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1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從《南方,寂寞鐵道》談何以解憂?唯有懷舊

raw-image



  談論南迴鐵路前,先讓我們認識關於南迴鐵路的十大冷知識:


1. 共98.2公里,西起枋寮車站,東至台東車站。


2. 共14站(含起訖車站、2個號誌站)。


3. 歷經12年,1980年動工興建,1991年12月16日通車典禮(履勘尚未通過),1992年1月12日正式營運。


4. 電氣化歷經6年,2014年11月16日動工(先施作潮州至枋寮),2020年12月20日完成電氣化通車,下一步是雙軌化(台東到知本,4月20日開工,預計2027年10月通車)。


5. 末班普快車於2020年12月22日開出,隔日停駛一天一班往返枋寮台東之普快車,2021年10月23日以觀光列車「藍皮解憂號」重返載客。


6. 最高車站:枋野站(海拔137公尺)。最南端車站:枋山站。


7. 全台最難到達車站:枋野站;公路沒有到、火車不停靠、距最近聚落枋山村約10公里;負責列車之待避或交會及監測枋野二號橋路段風速(落山風)。


8. 最長隧道:中央隧道(8,070公尺),現為鐵路第二長隧道(第一為新觀音隧道),歷經十年貫通。


9. 施工期間共21人罹難,超過半數為原住民。


10. 加祿站曾一年營收僅有四萬元,前站長想到販售「加祿-東海」吉祥票的點子,代表「嘉官晉祿,福如東海」,一年賺進三十萬。



  本紀錄片歷時六年完成,記錄下南迴鐵路電氣化前的風貌(少了電線桿與尚未設置地下道的舊車站),及探訪南迴鐵路背後的人事物。如:2009年的八八風災(莫拉克颱風),致南太麻里溪鐵橋路基流失近1公里而停駛,期間工程人員不眠不休的加班施工(領了加班費25萬元)、不畏日曬(溪流旁無大樹遮陰,熱到食不下嚥),終於在一個多月的搶修後通車;或2004年至2006年的「南迴搞軌案」,搞得那段時間司機員人心惶惶,當時受傷的司機員,幸運保住一命,從此茹素;或枋野站的站務員,享受蟲鳴鳥叫偶有山豬、毒蛇的生活;或三代皆是鐵路人的鐵路世家,鐵路人早出晚歸背負載著乘客生命的壓力、妻子生產時無法回家的甘苦談。


  「失去的才是最美好的。」片中趕在硬式車票改為磁卡式車票前,搜集全台硬式車票的鐵路人說著過往。南迴鐵路通車,改變了東往西返的距離,更改變了地方的發展;以大武站為例,成也南迴敗也南迴;過去金馬號走南迴公路,至大武站時會停留半小時,據説藥店光是賣暈車藥、提神飲料的獲利,就相當於當時公務員兩倍的薪水。街道短短兩百公尺,開滿藥店、旅館、茶室,好不熱鬧;南迴通車後,人們不再停留,使得社區逐漸沒落,美好已成追憶。


  此反應交通導向與觀光導向的不同思維;當我們說甲地與乙地是一日生活圈時,重視的是交通的效率,而忽略甲地到乙地之間的人文、歷史與風土,僅剩下窗外稍縱即逝的風景。片中描述南迴鐵路因為單軌,時常因事故或會車而誤點。然而,南迴鐵路的旅客卻是最不會抱怨的旅客;或許是因為不趕時間、或許是因為習以為常、或許是因為忙著欣賞風景、更或許是因為知道這條安全回家的路得來不易,因而富有人情味。


  所幸,南迴鐵路不只是交通導向,更帶來新的觀光體驗。巧合的是,紀錄片本月初上映,筆者有幸於上月底搭乘藍皮解憂號觀光列車,體驗第一次乘坐南迴鐵路、第一次乘坐普快車;車內無空調,僅有電扇,卻不覺得熱,因爲可自行開窗,不時吹拂著來自太平洋或山間的、隧道間的「強風」。此觀光列車獲2023年德國iF設計獎「服務體驗設計獎」;一天一班往返枋寮臺東,去程停靠加祿站(唯一設有直升機停機坪之車站)、大武站、太麻里站(台版灌籃高手平交道),回程停靠金崙站(部落導覽)、枋山站。筆者僅體驗去程,雖然下車停留的時間並不長,但南迴鐵路本身的故事、風景已具有不同於其他鐵路的觀光價值,絲毫不減其魅力;一邊欣賞著無敵山海景,一邊品嚐著懷舊鐵路便當即是一大享受。故何以解憂?過去是唯有杜康,現在則是懷舊之旅。


  火車之所以有生命,不在於吃煤或吃電,而是其綿延的運動和其與人共同的回憶;本片保存了南迴鐵路司機員、乘客、鐵道迷、施工人員、維修人員、文資保存人員的記憶。透過紀錄片,讓人彷彿能夠回到闢建南迴鐵路時沒有GPS的測繪、一個月畫一張設計圖的艱辛,及通車時萬人空巷的喜悅。如何達到《文資法》的目的:「保障文化資產保存普遍平等之參與權,持續充實國民精神生活,發揚多元文化。」即是以活的方式保存文化資產,重返載客的普快車,不僅保存了記憶,更持續創造新的記憶。


《南方,寂寞鐵道》正式預告|獻給每一位曾經在火車上成長的台灣人| 6 月 9 日準時發車

陳明章 Chen Ming Chang【 南方・寂寞火車 】 Lonely Train to the South (Official Music Video)

羅大佑 Lo Da-Yu【火車】Official Music Video

【革命就是請客吃飯】蕭菊貞—南迴有多難回?司機員退休後仍噩夢不斷?《南方寂寞鐵道》揭開鐵路文化歷史

鐵道文化有兩種,一種是鐵道迷的文化,一種是從事鐵道業務的文化;「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顯然是以前者的文化作為鐵道文化保存重點,如:車輛、設備等硬體保存。然而,後者作為更底層的文化,反而是更容易流逝、更需要保存的,如:舊有施工圖說、曾參與南迴施工之大武村民口述歷史、珍貴的老照片等

陳守秋/火車慢飛「那個年代沒有什麼小型保溫瓶,車上有專人販售茶水,通常是位壯漢,腳踝用繩子拴著一個類似啤酒瓶箱,裡頭一格一格放著500cc帶蓋玻璃杯,手提裝熱水的大鐵壺,拖著箱子在車廂間叫賣移動;付錢買茶水,他手握起玻璃杯,先放進茶葉,食指中指夾起杯蓋,在搖晃車廂內四平八穩拉高茶壺注入熱水,茶葉在熱水中翻騰舞動,然後妥貼地放在座位靠窗的置杯架上,無畏高溫燙手,動作流暢俐落,每每讓大人小孩覺得在看特技表演呢。」

2023/6/20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