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2024/3/3

今天和室內設計師開會討論新家的客變平面圖。一方面覺得「好不想作功課哦」(可能是從小到大作太多功課了),一方面又覺得離自己的新家又更接近了,覺得很開心。


2024/3/6

今天下班在家吃飽飯後,我邊走去洗手間邊和我媽說「我要出去散步哦!」她回我:「現在外面雨下那麼大你是要去哪裡散步!!」責備的語氣,完全恢復到我和她吵架不溝通之前的樣子。我沒有回應,雖然我心裡八百個白眼,但是我沒有說話,我覺得這也算是種成長吧,周慕姿老師說「讓(對方的)話語掉下去」,掉在地上,不要接,不要撿起來。然後我還是去散步,雨不大,只要不是初次見面,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多喜愛雨天。

------

我花的錢越多就知道我的壓力越大😣我最近買了好多東西,但是我有挑選過,都不是垃圾XD我買了沐塔養髮洗髮精,因為我一直很在意我額頭正中間上方的髮際線處,頭皮越來越明顯,好像小小兵那樣只有幾根毛:( ,所以一直撥旁分的頭髮,撥成一個高顱頂來安撫自己…滑FB被沐塔燒到,看到有低卡文真實評測就買了;然後是Uniqlo兩張折價券,我就下了兩張單,補充我今年想要慢慢嘗試的淺色上衣及內搭,散步就是為了取貨;結果在環球Uniqlo同個樓層又看上一件外套🤣🤣🤣;然後我還訂了咖米Kamee(連結內文有最高300元優惠碼),客製化保健食品,明天到貨再來開箱。就是再兩週我就要報case report了,「小報小買,大報大買​的意思?

------

在Uniqlo取貨的路上,我接到懷仁全人發展中心的電話,我前兩天打去洽詢預約諮商,他們當下就作了初談,然後為我媒合諮商師,回電告訴我第一次晤談的時間。於是我要正式開始作心理諮商了,像蛤蟆先生一樣。


2024/3/13

我今年開始頻繁在圖書館借書,取代買書再賣掉,現在只有一個月在誠品買一本77折的書,其他都是在新北市立圖書館和北醫圖書館借書。

我接連兩天拿到4本許久前預約的書,我現在要在一個月之內看完4本XD好在不是每本都需要深思的書。是說,《人慈》這本也太厚了吧!將近600頁!

有1/5的頁數是作者cite的參考資料 (所以我只要讀完4/5的頁數就好XD)

有1/5的頁數是作者cite的參考資料 (所以我只要讀完4/5的頁數就好XD)


2024/3/17

來到板橋福音堂教會一年多,終於參加了教會辦的姊妹退修會ー這裡叫作「仕女營」;去年的主題是護欄,今年的主題是破繭,辦在三峽大板根森林溫泉酒店,是兩天一夜的活動。

參加過很多基督徒過夜營會活動的我,如今已不再是需要團體行動的人了,或甚至可說是非常不喜歡團體活動;在營會過程中有自由活動時間,我就會搞失蹤XD我去爬大板根園區裡的三環步道,或是逛各種設施,以致於小組會後來上傳在LINE群組裡的團體照裡都沒有我。我自覺和這個小組還不算太熟,頂多有友好的關係,大概知道誰是怎麼樣的人,可以睡在同一個房間但不想睡同一張床。因為這個營會是個促進小組內組員更加認識彼此的機會,大會講道主題,及手冊的分享題目,都是設計讓小組員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所以姊妹們有機會就饒有興致地問我問題。

嗯......所以我覺得我明年可能不會參加。因為一直講話實在是太累了。

但我對大板根印象還不錯,早餐好吃,房間設備新穎乾淨,不知道能不能一個人來?


2024/3/21

不過,下定決心要去參加教會仕女營也有一個好處:它就剛好辦在我要上台報告(3/21就是今天!!!)前面那個週末,這意味著我要在再前一個禮拜完成報告簡報,才能夠安心去參加營會。否則營會回來才弄報告絕對來不及!!感謝主~營會中我沒有心慌慌地一直擔心報告的事,營會回來我就努力地複習簡報內容 (對,有時候明明是自己做的,但就是會忘記當時的自己為什麼要放這張或是這句話),打逐字稿,在昨天3/20我特意安排的休假日,努力的re八百遍,然後報告前一個半小時就要吃propranolol和Mocalm讓緊張不要影響生理症狀…

這次比上次好,我有順利在30分鐘時間內講完清楚有邏輯、也引起大家興趣的一次案例報告。開心的感覺很快就會消失 (因為人類的大腦比較容易記得負面的事),所以我要記下來,提醒我自己我曾有過好的經驗。


2024/3/23

今天是我預約心理諮商的第一次會談。還是叫做晤談?

我的心理師長得很好看,嗯,這點很重要XD他長得和我的身心科醫師很接近同一個type,也許我就是喜歡這種的。

我講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讓我大哭的那段,我在他面前大哭again。他講到我的腦神經迴路經過將近40年的形塑,就像被人踩一條路來的草皮,要調整、重新形成另一條新的迴路,需要時間,要我不要急。

我們講到我的聽損對我的影響;永遠記得被放鴿子;我還有很多事情令我傷心的事,可以講給心理師聽。我覺得我面對心理師和身心科醫師反而是可以放心講事情的,因為我不需要擔心他們怎麼看我。

------

所以上週末那個營會結束前,有小組姊妹問我有沒有想起什麼事?有沒有什麼過往的記憶被翻出來?我回答她:這些記憶不用翻,我都記得


2024/3/29

上週四報完案例報告,這週收到兩位臨床導師的回饋。我又再次想起去年12/21那次的報告 (每三個月就要這樣折磨一次):那次我沒有事先re稿,作的內容又太多,以致於講得很不順;我講完再看向台下同事、學長姊的反應,立刻就知道我搞砸。我現在回想,去年12/21之後幾天,我很努力安撫我自己:我只是一次失敗了,不代表我是個很糟的人... (吸氣吐氣吸氣吐氣);可惜我(還是)沒有成功安撫自己,以致於今年1月初情緒大崩潰,需要尋求協助。崩潰的原因很多,我想那次報告太爛是最後一根稻草。

這次我拿到回饋後,抓著我旁邊的同事(辛苦他了XD)一直說我上次報太爛,還給他看了上次拿到的回饋ー導師們都寫得很委婉ー但是同事說他從上次的回饋看不出來我上次報得很糟糕。所以原來這就是當局者迷嗎?抽離事件以第三者來看,其實沒有人在嫌棄我?

總之我要記住這次小小成功的喜悅。

這是上次爛報告得到的回饋(老師人真的很好)

這是上次爛報告得到的回饋(老師人真的很好)

這是這次有練習有吃藥得到的回饋 (老師人真的真的很好)

這是這次有練習有吃藥得到的回饋 (老師人真的真的很好)


2024/3/31

我終於看完《人慈》這本書了。以前就有聽說過,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實驗很難做,因為很容易被人為操縱,或是數據解讀有所偏誤,導出完全不正確的結果。我覺得可以理解,因為研究者是人,實驗對象也是人,言語或暗示就能彼此改變感覺或思想,那怎麼測得準什麼東西呢?

《人慈》這本書研究並說明 (成書歷時7年) ,過去我知道的那些很可怕的心理學實驗(像是史丹佛監獄實驗、米爾格倫電擊實驗等)所指出的人性本惡結論,都在實驗前存在人為操縱,或是實驗後刻意隱瞞研究者不想看到的結論。《蒼蠅王》這本小說描述一群被困在荒島上的兒童在完全沒有成人的引導下,由於人類內心的黑暗面最終導致毀滅,在地球上發生的真實情況卻完全相反,小孩們設立規則、彼此幫助。我曾經讀過奇遊園殺人事件(這個事件的名字好多,請去google奇遊園就會知道,你一定多少有聽過)所導出的旁觀者效應,說38個冷血居民聽見或看見有女子在路上三次被襲擊,真相也完全不是這樣:一開始就有人報警了,即使是怕惹麻煩不想自己報警的居民,也爬出窗戶去隔壁鄰居家叫別人報警,最後雖然死者還是死了,但其實她是死在自己鄰居懷裡(因為鄰居不顧危險開門衝下樓),而不是無人聞問;但因為這種溫馨的報導沒有人想看,所以記者選擇性的隱瞞,後來奇遊園居民都很憤怒,事實根本不是報紙上講的那樣。

「新聞」知道人們想看什麼,所以只聚焦放大極偶然的負面事件,漸漸讓世人們以為,所有其他人都很壞,但越來越多的案例證實,在災難臨頭時,不管認不認識,人類會互相幫助。這本書提醒我,少看新聞,多看深度報導 (就是記者花很多時間多方查證、平衡撰寫的那種);社群轉體演算法之危害,連矽谷工程師都嚴令自己的小孩過多接觸 (那為什麼作出來殘害世人= =   )

這本書適合「不太確定自己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的人」,但要有足夠大的心臟撐過他講述實驗如何偏頗的那段,太痛心了。


下面記下《人慈》最後一章提及的十條規則,避免我們再落入「人生而為惡」的思考方式:

  1. 有疑慮時,假設最好的情況(不過我認為這條在遇到詐騙時不能成立)
  2. 思考雙贏的局面:對方也只是和我一樣的普通人
  3. 多問問題:讓他人表達意見
  4. 緩和你的同理心,訓練你的同情心:同理心會使人不能理性評估及幫助他人
  5. 試著了解他人,就算不知道他為何有那種想法
  6. 愛你的自己人一如別人愛他們的自己人
  7. 避開新聞
  8. 不要揍納粹份子:這是在說不要用極端主義對付極端主義
  9. 做善事不必羞愧:善意會感染人;行善不需要找一個自私的理由 (例如反正我不缺這個錢) 來避免他人以為你假高尚,這反而會讓大家都不願意行善
  10. 要切乎實際:「實際一點吧,勇敢一點吧。誠實面對你的天性,交出你的信任。在光天化日下做好事,且不要為了自己的慷慨寬容而羞赧。一開始人們可能會當你是天真好騙,但記住,今日的天真想法可能就是明日的常識。該有要新的現實主義了。該要對人類有新看法了。」(p.51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從有雨的地方來
4會員
32內容數
醫院焦慮藥師/斷捨離/體驗人生🍮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維吉尼亞.吳爾芙📝 我慢慢地經濟獨立,而這裡是一個可以讓我寫些什麼的地方。 ✨
2025/01/31
#1 副廠碳粉匣_1/1 購物地點:momo購物網
Thumbnail
2025/01/31
#1 副廠碳粉匣_1/1 購物地點:momo購物網
Thumbnail
2025/01/12
我:真的就如網路上的梗圖所說,我現在比較想要關心自己的錢、情緒和健康,如果照順序的話,應該是我的情緒>我的健康=我的錢
Thumbnail
2025/01/12
我:真的就如網路上的梗圖所說,我現在比較想要關心自己的錢、情緒和健康,如果照順序的話,應該是我的情緒>我的健康=我的錢
Thumbnail
2024/12/29
假如要我現在 寫下一首詩 我會想要咏嘆藍天
Thumbnail
2024/12/29
假如要我現在 寫下一首詩 我會想要咏嘆藍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在醫院陪病的頭幾天,家裡醫院來回奔波,倒也沒時間多想。待得家人出院狀況穩定,終於安靜下來獨處,反而胡思亂想起來,念頭紛紛擾擾,半刻不得停。 如果有後遺症怎麼辦?如果當時怎麼樣會怎麼辦?如果未來怎麼樣會…….??? 我不知道我在煩躁些什麼,現在想來,這也許是「後怕」,靜下來了,壓抑住的驚慌
Thumbnail
在醫院陪病的頭幾天,家裡醫院來回奔波,倒也沒時間多想。待得家人出院狀況穩定,終於安靜下來獨處,反而胡思亂想起來,念頭紛紛擾擾,半刻不得停。 如果有後遺症怎麼辦?如果當時怎麼樣會怎麼辦?如果未來怎麼樣會…….??? 我不知道我在煩躁些什麼,現在想來,這也許是「後怕」,靜下來了,壓抑住的驚慌
Thumbnail
2024.04.08 今天拍到了超好看的封面照ლ( • ̀ω•́ )っ 這張完美掩飾了情勒仔現在臉部左右兩邊不對稱的問題,雖然說拍這張的時候是他剛看完醫生回家不想給人抓的狀態就是了XDDD 今天回診是為了跟醫生回報情勒仔吃化療藥之後的反應,這次的醫生就是上次提到的有點微妙的那個醫生
Thumbnail
2024.04.08 今天拍到了超好看的封面照ლ( • ̀ω•́ )っ 這張完美掩飾了情勒仔現在臉部左右兩邊不對稱的問題,雖然說拍這張的時候是他剛看完醫生回家不想給人抓的狀態就是了XDDD 今天回診是為了跟醫生回報情勒仔吃化療藥之後的反應,這次的醫生就是上次提到的有點微妙的那個醫生
Thumbnail
鼓起勇氣 終於面對身心科。
Thumbnail
鼓起勇氣 終於面對身心科。
Thumbnail
「面對」是需要勇氣的! 不管自己這一刻自己是誰?面對,也能夠得到旁人會心一笑的佩服......
Thumbnail
「面對」是需要勇氣的! 不管自己這一刻自己是誰?面對,也能夠得到旁人會心一笑的佩服......
Thumbnail
人生無時時刻都在面對,而我們也只能面對
Thumbnail
人生無時時刻都在面對,而我們也只能面對
Thumbnail
我覺得我面對心理師和身心科醫師反而是可以放心講事情的,因為我不需要擔心他們怎麼看我。
Thumbnail
我覺得我面對心理師和身心科醫師反而是可以放心講事情的,因為我不需要擔心他們怎麼看我。
Thumbnail
由於近期的狀態跟以前有點不一樣,保險起見決定先去見見精神科醫生,詢問些這段時間我感到困惑的事情。 就大概記錄一下複診的過程及跟醫生間的問答,以免之後忘記。
Thumbnail
由於近期的狀態跟以前有點不一樣,保險起見決定先去見見精神科醫生,詢問些這段時間我感到困惑的事情。 就大概記錄一下複診的過程及跟醫生間的問答,以免之後忘記。
Thumbnail
幾年前因身體不適去求醫,在醫院各科輾轉到最後由精神科醫生向我說明病情,得知自己患上了解離症。 經過一番糾結及掙扎,我接受醫生安排的心理治療,再次好好地認識自己,希望透過一篇篇記錄文章,讓自己邁向更健康更自由的生活 ,也讓不了解解離症的親友們能更加認識不同面向但都真實的我。
Thumbnail
幾年前因身體不適去求醫,在醫院各科輾轉到最後由精神科醫生向我說明病情,得知自己患上了解離症。 經過一番糾結及掙扎,我接受醫生安排的心理治療,再次好好地認識自己,希望透過一篇篇記錄文章,讓自己邁向更健康更自由的生活 ,也讓不了解解離症的親友們能更加認識不同面向但都真實的我。
Thumbnail
《醫療心空間》2024年重新復刊,新的嘗試,新的挑戰,新的文章。
Thumbnail
《醫療心空間》2024年重新復刊,新的嘗試,新的挑戰,新的文章。
Thumbnail
我終於可以跟醫院裡的身心症病友面對面述說我的生命故事,告訴他們不用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暗自哭泣;告訴他們不要絕望,在耶穌裡有盼望;告訴他們我們不是社會的邊緣人,而是尊貴的、有價值的、是何等的美、何等的好….
Thumbnail
我終於可以跟醫院裡的身心症病友面對面述說我的生命故事,告訴他們不用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暗自哭泣;告訴他們不要絕望,在耶穌裡有盼望;告訴他們我們不是社會的邊緣人,而是尊貴的、有價值的、是何等的美、何等的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