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9|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 Albania | 阿爾巴尼亞 | 從鎖國到開放的神秘之國--巴爾幹半島上的隱藏珍珠


前言


一個坐落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西部的國家 :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 Republika e Shqipërisë )

阿爾巴尼亞,曾經因為長期處於鎖國狀態而成為歐洲大陸上數一數二的神祕國度,直到1992 年才開放國境,開始向世界展現其獨有文化和魅力。

開放國境至今,剛經過 32 年,阿爾巴尼亞在歐洲版圖中,至今仍屬於一個對於歐洲人還是很神祕存在的國度。更不要說遠在遙遠亞洲的我們。


於正式開始阿爾巴尼亞這兩個月的浪居景點探險介紹前,還是決定為大家做個前行導讀。提供之後大家進入旅遊文章時,能有更多一點的國情概念。


關於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Albania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阿爾巴尼亞語:Republika e Shqipërisë),通稱阿爾巴尼亞,首都是地拉那 ( Tirana ) ,官方使用語言為阿爾巴尼亞語。但該國使用希臘語、馬其頓語、阿羅馬尼亞語等地方語言也是可行的。


阿爾巴尼亞是一個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西南部的國家。其地理位置西隔亞德里亞海 ( Adriatic sea ) 和愛奧尼亞海 ( lnoia sea )與義大利相望,南面與希臘接壤,東臨北馬其頓,東北毗鄰科索沃,北接蒙特內哥羅 ( 黑山 )。


在冷戰時期,阿爾巴尼亞是共產主義國家 ( 即社會主義國家 )。阿爾巴尼亞目前為歐洲中最不發達和收入較低的開發中國家之一,但在近年已有顯著的改進。

地理位置圖 ( 此張圖片採於網路分享 )


阿爾巴尼亞黑歷史遺毒


阿爾巴尼亞曾是古希臘殖民地。後於 1415 年起受鄂圖曼帝國統治近五百年。直到 1912 年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後于奧匈帝國的扶植下宣布獨立,主要目的為阻止塞爾維亞取得進出亞德里亞海的出海口。


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後被奧匈、義、法軍占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後被義、德法西斯佔領。1946 年成立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1976 年改稱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1991 年改國名為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這一連串歷史演變中,阿爾巴尼亞一直算是個不斷被殖民統治的可憐小國,然而其中最大的黑歷史毒瘤為 1946 年開始由獨裁者恩維爾·霍查(Enver Hoxha)長達 40 年的極權與共產統治,成為阿爾巴尼亞至今貧窮與落後的最大主因。





霍查曾是一名游擊隊員,於他領導統治下政權殘酷且荒誕。他執政在位其間認定,由鄰國南斯拉夫到希臘、北約,甚至包含他自己所有的前盟友 ( 蘇聯、中國 ) 所有人都想要侵略他的國家。於是,他啟動了一項大修碉堡的計畫。

 

幾乎傾盡全國之力,將所有的財力、資源用來修建碉堡。據保守估計,其在位期間所修建的碉堡數量超過 17 萬座,遍佈全阿爾巴尼亞。


雖然現在有很多碉堡都已經拆除,有一些很好的改建為展覽博物館。但在我遊歷阿爾巴尼亞的兩個月期間,仍然不時可以在鄉間或於俯瞰著山谷時發現它們零散的蹤跡,有時是匆匆一撇的公路旁或十字路口,甚至在美麗的沙灘上也可瞧見。


據說,一座碉堡的造價與一套兩房一廳的公寓相當,於是修建碉堡無疑是導致阿爾巴尼亞淪為歐洲最貧窮國家之一的最大主因。

位於 Duress 亞德里亞海灘邊的廢棄碉堡 shot By Emma.



山鷹之國的甦醒


阿爾巴尼亞國旗


阿爾巴尼亞國旗為深紅色,中央繪有一隻黑色的雙頭雄鷹,雄鷹是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象徵,故此阿爾巴尼亞也有「山鷹之國」的美譽。



阿爾巴尼亞直到 1992 年之前都處於鎖國狀態,所有資訊都不透明,曾是旅人們無法踏足的一個謎圖板塊。然,若你願進入探索,會非常驚訝這個國家所擁有的瑰寶——有著與黑山相連的浪漫亞德里亞海、與希臘相連清透的愛奧尼亞海、與北馬其頓相鄰的寧靜奧赫里德湖、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希臘羅馬遺跡、崎嶇嶙峋的巴爾幹阿爾卑斯、媲美土耳其的鄂圖曼小鎮,這些你都可以在這美麗的山鷹之國中尋到。


且因開放的較晚,作為旅遊最大福音是阿爾巴尼亞仍保有頗低廉的物價與友善純樸的人民,到此旅遊在如今通膨大漲的歐洲各國,帶著少少的預算就可以在此快樂的旅遊或像我一樣不太有壓力的浪居。



部分景點照分享 ( 介紹待之後出文 )





衍生閱讀

【歐洲旅遊網路選擇分享】巴爾幹半島篇-實際使用分享。

| Albania | 初到阿爾巴尼亞的印象觀察
| Albania | 阿爾巴尼亞的印象觀察 # 1


更多巴爾幹半島文章可至 【 旅行記事 】房間閱讀。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收藏、🤳分享

✍️原創不易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或附上原文連結,非常感謝尊重原創。

🫰感謝您的打賞或訂閱來支持我寫作的動力吧這邊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阿爾巴尼亞
5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