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蒙格獨特的思考方式,是經由他在生活中反覆實踐而得出的心得,縱然知道他說的意思,但如果不去反覆實踐,還是無法完全領會。就如同月光將如何達到標準體重的方式分享出來,但如果不照著這些方法去嘗試去修改,那就無法確認這些方法到底對想要減重的人到底有沒有效。雖然,即使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一回事,但就是有那樣的可能性。像是一天吃四餐,但其實加起來大概是兩餐的量而已,是不是可以做到,也是要靠個人去體驗看看才知道可不可行。有時就是明知這樣做可以減重,但實際上就是怕挨餓而做不到,那就要另尋他法嘗試。
蒙格認為,要去快速學習一門知識的做法是,先去學習失敗的案例,就能夠知道在這門學科中,有哪些新手常犯的錯誤?並且藉由這些錯誤,一步一步的去建構自己的思考框架。換言之,並不是像以往以正面切入,先選擇一本通用教科書,然後一頁一頁的往下看,慢慢去了解這門學科的全貌是如何。
這比較像是以做考卷的方式,先了解會出什麼題目再去讀教科書,就知道重點所在。固然考卷的考點與實際上的應用層面未必一致,但至少可以了解該學科的著重點在哪。因為事先知道大部分人會在某個點犯錯,所以就優先避開,這樣就不會多走冤枉路,這也正是學習的必要性所在。
蒙格認為,對於踏入陌生領域的新手而言,每一個錯誤都是難以脫身的。不能說可以靠著耐心與毅力去克服。一位能夠克服湍急河流的泛舟好手,未必能成功挑戰渡過海上大漩渦。事先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就能成功避開那些在自己能力圈以外的事情,不用以身涉險。
能夠當英雄固然很好,但那些都是事後論的。同時期的失敗者自然也無法成為英雄,成為英雄的機率本身就是不可控的,因此在控制風險的範圍內,成為英雄這件事本就是應該要放棄追求的事。除非是能在自己能力圈範圍內,能盡力做到好,就有可能能成為這能力圈里的英雄。
換言之,要先能認清自身的能力圈範圍到哪裡,然後在圈內做出決策,就能增加成功的機率。當然,能力圈不夠大就要想辦法擴張,而不是隨便跳出去就想要賭一把能不能成功。而要擴大能力圈,首要的就是能掌握多元思維。遇到事情時,嘗試以各種不同的角度,來去判斷這件事應該如何解決。
面對陌生的領域,以許多失敗案例的方式來嘗試拓展出一條可行的道路。而跨學科的多元思維,可以讓解決事情的方式更加有彈性。如果僅有一種思維方式,就像蒙格常舉的鐵鎚人例子,在他的眼中,所有的一切都是釘子,只要他舉起錘子一鎚又一鎚的敲下去,問題就通通都能夠解決。
但大家都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可以拿把鎚子敲敲打打就可以解決的。況且一個問題的解決方式,除了要有特定領域的知識之外,有的時候問題不會剛好落僅在某一個領域,然後運用該領域的知識就能解決。就像有人身體不舒服,有時需要很多科的醫師來會診,而不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因此跨領域的思維方式是必須的,如此可以針對問題提出各種思維方式來嘗試去解決。所以不僅是反著想,還要用不同的思維來想。這樣說來,在投資的佈局策略中,也不應該僅用一種方式就想要去適合各種投資狀況。當試著這樣去想時,反而會讓自己陷入無法思考的困境。
因為每位投資專家都會依照自身經驗而彙整出一條獲利方程式,看來似乎可以運用在各種情況下都能有效。但事實上是,某些時候靈光,某些時候就不靈了,甚至過段時間就因為大趨勢已經改變而完全失去作用。故蒙格認為,並不存在那種一條公式用到底的投資方法,而是必須利用多元思維思考後,才能在當下找出目前的適合解方。這樣說來,其實就不用拘泥於哪位專家的必勝方程式比較神奇萬用,而是該調整心態,必須要習慣先能多方考量後,才做出投資的判斷。而且就算當下認為自己精心的判斷是絕對正確的,也還是有在日後被推翻的可能性。
例如要判斷台積電上漲後是否該賣出這件事,情況是已經有獲利了才會想要賣。問題是,賣出後是否能有更好的標的可以投入?又必須考量的是,賣出後如果持續上漲呢?那是不是持續持有才會是一個好選擇?此時要如何做出抉擇?可以先使用反向思考做出初步的釐清,如果賣出後持續上漲或是買到更差的標的,自己能否接受?保持持有的狀態,最差的情形又是什麼?
在這樣思考下,就不會因為在台積電公布2023年第三季公布營收大好,股利發放金額增加這樣的利多消息下,做出過於草率的判斷。即使自己的本金有限,也要試著做出判斷來。每一次決定是否賣出或買入,都值得好好思考,不要因為本金少就隨便下決定。
回到反向思考的主題,蒙格這樣的思維有助於快速減少失敗的可能性。看似保守的作法,因為大家都想要找尋那成功的方法,誰要去找失敗的方法呢?不失敗又如何,還是沒有成功啊?但如果因此縮小範圍,是不是有可能更加接近成功?
他在書中舉出一個實例,如果要去想出如何幫助印度這件事是一件困難的事,那就先去想像如何才能給印度帶來最大傷害?確認之後,就先從如何避免這件事開始。這道理就跟不知道要如何愛護地球,那就先思考怎樣是傷害地球最嚴重的事?然後思考如何避免掉這些。
思考這樣的道理,會發現像是月光之前喜歡把別人的批評或是看衰話語紀錄下來,可以當作是一種最差的狀況,或是別人會很在意的點。之後就先來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例如背負著沈重的行李,就不適合步行移動。除非能夠有地方寄物,不然就得搭乘交通工具移動才行。如果是要等公車的話,就可能會陷入那種前班公車剛離開,下一班還要等很久的狀態。如果要到達目的地所剩的時間又不多,就會陷入困境中。但與其想像公車遲遲不來而不敢行動,那為何不實際上去公車亭看看實際狀況如何再做判斷呢?
月光覺得,經由日常的發生的事件去實踐多元思維的模型運作,就能了解事情不是僅有一種解決方法。也不必像是如獲至寶般的把這樣的方法視作唯一解,而在面對困難問題時,永遠先反著想,從反面先來推論,就能有效縮減要思考的範圍,以便於將心力集中在某些點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