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8|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偉大的成就往往源自微不足道的小事

由內而外才是治本之道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感覺舒適,並擁有盡情享受的自由,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唯有先取得財富自由,我們才能過上夢寐以求的生活,讓自己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成功,與我們人生的悲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不得不承認,與其掙扎過活,我們更嚮往的是不被工作、時間、固定的薪水支配,而能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以下,是我摘錄出「與成功有約」書中,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習慣一:主動積極


採取主動並不表示強求,或具侵略性,它代表的是不逃避為自己開創前途的責任,而能專注於自己正在做的事。


✍️習慣二:以終為始


每件事都是經由兩次創造過程,我們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心中構思,然後付諸實現,正因如此,擁有使命感,承諾自己會做到,才顯得如此重要。


✍️習慣三:要事第一


重要性與目標有關,凡有價值,有利於實現個人目標的就是要事,找出重要,而非急迫去做的事,因此,我們可以自問:「本週,我能為此角色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習慣四:雙贏思維


人生不可能處於籠罩在競爭的氣氛下,我們這一生,若想取得想要的成果,多半要靠互賴,必須與他人合作才能做到,抱持「每個人都是贏家」的想法,才能增進幸福與福祉。


✍️習慣五:知彼解己


當我們能帶著同理心傾聽他人說話,便可以補給對方心理的空氣,滿足對方精神上的需要,如果我們能扮演好這種角色,將會驚訝於對方毫無保留的程度。


✍️習慣六:統合綜效


綜合統效的觀念源自一種自然現象:全體大於部分的總和,也就是集體創新,無論在什麼時候,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一切。


✍️習慣七:不斷更新


人生最值得的投資,就是磨練自己,因為不管是生活還是服務人群都得靠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這才是最珍貴、最高效的工具。我們若要創造自己的價值,就得為世界創造價值。



*人們最常面臨的挑戰,摘錄其中三點:


🔎恐懼與不安全感:


有太多人恐懼於未來,唯恐失去工作與維持家庭生計的能力,這種脆弱的心態往往會導致,讓人甘願依附於沒有風險的生活,因此,建立「獨立意識」是很重要的,比如,專注在自己事情上,好好享受自己下班後的生活。


🔎推諉與受害主義:


社會已經無情地注定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我們的問題便在於,不想為自己人生負責,不願正視自己的痛苦。


如果我們能明白,當下,我們都是有選擇的能力時,我們都能夠不帶批判地去看待所有事物,那我們就能為自己的「不成功」負起責任,然後重新意識到:我才是創造自己人生的力量。


🔎渴望被了解


希望自己能夠被理解、希望別人能聽到、尊重並回應自己的聲音,希望自己在某個領域有影響力與話語權,是很多人心中最大的需求。


但發揮影響力這件事,必須從我們願意敞開心胸、深入聆聽後,才會開始。要改變現狀,就得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先得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觀點。





✨結論:


思維就是地圖,我們當然可以在「行為」上更勤奮,更努力,但這些不夠精準的努力,最終只會讓我們迷失方向,達到錯誤的目的地。


我們當然也可以改變「態度」,雖然正向態度,可以讓我們不管到抵達哪裡都能自得其樂,但我們依舊是走錯路,終究還是會偏離原本的路標。


姑且,不論思維轉換的得失,思維的地圖一直都是我們所有態度與行為的基礎,成功者的致勝思維在於,他們明白「懂得改變才有轉彎處」,一直處於內省和自我激勵中,像這樣不斷地「讓思想形塑命運」,成功當然就不會失約了。


請相信,這種「改變思維」式的自我成長,絕對是我們人生最值得的投資,因為由內而外才是治本之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該去哪裡,該通往何方?如果你經常陷入無助迷惘,我想說的是,答案就在自己的內心。 如果你不進入內心,你便一無所獲。我是Citta,是一名瑜珈老師,也是氣功老師,我很喜歡「心」這個字。而Citta這一字,便是源自梵文,意指心智,意識,我把它當作我日後的名字,然後提醒自己,永遠都要回到自己的心。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