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從家到國,從歷史到現狀──TIDF 2024「再見真實獎」值得關注的三部作品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由島至島》劇照/TIDF 提供

《由島至島》劇照/TIDF 提供

二年一度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從今年(2024)年 5 月 10 日開幕至 5 月 19 日結束,影展期間將有近 140 部影片放映,亦有不同分類的競賽進行。筆者今年擔任「再見真實獎」的台灣影評人協會推薦獎評審──「再見.真實」一詞自 2014 年第九屆策展理念即出現,從上一屆(2022 年)起,TIDF 再設立「再見真實獎」,以華語紀錄片作為當年度的評選範疇,今年則將誕生第二部得主。

獎項名稱為「再見真實」,然此名為何意?

這個理念可分為兩個部分:「再見」與「真實」。再見有多重意涵,既是道別,又是重現,也可以是在已知的領域裡發現新知;而「真實」亦能有多樣版本,是觀者的真實,還是被攝者的真實,抑或歷史的真實?而歷史的真實又會因不同敘事者而有所歧異。因此「真實」絕非單一不變,端看選擇以何種觀點述說──當「再見」遇上「真實」,便會碰撞出紀錄片的趣味,也開拓紀錄片視野。

縱觀本屆入圍作品,入選「再見真實獎」的共有 14 部,其中有 10 部長片與 4 部短片,作品規模從僅十一分鐘至長達近三小時皆有。出品國家則來自臺灣(5)、中國(3)、香港(3)、新加坡(1),外加二部合製作品(臺灣與緬甸、香港與美國)。本文將簡略提及筆者認為此次特別突出的三部作品──《平行世界》、《由島至島》與《一座桃花洞》。

《平行世界》劇照/TIDF 提供

《平行世界》劇照/TIDF 提供

《平行世界》:母女生活紀實,是治療亦是自我剖析

當私人故事進入景框,如何讓觀眾也從中共感?導演蕭美玲在《平行世界》對焦自己陪伴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女兒 Elodie 的日常碎片,試圖讓觀者望見這對母女之間的非一般關係。

本片有些令人想起黃惠偵導演的《日常對話》(2016),對母親來說,拍攝本身也是進入女兒內心世界的一次探索。這並非蕭美玲首次將鏡頭對焦自我,在前作《雲的那端》(2007)即可一窺。然而《平行世界》歷經長達十二年的時間拍攝,那些如影像日誌的記憶片段,在影像裡顯影上色,彷彿成為一種治療。不過這不是某種「愛的告白」,而是極其真實的自我剖析,她不隱藏自己的挫敗、失控與斷線,又在這些充滿張力的觀影體驗中,梳理母女關係看似脆弱,實則堅韌的連結。

《平行世界》劇照/TIDF 提供

《平行世界》劇照/TIDF 提供

因教育因素,母女有一段時間分隔臺灣與法國兩地,片中也不乏分離時的視訊畫面,並藉由母親試圖溝通而被拒,或因訊號不穩而畫面累格滯後,具象化「平行」的距離感;另一方面,此種「平行」亦在強調母親的陪伴,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她始終不放棄溝通交流。

蕭美玲同時是導演也是母親,既是旁觀者又是涉入其中的當事人,塑造極其揪心的親密感。《平行世界》時間跨度大,素材豐富卻不讓人失焦,模糊紀錄片與劇情片的邊界,始終緊抓觀眾注意力,正如蕭美玲在片末所說──「獻給所有特別的孩子」,《平行世界》的真誠與溫柔,使電影不只屬於自我,更具有感染更多觀眾的潛力。

《由島至島》劇照/TIDF 提供

《由島至島》劇照/TIDF 提供

《由島至島》:被遺忘的二戰臺灣史,披露同是被害者與加害者的模糊角色

作為本屆入選作品片長最長的一部,290 分鐘看似令人卻步,但《由島至島》卻是這次讓我大開眼界的一部驚人之作。

究竟是由什麼島至什麼島?馬來西亞出身的導演廖克發憑藉本片,回訪日治時期的臺灣,連結日本島、臺灣島與馬來半島的往昔,拼湊一段鮮為人知的東洋二戰史。我們也許知道臺灣的日治時期歷史,但可能不知道曾有臺籍日本兵在南洋協助日軍屠殺華人。臺灣在二戰裡作為殖民地的過去,以及戰爭結束後被戰勝國「接收」的發展,使臺灣在戰爭中扮演的角色一向曖昧難定義──作為受害者,同時也是加害者。生活在二十世紀初期的臺灣人,一面是被壓迫的殖民地次等公民,另一面是協助殖民者侵略、壓迫弱勢的共犯,此種矛盾我們如今又瞭解多少?

歷史「印象」會隨時間淡去,但歷史「真相」不因此而模糊,《由島至島》便是「再見真實」的典範,它帶我們重返真實,亦重現真實的多向性。

《由島至島》劇照/TIDF 提供

《由島至島》劇照/TIDF 提供

正因為具備如此的歷史重量,《由島至島》仰賴紮實的田野調查,我們幾乎可以感受背後的導演與團隊為了此片所做的研究,不但獲得跨國素材,赴東南亞多國歷史現場尋找歷史根源,更以人物訪談豐厚作品的歷史陳述,其中一段加害者家屬的訪問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由島至島》揭露一段時代下被有意抹去的記憶,近五小時的片長絲毫不讓人不耐,反倒愈看愈感好奇,愈看愈難以置信。電影似一套百科全書,儘管有著豐厚的歷史事實作為骨架,卻並非僅以陳述事實為旨,而是透過回溯過去,帶領現代的我們接近人性──那是同時涵括邪惡、正義、沉默、脆弱與自私的複合體。

《一座桃花洞》劇照/TIDF 提供

《一座桃花洞》劇照/TIDF 提供

《一座桃花洞》:問題學生後來怎麼了?誤入桃花源的少年少女

當年陶淵明誤入桃花源,發現居民遠離世俗,不知外界發展反倒不受亂世干擾,人們自在自適,猶如理想仙境。一千六百年過去的如今,當我們以為「桃花洞」也是這樣遺世獨立而美好,導演蔣春華呈現的卻是天壤之別的樣貌。

中國導演蔣春華耗費數年時間,在這座名為「桃花洞」的學校,跟蹤拍攝校內景況。這座學校專收的學生來源有二,一為青少年犯罪者,交由學校特別「改造」;二為那些不聽父母管教而被強制送來的「問題少年少女」。因此桃花洞不是人間仙境,更像是最後手段──取名「桃花洞」本身即是諷刺。

《一座桃花洞》劇照/TIDF 提供

《一座桃花洞》劇照/TIDF 提供

在桃花洞裡,孩子們出不去,家長們也無從插手管教,軍事化的管理強迫每個正在快速發展人格的青少年如軍人般生活。權勢階級恩威並施,時而以大道理懷柔勸導,時而以「停餐」或「只吃白飯」作為懲罰,連與異性對視都被視為禁忌,輔以同儕相互監控,彼此告密只為自身利益。這座窒息體制使桃花洞既是教育現場,也是一座實驗場,其中所發展出的腐敗、勾結與弱肉強食,也同時映照著中國社會的病灶。

陶淵明在桃花源裡「忘路之遠近」,學生們在桃花洞中則是要忘記自我、忘記過去在外頭的生活,一旦進入學校就如同與世隔絕,個體不存在,一切只為團體服務。所有管教無論正當與否,只要以保護為名便能被合理化,無限上綱所謂教育定義,不免令人悚然心驚。

導演以一台家庭 DV 為工具進入這座學校,像是作為學生其中一員,成為孩子們傾訴心聲的對象。如何取信於被攝者?如何讓學生們說真話?種種挑戰都在拍攝過程中浮現,導演也坦承以對。處理此種爭議議題,拍攝難度不言而喻,素材取得也是本屆入選作品中數一數二棘手,令人好奇導演當時是怎麼說服學校讓他進入拍攝,又如何能將影像公諸於世?其中也許涉及紀錄片倫理議題,但這些都讓《一座桃花洞》成為一部宛如驚悚片的現實記述。

《一座桃花洞》劇照/TIDF 提供

《一座桃花洞》劇照/TIDF 提供

從《平行世界》、《由島至島》到《一座桃花洞》,私密如母女日記,宏觀至國族史觀,同時關照正發生的現況奇觀──我們在這些紀錄片中宛如多一份視角,使望見的事物更加立體,從中接近真實,也「再見」真實的各異樣貌。

全文劇照提供: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raw-image

2024 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5.10-5.19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光點華山電影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文/陳婉伶 「愛情」是從古到今電影中最常出現的題材之一,從我國小第一次自己去看電影,一直到二十多年後的現在成了影展從業人員,進入紀錄片領域,多數時候的觀影內容都被戰爭、難民、移工、殖民、貧窮等議題包圍,漸漸地少在電影中追逐那些愛情故事,也讓人不禁要想:「難道真實生活中沒有愛情?紀錄片中的愛情會呈現
《垃圾場的決戰》開始的第一顆球,便是烏野與音駒長長的、你來我往的扣球與接球,這是貫徹彼此的信念──飛吧!接起來吧!這不是充滿恐懼的決戰,而是將充滿興奮與激勵的,一場屬於排球的盛大祭典————一同向上看天空吧!看那顆勾起飽滿弧線的排球,就在那裡,如此美好,如此有趣。
作者︰程諾 一、導言 導演李相日早於《惡人》與《怒》中,已顯露對社會邊緣者的關注,2022 年推出的《流浪之月》,同樣離不開相關內容。這部電影,改編自凪良汐同名小說。一直以來,凪良汐以筆觸細腻見稱,並喜以男性同性愛為題。她於 2019 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流浪的月》(註1),看似敘述不一樣的故事,
生於 1935 年的希臘導演泰奧・安哲羅普洛斯,其作品題材向來以國族、歷史、命運見長,並善於運用長鏡頭(Long take)推移來折疊時空變化,營造有別於純粹紀實的魔幻與詩意。約略三十歲才成為導演的他,自陳長鏡頭與畫外空間的美學運用分別受到了溝口健二和安東尼奧尼、以及柏格曼的《假面》啟發
關於野鹿的兩個隱喻,父親遭遇到的是前者──他才是那隻孤獨的困獸,被外鄉之人以善意逼迫讓渡一切的平衡。邪惡根本不存在,因為我們都被文化框架的善壓迫著,當有人用充滿敵意的自戀侵擾自身的平衡,為了保住安身立命之所,人不得不做出選擇。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文/陳婉伶 「愛情」是從古到今電影中最常出現的題材之一,從我國小第一次自己去看電影,一直到二十多年後的現在成了影展從業人員,進入紀錄片領域,多數時候的觀影內容都被戰爭、難民、移工、殖民、貧窮等議題包圍,漸漸地少在電影中追逐那些愛情故事,也讓人不禁要想:「難道真實生活中沒有愛情?紀錄片中的愛情會呈現
《垃圾場的決戰》開始的第一顆球,便是烏野與音駒長長的、你來我往的扣球與接球,這是貫徹彼此的信念──飛吧!接起來吧!這不是充滿恐懼的決戰,而是將充滿興奮與激勵的,一場屬於排球的盛大祭典————一同向上看天空吧!看那顆勾起飽滿弧線的排球,就在那裡,如此美好,如此有趣。
作者︰程諾 一、導言 導演李相日早於《惡人》與《怒》中,已顯露對社會邊緣者的關注,2022 年推出的《流浪之月》,同樣離不開相關內容。這部電影,改編自凪良汐同名小說。一直以來,凪良汐以筆觸細腻見稱,並喜以男性同性愛為題。她於 2019 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流浪的月》(註1),看似敘述不一樣的故事,
生於 1935 年的希臘導演泰奧・安哲羅普洛斯,其作品題材向來以國族、歷史、命運見長,並善於運用長鏡頭(Long take)推移來折疊時空變化,營造有別於純粹紀實的魔幻與詩意。約略三十歲才成為導演的他,自陳長鏡頭與畫外空間的美學運用分別受到了溝口健二和安東尼奧尼、以及柏格曼的《假面》啟發
關於野鹿的兩個隱喻,父親遭遇到的是前者──他才是那隻孤獨的困獸,被外鄉之人以善意逼迫讓渡一切的平衡。邪惡根本不存在,因為我們都被文化框架的善壓迫著,當有人用充滿敵意的自戀侵擾自身的平衡,為了保住安身立命之所,人不得不做出選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新天堂樂園》是懷舊電影的萬花筒,也是多多的生命河流。人生時光與電影時間相互纏繞,我們也像在一場又一場的夢裡醒來。洞穴寓言和沙瓦托的人生一樣,回應了「為什麼我們需要電影」──電影雖是虛構,但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映,它是讓我們拼湊、理解真實,也瞭解自己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2024/05/15看了最長的電影,廖克發導演的新電影《由島至島》。導演延續過往關心東南亞華人的議題,用290分鐘,講述了二戰時期,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人們及國家,怎麼去記得這場戰爭?以及作為當代人,我們怎麼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
Thumbnail
今年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很精彩,我恰巧有空看了開場第一場《自畫像:47公里2020》,一部長達190分鐘。導演用二十四節氣講述中國農村的生活,以及回觀自己的成長,還有所謂家鄉的內涵。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是在府中15 3-5樓的特展。展覽中,講述的是三部台灣的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個都是和家人有關的故事,都是把導演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拍下來的故事。我覺得很特別,很少看過這樣的紀錄片,甚至我來之前都不知道有人會把自己生活拍成電影,今天只有看到預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Thumbnail
特展「回家之後」是位於府中15的紀錄片特展,以「家人」為主題,並且是以導演的家人作為主題,所以導演在紀錄片當中也會入鏡、拍攝。 展場共有三層,每一層分別是「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部都是有入圍最佳紀錄片的,非常厲害的作品。
Thumbnail
《新天堂樂園》是懷舊電影的萬花筒,也是多多的生命河流。人生時光與電影時間相互纏繞,我們也像在一場又一場的夢裡醒來。洞穴寓言和沙瓦托的人生一樣,回應了「為什麼我們需要電影」──電影雖是虛構,但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映,它是讓我們拼湊、理解真實,也瞭解自己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2024/05/15看了最長的電影,廖克發導演的新電影《由島至島》。導演延續過往關心東南亞華人的議題,用290分鐘,講述了二戰時期,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人們及國家,怎麼去記得這場戰爭?以及作為當代人,我們怎麼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
Thumbnail
今年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很精彩,我恰巧有空看了開場第一場《自畫像:47公里2020》,一部長達190分鐘。導演用二十四節氣講述中國農村的生活,以及回觀自己的成長,還有所謂家鄉的內涵。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是在府中15 3-5樓的特展。展覽中,講述的是三部台灣的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個都是和家人有關的故事,都是把導演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拍下來的故事。我覺得很特別,很少看過這樣的紀錄片,甚至我來之前都不知道有人會把自己生活拍成電影,今天只有看到預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Thumbnail
特展「回家之後」是位於府中15的紀錄片特展,以「家人」為主題,並且是以導演的家人作為主題,所以導演在紀錄片當中也會入鏡、拍攝。 展場共有三層,每一層分別是「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部都是有入圍最佳紀錄片的,非常厲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