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課分享』提問與有效溝通-提問的類型與工作運用(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2024/5/2
  • 課程名稱:(實體課程)提問與有效溝通-提問的類型與工作運用
  • 講師:李明彥
  • 分類:學習技能類

實體課說明狀況跟之前感想

  • 這是公司舉辦的實際課課程不定時會邀請外面講師來做一些分享及上課通常是半天~一天的課程內容同時會配合小組(4~6組)的方式來做邊上課邊搭配練習跟分享的方式進行課程,因為畢竟是跟工作相關的課程學習,當然這種課程不是去加強專業的硬實力,而是偏向溝通、情緒、態度、管理等個人及團隊的軟實力有關的,所以練習跟分享都是一些大家工作實務上會遇到的問題討論跟處理經驗。
  • 其實以前認為上這種課程還滿無聊的也許有一些情緒觸發點但不多,而且也不會認真去聽上課內容,更不可能課程結束後再回去翻上課的手冊,甚至有時候就整本空白直接還給學習中心(再利用的觀點?);至於在上課的態度,當然也好不到哪裡去,只想要快快結束上課快回去工作(時不時上課還在看訊息,工作狂?),課程上需要分享說話時,心裡想著最好不要找我就讓我安安靜靜(不帶收穫?)的上完課。
  • 其實現在回頭想想抱持這種心態去上課還滿浪費時間的雖然只是應付公司的學習政策但這段時間被強迫卻不帶任何收穫的學習其實浪費的時間也是我自己的外部講師有時候一場上課或演講好幾千塊甚至破萬公司有這麼好的福利政策卻不懂得珍惜仔細想想過往上完課沒帶走一些好東西真覺得十分可惜懊悔不已。

講師介紹

  • 李明彥老師於半導體、科技軟體領域服務十餘年,經歷多家知名跨國企業在敏捷轉型、跨部門溝通國際合作、以及專案團隊輔導上皆有十分豐富的經驗。其他的介紹跟資歷可以參考以下網頁跟他的Facebook。
  • 比較有共鳴的是他是理工出身,也有在半導體跟軟體等理工企業待過的經驗,加上他也滿常在科技相關的行業當講師,所以有時候我們上課提到稍微專業的術語跟內容,他還滿容易Get The Point,我覺得講師專業能力、說話口才幽默、自嘲能力一流是基本功,但有相同行業經驗能引起共鳴這部分算滿加分的加上這次主題與提問和溝通有關他分享之前在趨勢有跟日本人Co-work的跨國經驗的背景跟分享我覺得李明彥老師講這門課帶給我很多的收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篇文章主要講解情緒管理的重點,包括情緒的基本原理、情緒對工作的影響、以及解決方式。同時也提到了職業過勞Burnout以及如何改善的方法。最後,作者藉由課程觀點的引出,帶出了內部動力與自我認定動力的概念,並討論了人生目標WHY的重要性,以及對工作和生活的意義的思考。
瞭解為何工作、如何自我對話的解決工作焦慮的方式,這一系列文章介紹了減輕工作焦慮的策略,介紹了一些應對 burnout 的策略,例如簡化、放鬆、慶祝、溝通、運動、看到遠見以及提問式的自我對話。通過這些策略,讀者可以更好地應對工作焦慮,增強心理韌性。
針對處於長期壓力burnout的狀態進行改善,提供了建議和方法,慶祝每天的完成清單done list、溝通與充滿理性或是不同觀點的朋友、運動。
課程提供一項稱為「SUCCESS」的縮寫建議,針對處於長期壓力burnout的狀態進行改善,並提供了建議和方法來簡化生活,放鬆身心,以應對工作焦慮及壓力。
這篇文章討論了工作過勞Burnout的現象,並描述了心理學家對工作倦怠過程的12個階段。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工作的壓力和不確定感,以及尋找工作外的熱情所在的心路歷程。
這是一篇指導如何調節情緒以對抗工作焦慮的文章。通過調節自己的情緒,並使用特定的自我問的方法,透過合理化感恩調整情緒框架,以及透過4A計畫法接受、分析、行動和重新檢視來克服負面反應。
這篇文章主要講解情緒管理的重點,包括情緒的基本原理、情緒對工作的影響、以及解決方式。同時也提到了職業過勞Burnout以及如何改善的方法。最後,作者藉由課程觀點的引出,帶出了內部動力與自我認定動力的概念,並討論了人生目標WHY的重要性,以及對工作和生活的意義的思考。
瞭解為何工作、如何自我對話的解決工作焦慮的方式,這一系列文章介紹了減輕工作焦慮的策略,介紹了一些應對 burnout 的策略,例如簡化、放鬆、慶祝、溝通、運動、看到遠見以及提問式的自我對話。通過這些策略,讀者可以更好地應對工作焦慮,增強心理韌性。
針對處於長期壓力burnout的狀態進行改善,提供了建議和方法,慶祝每天的完成清單done list、溝通與充滿理性或是不同觀點的朋友、運動。
課程提供一項稱為「SUCCESS」的縮寫建議,針對處於長期壓力burnout的狀態進行改善,並提供了建議和方法來簡化生活,放鬆身心,以應對工作焦慮及壓力。
這篇文章討論了工作過勞Burnout的現象,並描述了心理學家對工作倦怠過程的12個階段。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工作的壓力和不確定感,以及尋找工作外的熱情所在的心路歷程。
這是一篇指導如何調節情緒以對抗工作焦慮的文章。通過調節自己的情緒,並使用特定的自我問的方法,透過合理化感恩調整情緒框架,以及透過4A計畫法接受、分析、行動和重新檢視來克服負面反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專業知識與持續學習:擁有深入的企業管理、服務行銷、網路行銷、自媒體製作等領域的專業知識。 持續關注最新的行業趨勢與發展,不斷學習並更新自己的知識庫。 準備與設計課程:根據企業或學員的需求設計課程,確保課程內容符合學員的期望並具有實用性。 準備詳細的課程大綱、教學材料與案例分析,以提升學員的學習
Thumbnail
【進階上課】 面對今天的社會課,我有以下的觀察與檢討: l   課程熟悉度、概念理解度不夠:沒辦法在時間內熟悉並內化課程的內容,造成課程的流暢度不佳,需要花很多力氣在流程與教學內容,沒有足夠的心力顧及現場孩子的狀況,引導語的部分也只能複製老師告訴我的內容,重述給孩子聽,沒辦法引導孩子自己說出來,
Thumbnail
線上課程缺乏面對面互動、單向式講授,容易受到環境幹擾,缺乏學習氛圍,分享者應增加互動性、善用肢體語言、變化聲音與語調、進行自我對話。
Thumbnail
本課程旨在幫助學員改革思維,提升心理素質,並培養正向溝通的能力。通過學習四大問句技巧,學員將能夠有效應對挑戰,化解負面能量。課程適合希望提升心理素質、改善溝通技巧,以及成為更好領導者的人。
Thumbnail
企業透過線上課程做經驗沉澱的情境有兩類:一類是業務專家在工作中實時的有效經驗需要被推廣和傳承,但線下分享不利於長期留存;另一類是職位對員工的能力要求變化得比較快,需要有成體系的課程幫助員工提升業務能力,但不一定能在外部購買到相關的課程,需要企業內業務人員自行生產。
Thumbnail
在課程中可以見到來自不同背景、具有不同經驗、懷有不同想法的學員們齊聚一堂,一起藉著精油打開自己的視野,每一次提出的問題也能為其他人帶來啟發,看到大家回饋了不同的學習體驗,是經營一個空間很重要的收穫。
Thumbnail
這篇針對我目前在學習的「英文口說」線上課程心得整理 記錄自己學習英文的過程也順便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你們選擇適合的學習平台唷! 目錄: |學習英語動機與英文能力現況 |School A+試聽課程重點整理 |個人學習心得分享
Thumbnail
專業知識與持續學習:擁有深入的企業管理、服務行銷、網路行銷、自媒體製作等領域的專業知識。 持續關注最新的行業趨勢與發展,不斷學習並更新自己的知識庫。 準備與設計課程:根據企業或學員的需求設計課程,確保課程內容符合學員的期望並具有實用性。 準備詳細的課程大綱、教學材料與案例分析,以提升學員的學習
Thumbnail
【進階上課】 面對今天的社會課,我有以下的觀察與檢討: l   課程熟悉度、概念理解度不夠:沒辦法在時間內熟悉並內化課程的內容,造成課程的流暢度不佳,需要花很多力氣在流程與教學內容,沒有足夠的心力顧及現場孩子的狀況,引導語的部分也只能複製老師告訴我的內容,重述給孩子聽,沒辦法引導孩子自己說出來,
Thumbnail
線上課程缺乏面對面互動、單向式講授,容易受到環境幹擾,缺乏學習氛圍,分享者應增加互動性、善用肢體語言、變化聲音與語調、進行自我對話。
Thumbnail
本課程旨在幫助學員改革思維,提升心理素質,並培養正向溝通的能力。通過學習四大問句技巧,學員將能夠有效應對挑戰,化解負面能量。課程適合希望提升心理素質、改善溝通技巧,以及成為更好領導者的人。
Thumbnail
企業透過線上課程做經驗沉澱的情境有兩類:一類是業務專家在工作中實時的有效經驗需要被推廣和傳承,但線下分享不利於長期留存;另一類是職位對員工的能力要求變化得比較快,需要有成體系的課程幫助員工提升業務能力,但不一定能在外部購買到相關的課程,需要企業內業務人員自行生產。
Thumbnail
在課程中可以見到來自不同背景、具有不同經驗、懷有不同想法的學員們齊聚一堂,一起藉著精油打開自己的視野,每一次提出的問題也能為其他人帶來啟發,看到大家回饋了不同的學習體驗,是經營一個空間很重要的收穫。
Thumbnail
這篇針對我目前在學習的「英文口說」線上課程心得整理 記錄自己學習英文的過程也順便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你們選擇適合的學習平台唷! 目錄: |學習英語動機與英文能力現況 |School A+試聽課程重點整理 |個人學習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