。甚至年紀大了、學識豐了,自然對事物有了成見。例如:年輕作家=不成熟。但其實不是不成熟,而是中年人已經跟不上時代了。因此,做為一位新時代的知識份子,除了要有知識外,更要拓展經驗及保有健康的身體,讓身體隨時能夠持續追上思想。
這次演講,從中研院院士的王德威老師所提出的11個台灣文學的時間點開始談起,分別是:
1. 1896.4.17丘逢甲。
2. 1923.12.16賴和。
3. 1942.11.3-4大東亞文學會議(楊逵)。
4. 1946.3.29鍾理和。
5. 1949.2.12葉石濤《三月的媽祖》。
6. 1954.2.22《皇冠》雜誌的張愛玲、瓊瑤、三毛。
7. 1956.1.15紀弦。
8. 1977.8.20余光中、陳映真。
9. 1984夏宇。
10. 1991.1.26白先勇。
11. 2000.1.8舞鶴《餘生》。
而吳明益亦提出自己的11個台灣文學的時間點:
1. 鹿野忠雄《山雪與蕃人》。
2. 1936.2.6台灣文化協會的蔣渭水《桃花泣血記》。
3. 1950.5.23呂赫若《玉蘭花》。
4. 1957.4「文友通訊」的鍾肇政。
5. 1961.8.4鍾理和《笠山農場》。
6. 1957.7楊牧《帶你回花蓮》。
7. 1976、1978第一屆聯合文學獎與第一屆時報文學獎。
8. 1976.10.23徐如林《孤鷹行》。
9. 1978.3宋澤萊。
10. 1994.8.1原住民文學(1994年8月1日正式將沿用 40 餘年的「山胞」正名為「原住民」)。
11. 空白期:黃國峻、林奕含等。
我對台灣文學認識的不多,甚至連自己承辦的「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的鍾肇政都感到陌生。但文學是朝向未來的,而非過去。如同我們不會說現在會寫朱自清〈背影〉類型的白話文是好的文學。雖然凡事都有其脈絡,但只談脈絡便會只看到過去,而看不到未來。文學做為八大藝術之一(繪畫、雕塑、建築、音樂、文學、舞蹈、戲劇、電影),是否隨著時代進步,而不只沉浸在過去?
我們能夠感受到現在的電影與10年前的電影有極大的不同。但10年前的文學、甚至10年前的建築,是否同樣有明顯差異地走向未來?這個時代的創意是流動的、跨領域的。如同我將我的論文全文公開,雖然有被剽竊、抄襲的可能(前提是要看得懂且看到有價值的部分)。但我有自信,在同樣的領域(活用建築哲學),沒有人能夠寫得比我好。比較有可能的是,讀者引用我的論文,在我研究的基礎上將研究更推向前、更擴大論文的影響力,而這才是論文的價值。
回到寫作的衝動。人生最該衝刺、最精華的年紀是50歲之前。當沒有了衝動、衝勁,人生感到鬱悶、無聊、被壓抑時,不要忘了還有文學。台灣文學不只是漢人文學的一種,它更因為特殊的歷史,而有了獨一無二的光譜(原住民文學、日本文學、客家文學)。文學,讓我們看見無法經驗到的風景。
Ps:吳明益說台灣的文學獎是世界所獨有的,因為要是「未發表過」的作品,且得獎的是一篇文章而非一本書。問題在於,靠著匿名評審的結果可能與市場、一般民眾所認之的好作品有所出路,導致叫好不叫座。又一篇文章如何看出作者未來適合當作家?
2019/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