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Day48- 精神小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40426

趁著今天到工研院受訓之便,下課後順利的趕上了加護病房晚上的探視時間。老爸見到我後竟然主動跟我揮手!!! 這是過往一個多月以來的第一次。

另外一件驚奇的發現是今天照顧爸爸的護理師,是一個頂著克林髮型的年輕人。活力滿檔的穿梭在病房間給予其他人協助,也相當有耐心的與我更新爸爸傷口癒合狀況持續好轉,血紅素/血小板數值持續上升,而且大腿側的傷口已經止血,目前僅剩小腿側仍有滲血狀況。

在醫院內第一次遇到男性護理師,不但有著相當特別的造型,更可以輕易的從他的行為、語言以及與同事的互動中,感受到他對這份工作的投入與熱忱。

在團隊與環境中的與眾不同,端看你怎麼看待與應用,藉以定義為優勢或劣勢。這個精神小伙充份的展現了他的優勢,在協助病患起身、機台安裝、協助學姊們跑腿等動作上不僅主動,臉上更是掛著笑意。只能說能夠爸爸能夠遇到這樣的護理師,真的是太幸運了!


期許自己也能持續善用天賦、保持熱情、擴大優勢的Loeb爸病房觀察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40425 弟弟中午來電,與主治醫師確認後,同意以降低風險為優先考量,預計本週將安排留在加護病房,藉以降低感染機率。 雖說對父親來說住在沒有窗戶且與外界隔絕的病房內相對比較不舒適,但與過往轉往普通病房後因持續感染而反覆高燒相比,這絕對是比較好的安排。
20240424 中午團隊聚餐,請團隊中願意幫忙用週末時間參加校園博覽會,協助在會場幫忙說明及回覆各類問題的同仁。就在抵達餐廳時忽然手機震動,Whoscall顯示醫院來電。腦中忽然警聲大作。今天早上是弟弟幫忙去醫院探望,有任何狀況理應不會通知到我。在腦中瞬間前頭萬念下,聽到了醫院護理師表示要我稍等
20240423 一早從新竹上台北,趕上加護病房開放時間。看到已經順利拔管並且沈睡中的父親,心中放下了一顆大石。能夠順利拔除呼吸器,代表爸爸恢復的情況相當順利。
20240422 依照原先醫生告知的安排,早上五點先讓爸爸以鼻胃管進食第一餐,然後安排四小時的透析。手術預排為第五刀,時間須依實際狀況安排,預計為下午。也因此我計畫與同仁早上十點半前開完線上會議後,前往台北。時間上剛好配合洗腎完成時間。殊不知十點便接到醫院來電詢問家屬何時能抵達?!
20240421 雖說對於手術結果充滿了莫名的信心,但每當回想起醫生嘆氣的說明此次手術風險極高,尤其是擔心父親目前的體能狀況能否承受長時間的全身麻醉以及大量出血,因此週日一早還是又來幫父親打氣了。
20240420 不確定是否是因為夠清醒,在得知明確的開刀日期與目標後,昨晚父親休息的不錯,今天的精神狀況又更好了。與其再次說明明天的手術安排並且要他忍耐一下下,因為開完刀後為避免感染,將會回到加護病房幾天讓他更安全的恢復。
20240425 弟弟中午來電,與主治醫師確認後,同意以降低風險為優先考量,預計本週將安排留在加護病房,藉以降低感染機率。 雖說對父親來說住在沒有窗戶且與外界隔絕的病房內相對比較不舒適,但與過往轉往普通病房後因持續感染而反覆高燒相比,這絕對是比較好的安排。
20240424 中午團隊聚餐,請團隊中願意幫忙用週末時間參加校園博覽會,協助在會場幫忙說明及回覆各類問題的同仁。就在抵達餐廳時忽然手機震動,Whoscall顯示醫院來電。腦中忽然警聲大作。今天早上是弟弟幫忙去醫院探望,有任何狀況理應不會通知到我。在腦中瞬間前頭萬念下,聽到了醫院護理師表示要我稍等
20240423 一早從新竹上台北,趕上加護病房開放時間。看到已經順利拔管並且沈睡中的父親,心中放下了一顆大石。能夠順利拔除呼吸器,代表爸爸恢復的情況相當順利。
20240422 依照原先醫生告知的安排,早上五點先讓爸爸以鼻胃管進食第一餐,然後安排四小時的透析。手術預排為第五刀,時間須依實際狀況安排,預計為下午。也因此我計畫與同仁早上十點半前開完線上會議後,前往台北。時間上剛好配合洗腎完成時間。殊不知十點便接到醫院來電詢問家屬何時能抵達?!
20240421 雖說對於手術結果充滿了莫名的信心,但每當回想起醫生嘆氣的說明此次手術風險極高,尤其是擔心父親目前的體能狀況能否承受長時間的全身麻醉以及大量出血,因此週日一早還是又來幫父親打氣了。
20240420 不確定是否是因為夠清醒,在得知明確的開刀日期與目標後,昨晚父親休息的不錯,今天的精神狀況又更好了。與其再次說明明天的手術安排並且要他忍耐一下下,因為開完刀後為避免感染,將會回到加護病房幾天讓他更安全的恢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4.06.12 - 07.23 我的老爸於 2024.05.27(一) 清晨03:22 壽終正寢 (八十有二齡)。 也在2024.06.11(二) 於宜蘭福園羽化~ 一切都來的好快...5/13(一)下午, 因為呼吸急促不順送進宜蘭陽明大學醫院急診室, 治療兩天後進入健保病房(4人房),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可能是從疫情那時候開始,我一直很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及癌症篩檢這件事。 陪病的創傷 可能因為陪著我爸度過一段治病的日子吧!那段日子老實說只有我跟我媽一起陪著我爸度過,我媽在家要帶小孩,所以基本上就是由我這個位住在家裡的自由工作者陪著我爸去看醫生。 那時的確辛苦,是因為除了我
說來慚愧 父親生病住院時 我因為白天要上學 放學後還要打工或是去約會 所以能去醫院看望父親的時間與次數 遠不如兩個已經出社會的弟弟和母親..... 記得某次父親化療住院結束 正準備出院時 突然跟母親說 雙腿使不上力..... 後經過醫生檢查 原來是癌細胞壓迫到神經 導致下身癱瘓
Thumbnail
2022年8月,我第一個服務的個案, 也是我人生裡照顧親人以外的第一人。 我上班第一天,我就想把這人和這事記清楚, 因為我覺得值得當作回憶紀念。他是一位約51歲男性小兒麻痺個案,原本會行走,後來因為母親在家拖地不甚滑倒撞到後腦出血,從此 右側特別無力,左手只是稍微好一點也沒多好,連舉起自己的手都
Thumbnail
爸轉到普通病房之後,我們又開始找看護。
Thumbnail
父親出院了。 四月,一個磨人又倏忽的月份,好不容易把它走完,迎來父親在4/27日出院。 父親回家後的那幾天,其實我也開心不起來。
心理系有一堂課需要到某慢性精神障礙機構陪伴病友。 上午到機構的時候被分配到一名男孩,他說自己今年27歲,我想剛好跟我的小兒子一樣大。 男孩一頭短髮,長得酷酷帥帥的,言談中跟我想像的病友印象不太一樣。 聊天中我關心的問到他在機構多久?他回:在這邊三年多,但之前在另一個機構十年左右。
Thumbnail
阿伯開刀後的休養生活。詳細描述了休養期間的生活和充滿幽默感的感想。作者透過輕鬆的語調,分享宿舍公證和家人互動的趣事。文章中還有對自己的期許,期許能夠躺平過日子,從而展示出作者對健康的關懷和對未來的展望。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8 #好友來訪 化療後,在家中靜養,讓身體復原,三個月後繼續接受三次化療。這段時間在家休養,減少外出、活動。感謝仍有很多關心的好友前來探望。昨天四十多年前同事,林澄杉校長來寒舍,帶來關懷和祝福,十分感動。因為他自己也正與病魔奮鬥中,每星期洗腎三次,年紀還大我十
Thumbnail
父親回來了,住院又歷經了一個多月,今天下班時在家看到父親,我大笑了三聲,還對他說了可喜可賀,歡迎回家! 這些日子,其實都曾想上來方格子發文。但內心有意識的不願意,感覺寫不出一篇文。 寫不出文或許是藉口,可能又是拿人生的身不由己來替自己的開脫。 十二月,除了家裡醫院奔波 也陪母親到醫院照了大腸鏡
Thumbnail
2024.06.12 - 07.23 我的老爸於 2024.05.27(一) 清晨03:22 壽終正寢 (八十有二齡)。 也在2024.06.11(二) 於宜蘭福園羽化~ 一切都來的好快...5/13(一)下午, 因為呼吸急促不順送進宜蘭陽明大學醫院急診室, 治療兩天後進入健保病房(4人房),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可能是從疫情那時候開始,我一直很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及癌症篩檢這件事。 陪病的創傷 可能因為陪著我爸度過一段治病的日子吧!那段日子老實說只有我跟我媽一起陪著我爸度過,我媽在家要帶小孩,所以基本上就是由我這個位住在家裡的自由工作者陪著我爸去看醫生。 那時的確辛苦,是因為除了我
說來慚愧 父親生病住院時 我因為白天要上學 放學後還要打工或是去約會 所以能去醫院看望父親的時間與次數 遠不如兩個已經出社會的弟弟和母親..... 記得某次父親化療住院結束 正準備出院時 突然跟母親說 雙腿使不上力..... 後經過醫生檢查 原來是癌細胞壓迫到神經 導致下身癱瘓
Thumbnail
2022年8月,我第一個服務的個案, 也是我人生裡照顧親人以外的第一人。 我上班第一天,我就想把這人和這事記清楚, 因為我覺得值得當作回憶紀念。他是一位約51歲男性小兒麻痺個案,原本會行走,後來因為母親在家拖地不甚滑倒撞到後腦出血,從此 右側特別無力,左手只是稍微好一點也沒多好,連舉起自己的手都
Thumbnail
爸轉到普通病房之後,我們又開始找看護。
Thumbnail
父親出院了。 四月,一個磨人又倏忽的月份,好不容易把它走完,迎來父親在4/27日出院。 父親回家後的那幾天,其實我也開心不起來。
心理系有一堂課需要到某慢性精神障礙機構陪伴病友。 上午到機構的時候被分配到一名男孩,他說自己今年27歲,我想剛好跟我的小兒子一樣大。 男孩一頭短髮,長得酷酷帥帥的,言談中跟我想像的病友印象不太一樣。 聊天中我關心的問到他在機構多久?他回:在這邊三年多,但之前在另一個機構十年左右。
Thumbnail
阿伯開刀後的休養生活。詳細描述了休養期間的生活和充滿幽默感的感想。作者透過輕鬆的語調,分享宿舍公證和家人互動的趣事。文章中還有對自己的期許,期許能夠躺平過日子,從而展示出作者對健康的關懷和對未來的展望。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8 #好友來訪 化療後,在家中靜養,讓身體復原,三個月後繼續接受三次化療。這段時間在家休養,減少外出、活動。感謝仍有很多關心的好友前來探望。昨天四十多年前同事,林澄杉校長來寒舍,帶來關懷和祝福,十分感動。因為他自己也正與病魔奮鬥中,每星期洗腎三次,年紀還大我十
Thumbnail
父親回來了,住院又歷經了一個多月,今天下班時在家看到父親,我大笑了三聲,還對他說了可喜可賀,歡迎回家! 這些日子,其實都曾想上來方格子發文。但內心有意識的不願意,感覺寫不出一篇文。 寫不出文或許是藉口,可能又是拿人生的身不由己來替自己的開脫。 十二月,除了家裡醫院奔波 也陪母親到醫院照了大腸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