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方,寂寞鐵道》談何以解憂?唯有懷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談論南迴鐵路前,先讓我們認識關於南迴鐵路的十大冷知識:


1. 共98.2公里,西起枋寮車站,東至台東車站。


2. 共14站(含起訖車站、2個號誌站)。


3. 歷經12年,1980年動工興建,1991年12月16日通車典禮(履勘尚未通過),1992年1月12日正式營運。


4. 電氣化歷經6年,2014年11月16日動工(先施作潮州至枋寮),2020年12月20日完成電氣化通車,下一步是雙軌化(台東到知本,4月20日開工,預計2027年10月通車)。


5. 末班普快車於2020年12月22日開出,隔日停駛一天一班往返枋寮台東之普快車,2021年10月23日以觀光列車「藍皮解憂號」重返載客。


6. 最高車站:枋野站(海拔137公尺)。最南端車站:枋山站。


7. 全台最難到達車站:枋野站;公路沒有到、火車不停靠、距最近聚落枋山村約10公里;負責列車之待避或交會及監測枋野二號橋路段風速(落山風)。


8. 最長隧道:中央隧道(8,070公尺),現為鐵路第二長隧道(第一為新觀音隧道),歷經十年貫通。


9. 施工期間共21人罹難,超過半數為原住民。


10. 加祿站曾一年營收僅有四萬元,前站長想到販售「加祿-東海」吉祥票的點子,代表「嘉官晉祿,福如東海」,一年賺進三十萬。

raw-image



  本紀錄片歷時六年完成,記錄下南迴鐵路電氣化前的風貌(少了電線桿與尚未設置地下道的舊車站),及探訪南迴鐵路背後的人事物。如:2009年的八八風災(莫拉克颱風),致南太麻里溪鐵橋路基流失近1公里而停駛,期間工程人員不眠不休的加班施工(領了加班費25萬元)、不畏日曬(溪流旁無大樹遮陰,熱到食不下嚥),終於在一個多月的搶修後通車;或2004年至2006年的「南迴搞軌案」,搞得那段時間司機員人心惶惶,當時受傷的司機員,幸運保住一命,從此茹素;或枋野站的站務員,享受蟲鳴鳥叫偶有山豬、毒蛇的生活;或三代皆是鐵路人的鐵路世家,鐵路人早出晚歸背負載著乘客生命的壓力、妻子生產時無法回家的甘苦談。


  「失去的才是最美好的。」片中趕在硬式車票改為磁卡式車票前,搜集全台硬式車票的鐵路人說著過往。南迴鐵路通車,改變了東往西返的距離,更改變了地方的發展;以大武站為例,成也南迴敗也南迴;過去金馬號走南迴公路,至大武站時會停留半小時,據説藥店光是賣暈車藥、提神飲料的獲利,就相當於當時公務員兩倍的薪水。街道短短兩百公尺,開滿藥店、旅館、茶室,好不熱鬧;南迴通車後,人們不再停留,使得社區逐漸沒落,美好已成追憶。


  此反應交通導向與觀光導向的不同思維;當我們說甲地與乙地是一日生活圈時,重視的是交通的效率,而忽略甲地到乙地之間的人文、歷史與風土,僅剩下窗外稍縱即逝的風景。片中描述南迴鐵路因為單軌,時常因事故或會車而誤點。然而,南迴鐵路的旅客卻是最不會抱怨的旅客;或許是因為不趕時間、或許是因為習以為常、或許是因為忙著欣賞風景、更或許是因為知道這條安全回家的路得來不易,因而富有人情味。


  所幸,南迴鐵路不只是交通導向,更帶來新的觀光體驗。巧合的是,紀錄片本月初上映,筆者有幸於上月底搭乘藍皮解憂號觀光列車,體驗第一次乘坐南迴鐵路、第一次乘坐普快車;車內無空調,僅有電扇,卻不覺得熱,因爲可自行開窗,不時吹拂著來自太平洋或山間的、隧道間的「強風」。此觀光列車獲2023年德國iF設計獎「服務體驗設計獎」;一天一班往返枋寮臺東,去程停靠加祿站(唯一設有直升機停機坪之車站)、大武站、太麻里站(台版灌籃高手平交道),回程停靠金崙站(部落導覽)、枋山站。筆者僅體驗去程,雖然下車停留的時間並不長,但南迴鐵路本身的故事、風景已具有不同於其他鐵路的觀光價值,絲毫不減其魅力;一邊欣賞著無敵山海景,一邊品嚐著懷舊鐵路便當即是一大享受。故何以解憂?過去是唯有杜康,現在則是懷舊之旅。


  火車之所以有生命,不在於吃煤或吃電,而是其綿延的運動和其與人共同的回憶;本片保存了南迴鐵路司機員、乘客、鐵道迷、施工人員、維修人員、文資保存人員的記憶。透過紀錄片,讓人彷彿能夠回到闢建南迴鐵路時沒有GPS的測繪、一個月畫一張設計圖的艱辛,及通車時萬人空巷的喜悅。如何達到《文資法》的目的:「保障文化資產保存普遍平等之參與權,持續充實國民精神生活,發揚多元文化。」即是以活的方式保存文化資產,重返載客的普快車,不僅保存了記憶,更持續創造新的記憶。

raw-image


《南方,寂寞鐵道》正式預告|獻給每一位曾經在火車上成長的台灣人| 6 月 9 日準時發車

陳明章 Chen Ming Chang【 南方・寂寞火車 】 Lonely Train to the South (Official Music Video)

羅大佑 Lo Da-Yu【火車】Official Music Video

【革命就是請客吃飯】蕭菊貞—南迴有多難回?司機員退休後仍噩夢不斷?《南方寂寞鐵道》揭開鐵路文化歷史

鐵道文化有兩種,一種是鐵道迷的文化,一種是從事鐵道業務的文化;「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顯然是以前者的文化作為鐵道文化保存重點,如:車輛、設備等硬體保存。然而,後者作為更底層的文化,反而是更容易流逝、更需要保存的,如:舊有施工圖說、曾參與南迴施工之大武村民口述歷史、珍貴的老照片等

陳守秋/火車慢飛「那個年代沒有什麼小型保溫瓶,車上有專人販售茶水,通常是位壯漢,腳踝用繩子拴著一個類似啤酒瓶箱,裡頭一格一格放著500cc帶蓋玻璃杯,手提裝熱水的大鐵壺,拖著箱子在車廂間叫賣移動;付錢買茶水,他手握起玻璃杯,先放進茶葉,食指中指夾起杯蓋,在搖晃車廂內四平八穩拉高茶壺注入熱水,茶葉在熱水中翻騰舞動,然後妥貼地放在座位靠窗的置杯架上,無畏高溫燙手,動作流暢俐落,每每讓大人小孩覺得在看特技表演呢。」

2023/6/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54會員
591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3/18
  《Unmet-某腦外科醫的日記-》(アンメット ―ある脳外科医の日記―)改編自同名漫畫,最大差異在於,漫畫主角是三瓶醫生(若葉龍也飾),日劇則是川內醫生(杉咲花飾)。   「盡全力度過今天,因為我只有今天。」   本劇描述兩年前發生車禍、腦外科的川內醫生,術後造成記憶力喪失。記憶
Thumbnail
2025/03/18
  《Unmet-某腦外科醫的日記-》(アンメット ―ある脳外科医の日記―)改編自同名漫畫,最大差異在於,漫畫主角是三瓶醫生(若葉龍也飾),日劇則是川內醫生(杉咲花飾)。   「盡全力度過今天,因為我只有今天。」   本劇描述兩年前發生車禍、腦外科的川內醫生,術後造成記憶力喪失。記憶
Thumbnail
2025/03/14
          《米奇17號》(Mickey 17)由《寄生上流》奉俊昊導演執導及改編自Edward Ashton的科幻小說《米奇7號》。內容描述:2054年,主角米奇(Robert Pattinson飾)因創業失敗躲避地下高利貸的追殺,自願成為前往外星殖民地的「消耗工」,工作內容就是「消耗」
Thumbnail
2025/03/14
          《米奇17號》(Mickey 17)由《寄生上流》奉俊昊導演執導及改編自Edward Ashton的科幻小說《米奇7號》。內容描述:2054年,主角米奇(Robert Pattinson飾)因創業失敗躲避地下高利貸的追殺,自願成為前往外星殖民地的「消耗工」,工作內容就是「消耗」
Thumbnail
2025/02/28
  《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入圍奧斯卡十項提名,內容描述1947年,二戰時曾在布痕瓦爾德集中營(Buchenwald)的猶太人、匈牙利裔、師承包浩斯的建築師拉斯洛(László Tóth),在戰後移民美國的故事。   撇開本片採用了VistaVision的拍攝技術、片
Thumbnail
2025/02/28
  《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入圍奧斯卡十項提名,內容描述1947年,二戰時曾在布痕瓦爾德集中營(Buchenwald)的猶太人、匈牙利裔、師承包浩斯的建築師拉斯洛(László Tóth),在戰後移民美國的故事。   撇開本片採用了VistaVision的拍攝技術、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凱旋路上的高雄鐵路臨港線很早就已經停止載客,只在有車前往前鎮車場時才會運行。拍攝的這段鐵路最後只有變為綠廊,成為了高雄臨港線唯一一段沒有變成輕軌路廊的部分,對於這段路廊沒轉變為輕軌有點可惜,覺得輕軌若走這段可以連接高雄車站,讓高雄車站三鐵共構。
Thumbnail
凱旋路上的高雄鐵路臨港線很早就已經停止載客,只在有車前往前鎮車場時才會運行。拍攝的這段鐵路最後只有變為綠廊,成為了高雄臨港線唯一一段沒有變成輕軌路廊的部分,對於這段路廊沒轉變為輕軌有點可惜,覺得輕軌若走這段可以連接高雄車站,讓高雄車站三鐵共構。
Thumbnail
台灣縱貫鐵路於日據時期明治42年(1909年)通車;因路線(山線:竹南→彰化)受地形影響,曲線小、坡度大、隧道長且多、列車牽引噸數與行車率大受影響;大正8年(1919年)爆發「滯貨事件」,因而決定興建海岸線鐵路來疏運
Thumbnail
台灣縱貫鐵路於日據時期明治42年(1909年)通車;因路線(山線:竹南→彰化)受地形影響,曲線小、坡度大、隧道長且多、列車牽引噸數與行車率大受影響;大正8年(1919年)爆發「滯貨事件」,因而決定興建海岸線鐵路來疏運
Thumbnail
請訂閱【火車愛我跑跑跑】YT頻道!謝謝大家! 全台灣最醜的中壢車站即將在今天晚上走入歷史! 我不會去送中壢車站最後一程! 雖然中壢車站對我來說有很多美好的回憶! 但我不想當一個假掰的人! 大家都說它最醜! 真的要拜拜了卻又依依不捨! 我不會那麼矯情! 歷史就是時代滾輪不停前進! 時
Thumbnail
請訂閱【火車愛我跑跑跑】YT頻道!謝謝大家! 全台灣最醜的中壢車站即將在今天晚上走入歷史! 我不會去送中壢車站最後一程! 雖然中壢車站對我來說有很多美好的回憶! 但我不想當一個假掰的人! 大家都說它最醜! 真的要拜拜了卻又依依不捨! 我不會那麼矯情! 歷史就是時代滾輪不停前進! 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左營車站旁崇德路平交道以往的風貌,列車穿梭在許多車流中的畫面,隨著鐵路地下化後,已成為左營人永遠的回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左營車站旁崇德路平交道以往的風貌,列車穿梭在許多車流中的畫面,隨著鐵路地下化後,已成為左營人永遠的回憶。
Thumbnail
雖然目前已經在中國坐過好幾次高鐵,已經游刃有餘,但想起去年10月第一次在中國坐高鐵的經歷,好像還是滿多可以記錄下來的
Thumbnail
雖然目前已經在中國坐過好幾次高鐵,已經游刃有餘,但想起去年10月第一次在中國坐高鐵的經歷,好像還是滿多可以記錄下來的
Thumbnail
剛退伍時賃租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四樓加蓋鐵皮,冬冷夏熱,牆壁門板薄如紙片,隔壁動靜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樓下嗓門稍大些整棟樓都能聽見。但優點是租金便宜,交通便利,那時市區的大型轉運站還沒建好,沿著清幽的小磚道出去,就能看見和欣、國光、統聯的售票處,三家客運與市內公車一起擠在周末壅塞的北門路。 客
Thumbnail
剛退伍時賃租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四樓加蓋鐵皮,冬冷夏熱,牆壁門板薄如紙片,隔壁動靜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樓下嗓門稍大些整棟樓都能聽見。但優點是租金便宜,交通便利,那時市區的大型轉運站還沒建好,沿著清幽的小磚道出去,就能看見和欣、國光、統聯的售票處,三家客運與市內公車一起擠在周末壅塞的北門路。 客
Thumbnail
陳德政《時空迴游》精彩文章: 慢車行至高雄,原本在地底延伸的軌道,經過鳳山後浮出了地表。窗外的黑幕忽然一閃,換上明亮的景框,乘客的視線在街道中舒展開來。 從這裡往南,是我多年未曾踏入的地域—後庄、九曲堂、六塊厝,終點是屏東。默唸那些站名,好像從遠處呼喊多年不見的朋友,心裡有一股輕淺的回音……
Thumbnail
陳德政《時空迴游》精彩文章: 慢車行至高雄,原本在地底延伸的軌道,經過鳳山後浮出了地表。窗外的黑幕忽然一閃,換上明亮的景框,乘客的視線在街道中舒展開來。 從這裡往南,是我多年未曾踏入的地域—後庄、九曲堂、六塊厝,終點是屏東。默唸那些站名,好像從遠處呼喊多年不見的朋友,心裡有一股輕淺的回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