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蠻無奈的故事,尤其是筆者算是從很早期就接觸到無人機的馬達,長期的親身體會,確認無人機對台灣馬達廠而言,妥妥的是一塊雞肋;但熟識的馬達廠商願意投入,就盡量幫幫忙。
無人機廠商基本上分為兩派,少數認真投入的稍後再談;而多數只是想賺快錢,過過水的,最簡單的就是以白手套方式進行。由於無人機相關零配件的進出口,是受到限制的,但馬達廠是可以使用不同名目,或是在拆分成各種五金零件的形式進入台灣;而不想增加成本的廠商,連商標都不願意重新處理增加成本,就會產生這種難堪的新聞。
無人機廠商會默許作為白手套的馬達廠如此作為,除了貪小便宜外,也是因為無人機廠商同樣不在意相關的技術細節,一門心思也僅是想要賺賺快錢,雙方也就一拍即合,配合演出一場血淋淋的笑話讓民眾添增一些娛樂生活。至於是否有認真的無人機廠商,可能有,但筆者都沒有碰到。每每與無人機廠商溝通時,筆者都能直接感受到對方並沒有要在技術上深耕,更多的僅是希望筆者能協助應付政府單位的驗收,順利獲得政府補助,而且只願意拿出香蕉。這種跟政府要得理直氣壯,但又不想真實投入,只想要找猴子的心態,產生這樣的新聞結果,是必然的現象。
綜合這些親身經歷,筆者都直接告知想投入的馬達廠,千萬別找國內的無人機廠商配合,直接外銷推廣較為實際;同時要做好整廠外移的準備,因為無人機相關產品未來勢必會被要求在地化生產,需要去他國設廠製造。
至於價格部分,其實連新聞記者都查到了,T-motor的無人機馬達售價約在1萬台幣上下,而實際製造成本會落在3~5千台幣左右,因此在價格的競爭上,其實並不會造成困擾。但無人機廠商之所以不願意投入,是初期投資費用的部分,包過產線建置、各類模具及測試設備等等,約需要先投入600萬以上,這還不包括土地及人力的支出。第二階段的困擾是產能,一但產線建置後,就代表要維持固定的年產量,才能供應廠房生產,一般而言一年至少要出10萬顆以上的馬達才能支持廠房生存,但顯然目前的無人機需求並沒有那麼多。
在技術方面,其實很早筆者就已經協助廠商優化過了,主要就是解決矽鋼片上產生的鐵損,就能將無人機馬達的效率實質提升。因此低鐵損的矽鋼片就成為關鍵性材料,所幸這點本來就是中鋼近年研究的重點,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採用較薄的厚度,來縮短的渦流路徑,就能有效抑制鐵損的產生。
其二,由於無人機馬達的體積都較小,矽鋼片在沖壓加工時,會再鉚合及裁切處周圍殘留應力應片的影響,因此自黏性矽鋼片就是其中之一的解決方案;在與中鋼多次探討後,中鋼也確實協助推出對應的矽鋼片材料,來滿足無人機馬達的需求。
然而馬達廠及材料廠的努力,其實還是抵不住無人機廠商的商業策略。筆者曾經協助國內馬達廠開發出提高10%輸出功率的無人機馬達,然而無人機廠商回覆,他們並不需要更優秀的馬達;因為一台無人機會搭載多顆馬達,他們需要多個供應商,避免供應斷鏈的風險,特性優秀的馬達反而會造成困擾。對筆者而言,潛台詞是他們還是要買MIC的產品,而MIT的產品太優秀,會導致他們砍價困難。最終無人機廠商捨棄比較高性能的MIT馬達,投入MIC的懷抱。
重點整理:
商業行為,跟技術無關。
特別申明:筆者目前確認國內有自製無人機馬達能力的廠商,商業規格請找虹印機電,軍規請找六俊電機。筆者會知道,是因為這兩家有購買無人機馬達的生產設備,因此確認他們有生產能力。
#可擔任業界顧問、講師
#個人經營歡迎贊助
馬達技術傳承計畫
想要馬達的技術嗎?想要的話可以全部給你,去找吧!
我把所有的知識都放在那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