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自殺者遺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一條生命的逝去,往往隱藏著許多人的悲痛。無論是自殺者的家人、伴侶、朋友、同學、師長、同事等,凡是因自殺事件而遭遇痛苦的人,我們皆稱之為自殺者遺族。在摯愛離開以後,自殺者遺族面對的不僅是悼念的哀傷,更多的是不為人知的複雜情緒。

 

在眾多死亡原因之中,自殺是讓遺族非常難以面對的一項。我們無兇手可怪罪,亦不希望怪罪逝者,於是開始思考:­「是不是我做了什麼?或者是我沒做什麼?」如此的困惑、罪惡感、無助,混雜著悲傷、憤怒、被遺棄感,最終成了漫長且揮之不去的痛苦。部分自殺者遺族會選擇沉默,避而不談與逝者有關的話題,然而這不代表傷口將消失不見。

 

對自殺者遺族而言,生與死的意義可以變得很模糊。研究顯示當人們經歷過至親的自殺事件後,部分遺族會質疑自我的生存價值,進而產生自殺念頭或行為。因此,自殺者遺族同樣屬於自殺風險較高的群體。為避免更多憾事發生,我們期許能看見每一位無助的自殺者遺族,陪伴他們走過悲痛的歷程。

 

「當他們選擇結束痛苦的生命,留下來的我們,也能想辦法找到悲傷的出口。」

▲ 自殺者遺族關懷服務申請:https://forms.gle/v8DHa7S3K8stShQcA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本關於自殺者遺族如何活下來的書,由自殺者遺族公開親身經驗 作者 杜秀娟─ 我依舊痛苦非常,但我還不想放棄生命,我要自己從隔天開始,一天找一個理由活下來。 作者在歷經悲傷的混亂期,和面對永恆的空缺後,決定從生活之中每天找到一個活下來的理由。 一百零一個活下去的理由,也是為了活下去的真實紀錄!
『我們不是要走出來,而是走下去!』 本書由同為自殺者遺族的李沐芸所寫,記錄自己18歲時,遭遇姐姐自殺、父母離逝、病痛折磨的人生境遇,分享自己如何從滿是遺憾的愛與絕望中,找出人生中這麼多的可能性。
「自殺者遺族」 意思是:因為自殺事件而遭遇痛苦的人。 「助人經驗中,當事人談到這個議題時,常常這樣告訴我『他是 自殺 死亡,我很難跟其他人說。因為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為什麼要自殺?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也很想知道‧‧‧‧‧‧』。
紀錄片:《為什麼你沒有為了我留下?》 除了大眾看見的自殺事實,一起瞭解自殺者遺族是如何經歷親友自殺的發生,又如何重新適應沒有他們的生活。
我讀的書是《你值得好好悲傷 我們都是自殺者遺族》,它用了很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了自殺者遺族究竟是什麼。一開始我以為書名所說的「我們都是自殺者遺族」是為了給予因為周圍親朋好友的自殺而感到難過的人們一種認同感,但其實只要接收到某人因為自殺而身亡的訊息,那麼在接收到訊息的那刻我就成為了自殺者遺族。
這本書整體來說是很平淡的,作者對於自己雙親的離開並沒有用很繁麗的形容詞去描述,就如同日常對話般很直接地說出來,書中更多的是作者對於自己父親的責怪、無奈及感到不公;對自己母親的心疼、內疚和想念。 「但也因為如此,我失去了一些曾經尖銳的感受,那直抵心門的切膚之痛。」-卸殼:給母親的道歉信
一本關於自殺者遺族如何活下來的書,由自殺者遺族公開親身經驗 作者 杜秀娟─ 我依舊痛苦非常,但我還不想放棄生命,我要自己從隔天開始,一天找一個理由活下來。 作者在歷經悲傷的混亂期,和面對永恆的空缺後,決定從生活之中每天找到一個活下來的理由。 一百零一個活下去的理由,也是為了活下去的真實紀錄!
『我們不是要走出來,而是走下去!』 本書由同為自殺者遺族的李沐芸所寫,記錄自己18歲時,遭遇姐姐自殺、父母離逝、病痛折磨的人生境遇,分享自己如何從滿是遺憾的愛與絕望中,找出人生中這麼多的可能性。
「自殺者遺族」 意思是:因為自殺事件而遭遇痛苦的人。 「助人經驗中,當事人談到這個議題時,常常這樣告訴我『他是 自殺 死亡,我很難跟其他人說。因為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為什麼要自殺?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也很想知道‧‧‧‧‧‧』。
紀錄片:《為什麼你沒有為了我留下?》 除了大眾看見的自殺事實,一起瞭解自殺者遺族是如何經歷親友自殺的發生,又如何重新適應沒有他們的生活。
我讀的書是《你值得好好悲傷 我們都是自殺者遺族》,它用了很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了自殺者遺族究竟是什麼。一開始我以為書名所說的「我們都是自殺者遺族」是為了給予因為周圍親朋好友的自殺而感到難過的人們一種認同感,但其實只要接收到某人因為自殺而身亡的訊息,那麼在接收到訊息的那刻我就成為了自殺者遺族。
這本書整體來說是很平淡的,作者對於自己雙親的離開並沒有用很繁麗的形容詞去描述,就如同日常對話般很直接地說出來,書中更多的是作者對於自己父親的責怪、無奈及感到不公;對自己母親的心疼、內疚和想念。 「但也因為如此,我失去了一些曾經尖銳的感受,那直抵心門的切膚之痛。」-卸殼:給母親的道歉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親人離開我們時,他冰冷的身體安靜地躺在那裡。最後一眼凝視著他,過去數十年的相處與愛護在腦海中一瞬間閃過。當棺木蓋上,知道再也見不到他時,心中的悲傷無法控制地洶湧而出。 當棺木被推進火化爐,看到親人化為一片慘白的骨頭時,內心被無法言喻的悲痛充滿。那個小小的骨灰格子,成為了親人最後的家。但我願他能回
Thumbnail
失去摯友的瞬間如同晴天霹靂,讓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常。本文回顧與朋友的珍貴時光,反思死亡帶來的哀痛與遺憾,希望能從中學會珍惜當下的每一刻,讓友誼的美好回憶持續在心中。生命的價值在於每一個瞬間,讓我們在面對失去時,更能感受到愛與友情的力量。
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不要去評斷自殺的人~你不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你有什麼資格去評斷他人?請尊重死者的選擇!並為他們祝福!
Thumbnail
華人社會很忌諱談到「死」這個字,但正視死亡對生活有正向影響。文章探討死亡觀念,提出理性看待死亡的建議。
誰都沒有資格去評斷他"人"想要自殺,不管他是什麼物種~!因為你不知道對方到底經歷了什麼?人們通常會說:自殺的人是弱者懦夫是逃避現實...你到底是憑什麼說出這樣的話?你有深入去觀察過他(她)的生活及際遇嗎?還是你和他(她)曾一起去經歷過同樣的事?我不相信那種說法─>什麼自殺後的罪更重每天都要重複自殺一
Thumbnail
《比句點更悲傷》作者從事殯儀館接體員的經驗,分享與死亡和家人有關的深刻故事。他思考活著的人該如何珍惜生命,以及反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故事涉及震撼人心的家庭糾結、自殺背後的故事、血緣關係的重要性等,教人深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與死亡之間的奧祕,以及人類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試圖理解生命的延續和意義。文章藉由情感豐富的文字,引人入勝地探討了這個永恆的議題。
Thumbnail
當親人離開我們時,他冰冷的身體安靜地躺在那裡。最後一眼凝視著他,過去數十年的相處與愛護在腦海中一瞬間閃過。當棺木蓋上,知道再也見不到他時,心中的悲傷無法控制地洶湧而出。 當棺木被推進火化爐,看到親人化為一片慘白的骨頭時,內心被無法言喻的悲痛充滿。那個小小的骨灰格子,成為了親人最後的家。但我願他能回
Thumbnail
失去摯友的瞬間如同晴天霹靂,讓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常。本文回顧與朋友的珍貴時光,反思死亡帶來的哀痛與遺憾,希望能從中學會珍惜當下的每一刻,讓友誼的美好回憶持續在心中。生命的價值在於每一個瞬間,讓我們在面對失去時,更能感受到愛與友情的力量。
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不要去評斷自殺的人~你不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你有什麼資格去評斷他人?請尊重死者的選擇!並為他們祝福!
Thumbnail
華人社會很忌諱談到「死」這個字,但正視死亡對生活有正向影響。文章探討死亡觀念,提出理性看待死亡的建議。
誰都沒有資格去評斷他"人"想要自殺,不管他是什麼物種~!因為你不知道對方到底經歷了什麼?人們通常會說:自殺的人是弱者懦夫是逃避現實...你到底是憑什麼說出這樣的話?你有深入去觀察過他(她)的生活及際遇嗎?還是你和他(她)曾一起去經歷過同樣的事?我不相信那種說法─>什麼自殺後的罪更重每天都要重複自殺一
Thumbnail
《比句點更悲傷》作者從事殯儀館接體員的經驗,分享與死亡和家人有關的深刻故事。他思考活著的人該如何珍惜生命,以及反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故事涉及震撼人心的家庭糾結、自殺背後的故事、血緣關係的重要性等,教人深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與死亡之間的奧祕,以及人類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試圖理解生命的延續和意義。文章藉由情感豐富的文字,引人入勝地探討了這個永恆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