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中毒:炎上、公審、肉搜……腦科學專家解密,為什麼我們無法輕易原諒他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圖片來源:金石堂

圖片來源:金石堂


日本《FLASH》週刊近日訪問了五百位女性,針對曾經發生過婚外情的女藝人來調查哪一位最無法令人原諒?以及為何不原諒她們的原因。


在我還沒有去了解到底是哪幾位女藝人上榜之前,我對於這個調查的題目感到相當好奇,因為「婚外情」屬於私德的部分,理應跟演藝工作沒有正相關,即便對於藝人本身的形象有所損害,也是藝人本身應該承擔的問題,為何會存在旁人是否需要原諒的問題呢?


對於「為何難以原諒他人」這個議題,正好腦科學專家中野信子《正義中毒》這本書有所探討,到底為何有些人會對自己的認知如此執著,而以攻擊的姿態去指責想法與自己不同的人呢?除了網路的匿名特性之外,是否也存在著想要自我肯定的慾望呢?


作者在書中以日本及法國當作對照,講述日本社會強調集體主義及法國重視個人獨特想法的不同,也拿日本與其他亞洲國家來做比較,發現人民的想法之所以會產生不同,不僅與天然災害有關,也與國家的政治情勢有很大的關聯,這也讓我不禁想到台灣人的從眾心態沒有日本人高,確實是因為有國家存亡的危機感,所以使得人民相對比較勇於發表個人意見,而不擔心會遭到旁人的攻訐與議論。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作者以專家的身份告訴我們人與人會處於對立面是很自然的事,但重點在於跟他人比較出優勝劣敗是沒有意義的一件事,反而會因為在彼此爭辯的過程中陷入痛苦,甚至還會嚴重影響現實生活,所以如何以客觀的角度來看待自己便至關重要,而作者也在書中提供一些方法給讀者參考,為的是希望讓我們跳脫同溫層的既定想法,試著去嘗試接觸平時所不感興趣的事物,從吸收有別於自己的意見去學習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即便我們依舊不認同,但至少可以平心靜氣地接納多元的樣態,而不是只想著以比較的心態去爭輸贏,或許就能避免藉由貶低他人去證明自己的「正義中毒」症狀。

avatar-img
208會員
1.1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女兒捧著這本書跟我說:「媽媽,這個女生前面沒有路了。」 我心頭一驚,沒想到尚不識字的她竟然能單憑封面就能理解到這本書名所傳達的意思。 我試著回答:「可是媽媽覺得前面很可能也有階梯耶!」 女兒用肯定的語氣跟我說:「前面沒有階梯,真的沒有路了。」 或許,這一段話在某種程度上也
突然在某個畫面停格,瞬間時光倒轉,思緒被帶往回憶的某個場景,眼淚撲簌簌地從臉頰滑落,似乎內心被觸動了些什麼,卻在散場的時候踏著初來乍到的輕快腳步離去。 旁人問我:「剛剛想起了什麼?」我回答:「沒什麼,就是突然心頭一酸,現在又感覺雨過天青了。」 聽起來有些可笑,有時候情緒就是這麼一回事
記得前陣子孩子從學校回來分享老師在課堂上要他們表達以後要做什麼,但沒想到竟然不是讓孩子自由發想,而是給了五個選項讓孩子從中挑選,當時的我就感到有些疑惑,怎麼孩子未來想要成為什麼還是必須限縮在大人所指定的範圍內呢? 確實不可諱言地,許多父母對於孩子以後的職業多半有著個人意見,無非是希望能有好
偶爾會收到讀者的來訊表達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但在情緒抒發之後總會聽到一句話:「我這樣是不是很不孝順?」我每每聽了總是一陣揪心,也感嘆許多人總是被「孝順」兩個字綁住,即便才跟父母發生爭執而鬧得不愉快,但事後回想總是內心感到愧疚而開始檢討自己。 我發現許多人似乎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所存在權力
如果有人說光是從椅子上站起來就能抗老並預防憂鬱症,你會感到心動嗎?過去我們對於老化的想法總是狹隘地局限在年齡數字,但《慢老》的作者黃惠如告訴我們其實腿力是主要的觀察重點,而我也發現確實在生了小孩之後體會到腿部肌肉迅速流失,無論是伸展或是爬樓梯都感到比過去吃力許多,更諷刺的是在閱讀這本書的前兩天還
提到「學校」,你想到的詞彙會是「學習」抑或是「限制」呢? 我們時常會聽到學校猶如一個小型社會,但當發生霸凌事件的時候又認為學校的場域非常封閉,到底學校應該是開放空間或是封閉的環境呢? 不諱言地,當我翻開《在學校可以學到什麼呢?》這本書的第一頁,深深觸動我的文字即是學校是個「開放」空間
女兒捧著這本書跟我說:「媽媽,這個女生前面沒有路了。」 我心頭一驚,沒想到尚不識字的她竟然能單憑封面就能理解到這本書名所傳達的意思。 我試著回答:「可是媽媽覺得前面很可能也有階梯耶!」 女兒用肯定的語氣跟我說:「前面沒有階梯,真的沒有路了。」 或許,這一段話在某種程度上也
突然在某個畫面停格,瞬間時光倒轉,思緒被帶往回憶的某個場景,眼淚撲簌簌地從臉頰滑落,似乎內心被觸動了些什麼,卻在散場的時候踏著初來乍到的輕快腳步離去。 旁人問我:「剛剛想起了什麼?」我回答:「沒什麼,就是突然心頭一酸,現在又感覺雨過天青了。」 聽起來有些可笑,有時候情緒就是這麼一回事
記得前陣子孩子從學校回來分享老師在課堂上要他們表達以後要做什麼,但沒想到竟然不是讓孩子自由發想,而是給了五個選項讓孩子從中挑選,當時的我就感到有些疑惑,怎麼孩子未來想要成為什麼還是必須限縮在大人所指定的範圍內呢? 確實不可諱言地,許多父母對於孩子以後的職業多半有著個人意見,無非是希望能有好
偶爾會收到讀者的來訊表達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但在情緒抒發之後總會聽到一句話:「我這樣是不是很不孝順?」我每每聽了總是一陣揪心,也感嘆許多人總是被「孝順」兩個字綁住,即便才跟父母發生爭執而鬧得不愉快,但事後回想總是內心感到愧疚而開始檢討自己。 我發現許多人似乎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所存在權力
如果有人說光是從椅子上站起來就能抗老並預防憂鬱症,你會感到心動嗎?過去我們對於老化的想法總是狹隘地局限在年齡數字,但《慢老》的作者黃惠如告訴我們其實腿力是主要的觀察重點,而我也發現確實在生了小孩之後體會到腿部肌肉迅速流失,無論是伸展或是爬樓梯都感到比過去吃力許多,更諷刺的是在閱讀這本書的前兩天還
提到「學校」,你想到的詞彙會是「學習」抑或是「限制」呢? 我們時常會聽到學校猶如一個小型社會,但當發生霸凌事件的時候又認為學校的場域非常封閉,到底學校應該是開放空間或是封閉的環境呢? 不諱言地,當我翻開《在學校可以學到什麼呢?》這本書的第一頁,深深觸動我的文字即是學校是個「開放」空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不誠實的後果是傷害別人及自己。即便是短暫的善意的謊言也會產生鴻溝、恐懼、不安。 隱藏秘密像是用筆刷模糊邊界,使邊界變成理想的樣子。然而原有的瑕疵依舊會透過時間的積累慢慢浮現。無法估計的時間壓力,也像是一顆未爆彈。 沒有人是完美的,那些瑕疵或許反而是具意義的、是特別獨有的。不要害怕,唯有坦
Thumbnail
這是兩個原本和睦想並肩作戰一起化解檢舉事件的女人,因一方無心好意之舉,反而引起意想不到的風暴……文章充滿情感與衝突,是關於現代女性生活的真實故事。
這本書探討了女性在婚姻中的困境,為什麼有些女人選擇外遇,以及她們的心路歷程。書中提出女性需要認清自我,學會溝通自己的需求,降低對於長期情人的依賴,這樣才能真正追尋到幸福。
Thumbnail
有一位女藝人,她的粉圈和營銷通稿喜歡逢男拉瓜,逢女艷壓。她因為和前男頂流在綜藝上的互動而有眾多CP粉,但已有女友的男頂流實在無法忍受她的綑綁營銷通稿,選擇在如日中天的時候官宣戀情,導致大量脫粉失去男頂流之位,反倒讓她一夕之間粉絲大增新晉成為頂流。她從不敢闢謠和某位男藝人的戀情
「我想我這輩子一定不會原諒他,做鬼也不會放過他!」,到底不原諒與原諒哪一個才值呢? 你這輩子有沒有很難原諒的人?應該難免一生中會遇到讓我們心裡都很幹的人,讓我們感到心裡受傷,難受想哭,且久久無法忘懷,特別在現代時代越來越亂,人心越來越不安定下,遇到這樣的人似乎機率越來越高,無論讓我們感到受傷的人是
Thumbnail
電影《惡女》改編自日本真實社會案件,「木嶋佳苗連續騙婚殺人詐財事件」,在木嶋佳苗被死刑執行前,有眾多男性為她癡迷,他們是因為性?還是因為她的美貌?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Thumbnail
即使我们无数次被诱惑卸下我们的防卫——出于爱出于疲惫,出于同情或好意——我们女性都不应该这么做。我们会—寸寸地失去我们已经争取到的东西。(埃莱娜·费兰特)
Thumbnail
不誠實的後果是傷害別人及自己。即便是短暫的善意的謊言也會產生鴻溝、恐懼、不安。 隱藏秘密像是用筆刷模糊邊界,使邊界變成理想的樣子。然而原有的瑕疵依舊會透過時間的積累慢慢浮現。無法估計的時間壓力,也像是一顆未爆彈。 沒有人是完美的,那些瑕疵或許反而是具意義的、是特別獨有的。不要害怕,唯有坦
Thumbnail
這是兩個原本和睦想並肩作戰一起化解檢舉事件的女人,因一方無心好意之舉,反而引起意想不到的風暴……文章充滿情感與衝突,是關於現代女性生活的真實故事。
這本書探討了女性在婚姻中的困境,為什麼有些女人選擇外遇,以及她們的心路歷程。書中提出女性需要認清自我,學會溝通自己的需求,降低對於長期情人的依賴,這樣才能真正追尋到幸福。
Thumbnail
有一位女藝人,她的粉圈和營銷通稿喜歡逢男拉瓜,逢女艷壓。她因為和前男頂流在綜藝上的互動而有眾多CP粉,但已有女友的男頂流實在無法忍受她的綑綁營銷通稿,選擇在如日中天的時候官宣戀情,導致大量脫粉失去男頂流之位,反倒讓她一夕之間粉絲大增新晉成為頂流。她從不敢闢謠和某位男藝人的戀情
「我想我這輩子一定不會原諒他,做鬼也不會放過他!」,到底不原諒與原諒哪一個才值呢? 你這輩子有沒有很難原諒的人?應該難免一生中會遇到讓我們心裡都很幹的人,讓我們感到心裡受傷,難受想哭,且久久無法忘懷,特別在現代時代越來越亂,人心越來越不安定下,遇到這樣的人似乎機率越來越高,無論讓我們感到受傷的人是
Thumbnail
電影《惡女》改編自日本真實社會案件,「木嶋佳苗連續騙婚殺人詐財事件」,在木嶋佳苗被死刑執行前,有眾多男性為她癡迷,他們是因為性?還是因為她的美貌?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Thumbnail
即使我们无数次被诱惑卸下我们的防卫——出于爱出于疲惫,出于同情或好意——我们女性都不应该这么做。我们会—寸寸地失去我们已经争取到的东西。(埃莱娜·费兰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