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0|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一三七、謙卑的心態

謙卑和自卑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情緒。最近我聽到讓我最感動的話語,是小S提及她的女兒申請上美國名校,即將要赴美就讀大學,記者問她消息時她的回應「畢竟我只是一個高職畢業生,我也從來沒有在國外讀過書⋯⋯」這個開頭,讓我感受到滿滿的謙卑。

她很真誠的說出自己在學業方面的表現和經驗是無法給孩子太多意見,她能做的就是給孩子力量,也誇她的女兒本身就很自律。換句話說,她將榮耀歸給女兒,也告訴大家,是女兒的自律得到這些回報,她的歸因我很讚賞。

我也常思索,我有沒有辦法很坦然的說出自己的不足,我看過很多為了掩蓋自己內心深處自卑的人,做出許多讓人不可思議的行為。或是有些人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一直用炫耀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從小除了在學校的課程,我沒有學過任何樂器。在孩子前陣子練琴不耐煩時第一次回嘴:「妳也不會彈啊,還管我這麼多,那妳自己來彈。」我就意識到我要跟他好好溝通,我很平靜的說:「媽媽知道練琴很辛苦,可是我不會不是因為我沒有練習,而是外公外婆當時要養三個小孩,他們沒有餘裕再負擔我的鋼琴費,如果我有跟你一樣的機會學習,我相信我會很認真練習。如果你真的覺得不想再繼續,我們其實可以停掉,這樣這筆費用也可以有別的運用。」好像自此之後他沒有再因為彈琴跟我鬧脾氣。

而現在最讓我擔憂的莫過於生病的事該怎麼跟孩子啟齒?我知道要謙卑順服,我也接受了這個苦難發生在我身上,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解釋我的狀況讓小孩懂,我很怕他發現我的不對勁,但又很渴望他了解我。

或許某一天我能說出:「媽媽畢竟是位躁鬱症患者,有時情緒波動較大,如果因此傷害到你,我真的很抱歉。」可能要到那一刻,他才能知道對他嚴格的母親,其實一直很想鼓足勇氣向他坦承自己的不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疾患,它剝奪了生命中許多美好,但也同時在絕望中看見許多人性光輝。想分享自己十多年來用如何藉著一些實用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好一些,尤其在面對自殺議題時,該如何自處。願患者都能更自在、平靜的面對這場生命風暴,也知道就算生病了,還是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選擇。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