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代戲劇」指19世紀至20世紀初出現的戲劇形式,如寫實主義戲劇,代表人物:易卜生、契訶夫,詳《世界戲劇藝術的欣賞─世界戲劇史》(戲劇系教科書)。
2. 餓死黃鳥的故事取自1950年代出版的《茶館》,後來影響了賴聲川、李立群、李國修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3. 西方現代戲劇傳至東方,影響了中國戲曲,由古典的詩化唱腔,發展出以日常白話語言的「話劇」(又稱舞台劇)。
4. 語言是音樂性,語言=旋律(Do-Re-Mi)+節奏(快慢)。
5.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一種系統性訓練演員、導戲的方式,由俄羅斯劇作家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
6. 腳本≠劇本,劇本是種文學樣式,具有思想與原創。
7. 排演前的「讀劇」,分為「冷讀」與「暖讀」;「冷讀」為第一次讀,「暖讀」為冷讀後(過一段時間)加入詮釋的讀,依著導演(藝術總監、戲劇顧問)所預備詮釋的方向讀。
8. 台灣在高中畢業以前是「戲劇劇本文盲」,乃至大學階段,都少有「讀劇」課程。
9. 諾貝爾文學獎只頒給劇作家或以劇本表現的文學家,如:劇作家高行健、以劇本表現的莫言。
10. 演一場120分鐘的戲,背後需排戲120小時;排戲一次3小時,一天約需排2場(6小時),120小時便需排20天,一周若工作5天,共需4周,這還不包含排戲前的讀劇。
今天最令我震驚的是,沒想到沙特跟卡謬這兩位諾貝爾文學獎也都寫過劇本;沙特寫了《無路可出》卡謬寫了《卡里古拉》。果然印證了馮翊綱老師說的諾貝爾獎只頒給「劇作家或以劇本表現的文學家」。我想重要的是想表達的「思想」,至於是以哲學、文學或戲劇的型態表現,如:存在主義哲學、存在主義文學、存在主義戲劇,差別在於我們從何種角度詮釋與理解,因為背後的「思想」(根)是同一的。
202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