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開心:達賴喇嘛的快樂學|CH9 死後,來世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學習範疇

開心:達賴喇嘛的快樂學|CH9 死後,來世


📖文獻筆記

第九章 死後,來世

當我們思考死後發生的事時,會遇到很多複雜的狀況。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在問到底有沒有來世存在。有些人相信意識是依賴身體而存在,因此當身體死亡後,意識的連續體也同樣結束。其他人則相信心或靈魂可以上天堂或下地獄。但仍然還有一些人,例如印度某些非佛教的體系認為,自我獨立於身心蘊體之外,不會再投胎轉世到另一個身體上。

佛教主張自我一直投胎轉世,在某一段時間中依賴身心蘊體而存在。這個自我、人或「我」,主要建立於個人心識的連續體之上。當某一個特定的人被設立或命名時,必須依賴於身心蘊體才有可能,而其核心是人類相續的心識。

這個相續的心識究竟是從大腦的神經元產生的,還是從別的東西產生?如果我們可以完全確定地說,意識是從大腦產生的,那要主張前世和來世的存在就很困難。然而,有人從前世帶來的記憶已被證明為真實的,所以我們多少還是不能把這種主張排除在外。科學家應該研究這個問題,儘管他們從現在就開始著手研究,很可能要一直研究到二十二世紀!

科學家最近提出有關人類思想改變造成大腦變化的報告。例如,培養慈悲心能夠導致心識的極大變化,大大影響大腦的運作。意識不是單一性質的存有,它的範圍廣大且內容多樣。意識有許多類型,且有很多粗細不同的層次。某些類型的意識要依賴大腦才能存在,某些則不必。

對我而言,那些能準確回憶前世生命的人,是轉世投胎最強而有力的證據。

對我而言,這問題似乎不必由多數人是否記得前世的存在來決定。反而,只要有一個人對前世的記憶是正確的,就可以表示人的前世是存在的,不管我們自己記不記得。我認識的一些真正修行者就能在禪定中顯現非常清楚的前世記憶。

由於意識會像續流一樣繼續往前進,當現有的身體無法再維持時,死亡只是像換一件衣服而已。但到底有沒有使這個續流開始的最初生命?如果有,那就得要有一個從無意識狀態中產生的最初意識。這就會很荒謬,因此,佛教徒才會說,在轉世投胎的輪迴過程中沒有起點。


📝學習心得

如性法師在《釋量論》第二品課程說道「證成有前世的四種理路」:

  1. 同類先行:意知,它的同類也是意知,故必須觀待同類先行。
  2. 近取因先行:只要是認知,只要是心,都必須以心作為它的近取因,或是它的近取因當中都必須有心;簡單來說,物質絕對不可能成為心的近取因。
  3. 串習先行:如果不是因為過去生多生、多次地串習,為什麼在今生要生起善念如此困難,但生起惡念卻如此容易?
  4. 回憶先行:在這個世間上,有非常多的實例能夠回憶起前世發生的事情。

但其實前三點是建立於「心物二元論」之上,心觀待於同類、近取因、習性,與物是別別無關的續流,在《牛津通識:意識》寫到二元論的問題:

在笛卡兒看來,心是非物質的,不可延伸(即不佔空間或沒有位置),而身體和自然界的其餘部分由有形的、可延伸的物質構成。該理論的漏洞顯而易見:身心之間如何相互作用?……任何一個試圖建立二元論的努力都會在身心相互作用這個問題上受阻,這也許正是大多數哲學家和科學家完全拒絕一切形式的二元論,而主張某種形式的一元論的原因。但他們的選擇並不多,而且同樣也面臨很多問題。—《牛津通識:意識》

佛法認為,沒有「離蘊我」,也沒有「即蘊我」,「我」是依賴蘊所假立。但是又認為身與心的續流別別無關,換句話說,心的續流是以假立、施設的狀態存在嗎?就類似物品對應的標籤狀態?這個標籤是輪迴的主體嗎?


對我而言,那些能準確回憶前世生命的人,是轉世投胎最強而有力的證據。

尊者也認為要說服人,第四點輪迴的實際案例比較有效,不過有人能輪迴也無法證明每個人都能輪迴,也有可能輪迴需要達成某些特殊條件,換句話說,目前還是只能「相信」而非「知道」有輪迴,所以基於輪迴之上的理論,還是屬於信仰範疇。


意識有許多類型,且有很多粗細不同的層次。某些類型的意識要依賴大腦才能存在,某些則不必。

尊者這段話表示,某些細微意識不必依賴大腦存在,這細微意識如果能離開身體而存在,是否陷入二元論中呢?這細微意識是「離蘊我」嗎?這細微意識有自性嗎?

建立有種細微意識、阿賴耶識、俱生原始光明等,是否會遇到類似自證知的後設意識無窮困境?是否有自性?是否不需依賴他者而存在?建立細微意識是否是在安立一個科學研究永遠無法探究的領域?

avatar-img
100會員
436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一個長達五十年的瀕死經驗科學臨床研究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一個長達五十年的瀕死經驗科學臨床研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心的起點 何謂終點 遠方藍天白雲看著 內心平氣和時刻
Thumbnail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The Book of Joy》 ✍️作者:達賴喇嘛 , 戴斯蒙‧屠圖 , 道格拉斯・亞伯拉姆 原文作者:The Dalai Lama, Desmond Tutu, Douglas Abrams 譯者: 韓絜光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生中的歡笑與離別,以及企盼與清明。作者希望人們能夠在心底找到一個優靜的地方,並尋求內心的平靜和滿足。
Thumbnail
🌈🌈🌈「人應該享受這個世界,而不是企圖理解這個世界。」電影《楚門的世界》 🌍🌍🌍世界有太多無法理解的事情,所有事情都有南轅北轍的各類看法,所以,理解這個世界🌍不如去享受世界的每一分鐘。 💫💫💫在這當下,回歸自己、將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才能好好享受生活並能化解心中的空虛
Thumbnail
心的起點 何謂終點 遠方藍天白雲看著 內心平氣和時刻
Thumbnail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The Book of Joy》 ✍️作者:達賴喇嘛 , 戴斯蒙‧屠圖 , 道格拉斯・亞伯拉姆 原文作者:The Dalai Lama, Desmond Tutu, Douglas Abrams 譯者: 韓絜光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生中的歡笑與離別,以及企盼與清明。作者希望人們能夠在心底找到一個優靜的地方,並尋求內心的平靜和滿足。
Thumbnail
🌈🌈🌈「人應該享受這個世界,而不是企圖理解這個世界。」電影《楚門的世界》 🌍🌍🌍世界有太多無法理解的事情,所有事情都有南轅北轍的各類看法,所以,理解這個世界🌍不如去享受世界的每一分鐘。 💫💫💫在這當下,回歸自己、將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才能好好享受生活並能化解心中的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