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自己是進步與待人的前提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曾和我的父親有過一次談話,他想知道我對於某件事的道德觀點或理想,不過卻怎麼也無法理解,最後我無奈之下只能歸之於資質因素。不過我父親卻不願接受這個說法,認為是我說得不夠清楚才導致他一直不能理解,根本不存在資質高低的說法。

於是我便以數學舉例,大家在求學階段算數學時,總不可能每一題都能解得又快又準,總是會有人的數學能力比你更好,換言之在這次談話上的分歧也是一樣的道理。然而我父親雖無法再多說甚麼,卻始終不能同意。

關於這個對話,我不禁想到了以下兩則論語: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論語.公冶長》(十二)

【白話翻譯】
子貢說:「孔子對於一般人文問題的認知表現,我們可以聽聞得到;孔子對於宇宙本質與天道問題的說法,我們不能聽聞得到。」


各大家的論語注疏大都將這段話中的「文章」解釋為「文獻」(詩書禮樂等),其實嚴格來說應該是指人文問題的想法與作法(人文章法)。因為各家對於「性與天道」的理解幾乎沒有異議,而天與人相對,因此這句話的意涵應是人文與天道的對比。當然退一步來說,孔子藉由講文獻來闡述人文道理也是合理的。而這裡的「性」在各家注疏是解為「人性」,其實更進一步可以說是「本性」,因為萬事萬物之本性(本質)可含人性,而性的運作即是「天道」

孔子不講天不是無法說或不願說,主要是凡夫俗子無法理解,多言未必有益。因為天道是超越性問題,脫離理性範疇,人的資質(靈性)不到便無法領略,聖人多言對於凡人來說正如水滿則溢

然而人生在世,人文知識的精進是為了領悟天道(求知是為求道),奈何凡人的程度太差,聖人感慨教育之無效,同時知曉求知者可以善用理性及文明成就以求道(聖人亦循此徑),未必需要親自傳授,所以: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十九)

【白話翻譯】
孔子說:「我希望自己可以不必再說。」子貢說:「老師如果不說,我們怎能有所依循而發揚呢?」孔子說:「老天何曾說話?四季規律運行、萬物生息不止,老天何曾說話?」


我基於和父親的對話並舉這兩則論語,是想進一步講面對自身資質這件事,並非是要責備我父親或是自大到自比為聖人孔子。相反的,這反而需要一定的勇氣,因為這顯示了我清楚知道我的父親並非完人,也代表我清楚知道聖人的存在而我並不是聖人的事實。

人難免犯錯,有時也難免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但只要抓住那一絲良知並拓展、正視自己則「知恥近乎勇」。資質有高低之分,但是高是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真誠面對自己和他人,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以此才能求得真實的進步。我讀過錢穆先生說過類似的話,原文已忘了,但原意大概是這樣,分享給大家:

學聖人雖不成,至少是個君子;學君子雖不成,至少不會是個小人。
avatar-img
36會員
45內容數
這是一個以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話錄形式呈現真理的作品,內容將談及愛情、藝術、知識、道德、正義、真理等超越的或形上的主題,也會論及政治、法律、經濟、社會等現實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程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延續上一篇的話題,各位想過求知問學的根本是什麼嗎?那求知問學的終極目的又是什麼? 今天我想引述的就是有子所說的話,然而必須先說明,他話中含意是不對的,我們不能因為是出現在經典裡的話就不加思考而照單全收,覺得反正都是好的東西就一概而論,否則會有學而不精、得過且過之弊。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讀書是為了什麼?正確的讀書態度是什麼?如果你確認讀書是一件對的事,那麼你對於身邊不讀書的家人朋友是什麼想法?可以用人權觀點去尊重不讀書的人嗎?
延續上一篇的話題,各位想過求知問學的根本是什麼嗎?那求知問學的終極目的又是什麼? 今天我想引述的就是有子所說的話,然而必須先說明,他話中含意是不對的,我們不能因為是出現在經典裡的話就不加思考而照單全收,覺得反正都是好的東西就一概而論,否則會有學而不精、得過且過之弊。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讀書是為了什麼?正確的讀書態度是什麼?如果你確認讀書是一件對的事,那麼你對於身邊不讀書的家人朋友是什麼想法?可以用人權觀點去尊重不讀書的人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小時候我對零用錢並沒有概念,想要零用錢的話,就得拿考試成績單跟爸爸拿獎賞,現在回想起來,我不知道這是否影響在學校時,我總是努力想拿好成績的心態,我只知道,爸爸小時候因為沒有受教育機會,而抱持著遺憾,因此他把很多的期待放在我們身上。 爸爸對學歷的執念也遺傳到了我身上,成長過程中很長一段時間,我都
Thumbnail
能夠幫助我走到成功的錯誤就是正確
Thumbnail
爸爸從來都不讚美我,長大後的某天,我好奇問原因,他很認真地說,單純讚美是虛偽的,要給建議才能鞭策我進步。好笑又無奈地接受這就是我爸,沒想到現在換爸爸想要我的讚美,人生果真是場連貫性的試煉,讚美的考題又來到,這次換我被考。
自己做父母之後就不得不面對當自己的父母有多難。 不論多麼以他人或學術甚至趨勢為優先,自己的經驗總還是每個人身為一個人的基準點、也是唯一的觀察者視角。 人的成長很妙,尤其是內部,當時的第一個體悟是必須要將從前的自己毀滅才能得到。 雖然我得說我覺得自己實際在日常中出乎我自己意料的從眾,並沒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的爸媽都忙著農事,根本沒時間也不懂得跟我談心,我也就養成事情都自己解決,不要再有事情讓他們煩心,然後就認為要乖、要聽話、會做事,才會被大人喜歡。 當時我也認為這樣的乖、聽話、能幹蠻好的,是會被認同跟肯定,於是我就帶著這個信念在教導兒子,期望跟兒子可以跟我一樣,可以被稱讚跟看重。 兒子
Thumbnail
假設對方真的理解你說的內容與影響效果,但覺得哪裡怪怪的,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對方無法自行照著你的說法,邏輯推導出這樣的結論,因為對方缺乏某些關鍵知識或經驗。 這時才會拿出各種數字、數據圖表、專業人士研究、第三方認證,用故事或比喻的方式幫助對方理解。 另外一個原因,對方擁有與我們不同的思考模式
Thumbnail
這時如果不敢說「您說的意思是…嗎?」怕對方以為是他自己說不清楚的話,可以改說「我理解您的意思是…這樣對嗎?」 這樣意思如果有錯,也是自己理解有誤,給對方糾正就好。當然也可以對平輩或晚輩這樣說,也不會有損失,反而讓對方沒有生氣機會,畢竟是為了理解才發問。 如何巧妙引導對話,讓對方不覺得被質疑或
在人際關係中,尋找自身的位置,像下棋那樣,將自己安放在自在的空間
小時候我對零用錢並沒有概念,想要零用錢的話,就得拿考試成績單跟爸爸拿獎賞,現在回想起來,我不知道這是否影響在學校時,我總是努力想拿好成績的心態,我只知道,爸爸小時候因為沒有受教育機會,而抱持著遺憾,因此他把很多的期待放在我們身上。 爸爸對學歷的執念也遺傳到了我身上,成長過程中很長一段時間,我都
Thumbnail
能夠幫助我走到成功的錯誤就是正確
Thumbnail
爸爸從來都不讚美我,長大後的某天,我好奇問原因,他很認真地說,單純讚美是虛偽的,要給建議才能鞭策我進步。好笑又無奈地接受這就是我爸,沒想到現在換爸爸想要我的讚美,人生果真是場連貫性的試煉,讚美的考題又來到,這次換我被考。
自己做父母之後就不得不面對當自己的父母有多難。 不論多麼以他人或學術甚至趨勢為優先,自己的經驗總還是每個人身為一個人的基準點、也是唯一的觀察者視角。 人的成長很妙,尤其是內部,當時的第一個體悟是必須要將從前的自己毀滅才能得到。 雖然我得說我覺得自己實際在日常中出乎我自己意料的從眾,並沒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的爸媽都忙著農事,根本沒時間也不懂得跟我談心,我也就養成事情都自己解決,不要再有事情讓他們煩心,然後就認為要乖、要聽話、會做事,才會被大人喜歡。 當時我也認為這樣的乖、聽話、能幹蠻好的,是會被認同跟肯定,於是我就帶著這個信念在教導兒子,期望跟兒子可以跟我一樣,可以被稱讚跟看重。 兒子
Thumbnail
假設對方真的理解你說的內容與影響效果,但覺得哪裡怪怪的,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對方無法自行照著你的說法,邏輯推導出這樣的結論,因為對方缺乏某些關鍵知識或經驗。 這時才會拿出各種數字、數據圖表、專業人士研究、第三方認證,用故事或比喻的方式幫助對方理解。 另外一個原因,對方擁有與我們不同的思考模式
Thumbnail
這時如果不敢說「您說的意思是…嗎?」怕對方以為是他自己說不清楚的話,可以改說「我理解您的意思是…這樣對嗎?」 這樣意思如果有錯,也是自己理解有誤,給對方糾正就好。當然也可以對平輩或晚輩這樣說,也不會有損失,反而讓對方沒有生氣機會,畢竟是為了理解才發問。 如何巧妙引導對話,讓對方不覺得被質疑或
在人際關係中,尋找自身的位置,像下棋那樣,將自己安放在自在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