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1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從《結構之書》談找回建築的結構思維

#土木哲學 #造成結構斷裂的是能量而非應力

#土木哲學 #造成結構斷裂的是能量而非應力



  結構是建築系的必修課程,更是公務員高考建築工程或建築師高考之必考科目。以筆者大學時的必選修為例,結構相關課程就有八學分,其中必修六學分為「應用力學」、「材料力學」與「結構學」、選修兩學分為「建築結構與造型」。有此可知結構之重要性,然而,以去年(111)的建築師高考為例,「建築結構」一科及格率創新低僅4.46%,而實務上建築師之結構簽證又多委由技師(結構、土木)辦理。筆者推薦本書作為建築系之結構入門讀物,欲重新喚回以結構思考建築的可能性。


  何謂結構?有人將結構定義為-「任何以承載為目標的材料組合。」然而,並非所有大自然的結構都是以承載為目標,如:蝙蝠高彈性的皮膜所覆蓋的骨架,為的是減輕重量與代謝消耗。若說結構是各種力作用的結果,各種可見或不可見的力作用的結果,那麼所有東西都是一種結構,如:為了抵抗重力或重力作用下的結果。結構的神奇之處在於,上天賦予各種生物剛剛好、不多也不少,該生物一生中需對抗之力量的結構。故生物並無「安全係數」的問題,即理論強度與實際強度的落差,此問題的來源,源自人類的發明,即人造的結構物,如:建築、橋樑、船隻、飛機。於是「結構」成為了一門學科,一門可計算、可量化、可見、可觀察、可經驗的學科。


  關於結構的十個小知識:


1. 螺絲長短並無差異,因為幾乎所有荷載會落在頭一兩個螺紋上。


2. 若棒桿的勁度(產生單位變形所需要的力,勁度大,即不易變形或撓曲)遠高於固定底座的材料,應力的分布可能會相反,應力集中落在棒桿底部,即插入部分的端點。


3. 假如不裝箭就硬讓弓「發射」弓很有可能就會斷掉,因為儲存在弓裡的「應變能」無法轉變成「動能」安全釋放出去,使得部分「能量」會在弓的材料內產生裂縫。


4. 古代晚上會將由馬拉乘的雙輪戰車斜靠在牆上,讓車輪不必承受重量,避免車輪長時間荷載而「潛變」(在應力作用下固體材料緩慢且永久的變形)。


5. 任何材料潛變都會導致應力重新分配。


6. 軟組織柔軟,楊氏模數低(楊氏模數:法國工程師克勞德-路易・納維,於1826年提出,亦稱彈性模數、勁度、E(應力/應變))。


7. 結構會破壞,不是因為強度不夠,而是因為不夠穩定。


8. 水壩基岩裡的鋼製預力拉桿,作用等同在水壩上方增加重量,能限制推力線偏移,哥德式建築之飛扶壁上的雕像具有同樣功能(增加重量降低推力線的偏心程度)。


9. 船會漏水、桌子會搖晃、衣服會在不該凸起的地方凸起,都是因為剪力,剪力關乎滑動。


10. 重物遲早會掉到地上,結構的作用就讓這件事情延遲發生。


  我們都知道結構安全與否,完全是一種統計下的數字,如:耐震規範以「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為原則訂定,然而,何謂小震、中震、大震?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構造編第四十一條之一規定訂定之《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第一章通則之1.2 耐震設計基本原則規定:「本規範考量的三種地震水準及耐震設計目標為:(1)中小度地震:為回歸期約 30 年之地震,其 50 年超越機率約為 80 %左右。(2)設計地震:為回歸期 475 年之地震,其 50 年超越機率約為 10 %左右。(3)最大考量地震:為回歸期 2500 年之地震,其 50 年超越機率約為 2 %左右。」(回歸期:指地震一定規模的天災再發生的間隔。陶朱隱園即是以「最大考量地震」來規劃)故地震完全是統計下的結果,既然是統計的結果就不會是絕對不變、必然的結果,而是機率的問題。故以一般使用年限約50~60年的RC造建築,在經濟成本考量下,不可能無限上綱將建築做到百分之百安全、保有永久的壽命。


  結構設計重點在於避免造成裂縫,然而,裂縫是怎麼開始的?平整的固體裡一旦出現孔洞或裂縫,應力會局部增加,如:門框、艙門等開口的銳角,應力會集中在角落處。故過去一般認為,結構之所以會破壞,是因為應力集中的關係,即抗拉強度,亦稱極限拉應力。然而,實驗卻發現玻璃易碎,其抗拉強度甚至高於木頭。這才知道裂縫的關鍵在於「破裂功」(破壞材料截面所需的能量值)對應的是「能量」(做功的能力),而非抗拉強度對應的應力。


  所有結構的斷裂都是由裂縫開始的,該裂縫將材料一分為二,創造出兩個在斷裂前並不存在的新表面;即破壞將兩個新表面結合在一起的全部化學鍵,這些化學鍵中蘊含的「能量」,即等於「破裂功」。而玻璃的抗拉強度是木頭的1.7倍,但破裂功卻僅爲木頭的千分之一,故玻璃比木頭有「脆性」,即被破壞時僅需較小的能量。木頭則較玻璃有「韌性」,即材料更深處的分子會吸收能量,抵抗斷裂(低勁度、高延展性)。爰此,結構的荷載增加時,直接造成的效應只是儲存在材料內的應變能增加而已,不一定會產生斷裂,關鍵在於應變能是否轉換成破裂功,即應力集中僅是一種將應變能轉為破裂能的「機制」。


  然而,有裂縫就一定不安全嗎?關鍵在於「格里菲斯臨界長度」;比此長度短的裂縫是穩定的,反之裂縫則會持續擴展。而彈性能越高,安全無虞的裂縫長度就越短,相反的,彈性能越低,則安全的裂縫長度就越長。如:橡膠能儲存龐大的應變能,但其破裂功相當低,故其拉伸開時,裂縫臨界長度相當短。此與韌性正好相反,韌性越高則越不容易產生裂縫,最好的材料是兼具彈性能與韌性,讓物體裡的接合處多少是鬆動的、可彎的,使能量在摩擦的過程中被吸收掉,如:布料、編織籃子、木船、馬車。


  綜上,在材料的世界裡,所有的事件都是能量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並保持能量守恆,此概念直到19世紀晚期才被廣為接受。結構不只適用於建築,生活中亦充滿「結構思維」。如:剪應力就是拉力與壓力以正負45度作用,故衣服布料的剪裁方向,剪裁方向與垂直應力呈45度,即能利用布料大幅橫向收縮的特性,讓衣服貼緊身體。然而,隨著結構標準化、科學化,越來越少以「結構思維」思考事物。科技看似越來越進步,使用材料的多樣性、對力的思考卻越來越少,如:建築縮減成少數幾種(鋼或混凝土)標準化又堅固的材料,而忽視傳統建築木料與榫接的韌性。或建築的形式與結構分離,鋼筋混凝土被藏在建築內部,使得人們僅看到表面薄薄的玻璃或磚塊,而無法感受到力,進而無法對認識與思考結構。


  維特魯威的建築三元素:堅固、實用、美觀。堅固是建築之首,沒有堅固就談不上實用或美觀與否。一般民眾對於建築的價值亦以安全為第一考量。然而,這樣的重要卻是不可見的或被忽視的。建築應該找回「結構思維」,讓形式與結構合一;除了美感上避免都市、建築越來越鬱悶、乏味、平庸外,更在於讓建築的思維有新的可能性。如同《老子·》所言:「知其榮,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唯有認識結構,形式與結構相濟,才有可能解構、重構建築,邁向最「強」、對有力的新建築。 

2023/4/5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