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不一定為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了很多遍《你為什麼不開花》,很有童趣也令人深省,其中圖文關係更充分表現了繪本的許多特色。

封面看似已經破題「你為什麼不開花」,讀者清楚地知道小熊種的是一棵紅蘿蔔,但小熊搞不清楚,翻開書頁很明顯故事軸分成了地上與地下,這一線之隔,讓小熊完全不知道地下發什了什麼事,當然地下的兔子們也看不見地上小熊的世界,此時讀者便以全知觀點,同時能看到小熊和兔子們的生活。其實從封面開始直到故事結束,讀者知道的比故事角色知道的還要多,這也是繪本圖文共舞的一大優勢及趣味之處。

raw-image


在他們彼此都不了解他人的狀況下,二條故事線一起前進,但文字敘述上全然以小熊第一稱來描寫,「我的花園裡有一株植物……」「我從來沒有種過這麼奇特的植物。」過程中,小熊每天為它澆水,用陽傘幫它擋住炎熱的太陽,他從來沒有忘記,在睡覺前對它說晚安,甚至教它「怎麼開花」,但是這株植物卻沒有反應。隨著每次翻頁,不難發現地底下的活動似乎比地面上精彩,再對比地上小熊的暖心表情及可愛動作,做為讀者的我們好想告訴小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raw-image


更顛覆讀者的部分則是結局,原本以全知者自居的讀者,這下全被小熊的見解驚呆了,對我而言真是當頭棒喝。一路上看著小熊以他知道的方式用心照料植物,努力嘗試各種辦法,但他一直只看見地面上的事啊,小熊明明看到這株植物和其他的花長得不一樣,卻一直以相同方式對待,不但辛苦,最終仍是白忙一場。我們在面對許多人事物時,好像也是如此,是出於慣性?還是一種我執?從來不懷疑自己先前的預設可能不正確,到最後結果不如預期時,甚至覺得怎麼可以如此回報我?但小熊面對結果時又是另一種思維,看來趣味,卻讓一直習慣於「以為自己都知道」「以為我是為你好」的大人們,好好反思,我們的自以為,有時候換個角度看事情,真的是放過自己也放過他人。


這本書也非常適合拿來親子共讀,可以想像小朋友們急著想告訴小熊他們所看到地底下的兔子與蘿蔔發生的事,想告訴他,那根本就不是花。地底下兔子的世界完全沒有任何文字敘述,正可以讓孩子發揮觀察力、創造力及表達力。


誰說繪本只是兒童讀物呢?同一本繪本大人與小孩都能讀,都能有所感受,我更想像著陪伴長者領讀時,他們像小孩一樣嘰哩呱啦地想表達自己看見知道的。

avatar-img
85會員
194內容數
在繪本中尋找生命省思,決定50+後的人生悠遊於繪本中漫步呼吸,遇見更多美麗的人事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亭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適合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世界上永遠有別人比我們更幸福,當我們總是追求「最幸福」時,便永遠無法得到幸福。因此我們便活在在煩惱、嫉妒、焦慮、痛苦中,事實上,幸福不是和別人比較出來的,而是自己感覺出來的。 書籍設計上也見出版社的用心,硬殼封面上暖色系水彩色塊,可以感受沈靜在最美聲音下
我們若每天將自己活成像機器人而不自知,甚至不知道為什麼面對一成不變的每天,竟會感到如此無力和厭倦就是想逃,卻邁不開步伐…… 正如譯者劉清彥老師所說「我們應該像書中的主角,在生活周遭覓得一處屬於自己的沙灘、綠洲或樹林,隨時可以潛溜進去,讓燥熱煩悶的心獲得暫時的清涼舒爽,也找回原本的自己。」
每頁的圖像都呈現色彩上的對比都是精心設計安排過的,地上彩色世界中,大量選用螢光黃、橘、綠來做配色,代表著太陽將萬物照得如此絢麗,即使是夜晚的月光也像寶石一樣閃亮著,但地底下,鼴鼠的家則是是陰暗潮濕的黑白洞穴,故事發展到最後,文字與圖像大融合,透過色彩的變化,我們也看見了鼴鼠的改變。
在我們打算做什麼的時候,腦袋依然會出現「別人怎麼想」、「他們怎麼看」,是我們自己把日子活成了別人喜歡的模式,而不是自己喜歡的樣態,寧可為了喜歡的生活而執著,也不要被討厭的人事蹉跎了,踏出勇敢的第一步,一切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反倒是遇見了更多美麗的風景,從來沒想過的人事物就這麼美好地出現在我們身邊。
整本書沒有任何人物圖像出現,作者在頁面上大量留白,大多數的頁面只有兩種顏色,黃色的熨斗印和藍色的手繪線條,柔軟的顏色及線條似乎和書名「有麻煩了」成了明顯的對比。 簡潔的畫風卻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讀者也隨之感受到小主人心理害怕逃避的轉折變化。
「嗯,你以後也會遇見自己生命中那個重要的人唷! 那天一定會到來,到時候,你也會想牢牢記住屬於自己的重要時刻。」這是一本迷人又療癒的繪本,彷彿一部溫柔恬靜的電影,喚起心中的悸動。像是一種魔力,讓人擺脫浮躁,內心平靜,好像自己也置身於海邊,吹著海風,聽著海浪聲。
適合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世界上永遠有別人比我們更幸福,當我們總是追求「最幸福」時,便永遠無法得到幸福。因此我們便活在在煩惱、嫉妒、焦慮、痛苦中,事實上,幸福不是和別人比較出來的,而是自己感覺出來的。 書籍設計上也見出版社的用心,硬殼封面上暖色系水彩色塊,可以感受沈靜在最美聲音下
我們若每天將自己活成像機器人而不自知,甚至不知道為什麼面對一成不變的每天,竟會感到如此無力和厭倦就是想逃,卻邁不開步伐…… 正如譯者劉清彥老師所說「我們應該像書中的主角,在生活周遭覓得一處屬於自己的沙灘、綠洲或樹林,隨時可以潛溜進去,讓燥熱煩悶的心獲得暫時的清涼舒爽,也找回原本的自己。」
每頁的圖像都呈現色彩上的對比都是精心設計安排過的,地上彩色世界中,大量選用螢光黃、橘、綠來做配色,代表著太陽將萬物照得如此絢麗,即使是夜晚的月光也像寶石一樣閃亮著,但地底下,鼴鼠的家則是是陰暗潮濕的黑白洞穴,故事發展到最後,文字與圖像大融合,透過色彩的變化,我們也看見了鼴鼠的改變。
在我們打算做什麼的時候,腦袋依然會出現「別人怎麼想」、「他們怎麼看」,是我們自己把日子活成了別人喜歡的模式,而不是自己喜歡的樣態,寧可為了喜歡的生活而執著,也不要被討厭的人事蹉跎了,踏出勇敢的第一步,一切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反倒是遇見了更多美麗的風景,從來沒想過的人事物就這麼美好地出現在我們身邊。
整本書沒有任何人物圖像出現,作者在頁面上大量留白,大多數的頁面只有兩種顏色,黃色的熨斗印和藍色的手繪線條,柔軟的顏色及線條似乎和書名「有麻煩了」成了明顯的對比。 簡潔的畫風卻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讀者也隨之感受到小主人心理害怕逃避的轉折變化。
「嗯,你以後也會遇見自己生命中那個重要的人唷! 那天一定會到來,到時候,你也會想牢牢記住屬於自己的重要時刻。」這是一本迷人又療癒的繪本,彷彿一部溫柔恬靜的電影,喚起心中的悸動。像是一種魔力,讓人擺脫浮躁,內心平靜,好像自己也置身於海邊,吹著海風,聽著海浪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書籍資訊】 [書 名]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 [作 者] 熊仁謙
Thumbnail
我們時常會發現有些問題不見得有標準答案,也會發現回答問題的人多半站在自己的立場思考,當我們聽到別人的答案時,是否會感到大吃一驚,原來從別人口中吐出的答案竟然是我們未曾想過的觀點! 《森林有多少樹?》這本書便是講述許多動物輪番表達自己對於森林應該有幾棵樹木的看法,每隻動物都基於自己的需求
社會上很常看到人與人之間充滿了很多的誤解與溝通問題,無論是對孩子、父母還是戀人,都因為不懂得思考而失去了為對方理解的機會! 明明最愛的是彼此,卻傷得最重!! 明明我是為了你,你卻不明白!! 明明我說了不想要,你卻依然故我,還說我
會在意 是不是因為 對方說中了什麼 畢竟如果那不是真實的,為何會去在意呢? 那是真的,而我很在意,我希望那不是真的 那不是真的,但我很在意,別人相信這個虛假 那麼,是否給自己再嘗試多一些選擇? 那是真的,但我不在意,因為我很喜歡它/會改變它 那不是真的,而我不在意,別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看見] 沒被看見 不代表你不特別   有點耐心 仔細看看自己   你看 你真的 真的 很特別
Thumbnail
最近發生許多事情,我發現一個道理, 事情的真相,並不重要, 重要的都是你怎麼思考這件事情, 失敗的戀情、工作上的失敗、運氣不好的事件, 這些不是為了證明你不好, 這些困難像是要你能證明自己, 證明自己的好,證明自己不是事件中悲劇的角色, 你不是那個角色,你的定義由自己決定, 別人的眼
Thumbnail
《在迷失的日子裡,走一步也勝過原地踏步》是一本適合在低潮時閱讀的書,這本書用「旅程」的隱喻,說了一段大熊貓與小小龍相互陪伴,最終小小龍找到自己的人生智慧故事。文章分享了一些金句和故事中的啟示。
[看] 以為大家都這樣看著自己?   會這樣覺得 不是把自己看得太輕 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   其實是 誤會了
Thumbnail
大自然從來不欺騙我們,欺騙我們的永遠是我們自己。—盧梭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書籍資訊】 [書 名]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 [作 者] 熊仁謙
Thumbnail
我們時常會發現有些問題不見得有標準答案,也會發現回答問題的人多半站在自己的立場思考,當我們聽到別人的答案時,是否會感到大吃一驚,原來從別人口中吐出的答案竟然是我們未曾想過的觀點! 《森林有多少樹?》這本書便是講述許多動物輪番表達自己對於森林應該有幾棵樹木的看法,每隻動物都基於自己的需求
社會上很常看到人與人之間充滿了很多的誤解與溝通問題,無論是對孩子、父母還是戀人,都因為不懂得思考而失去了為對方理解的機會! 明明最愛的是彼此,卻傷得最重!! 明明我是為了你,你卻不明白!! 明明我說了不想要,你卻依然故我,還說我
會在意 是不是因為 對方說中了什麼 畢竟如果那不是真實的,為何會去在意呢? 那是真的,而我很在意,我希望那不是真的 那不是真的,但我很在意,別人相信這個虛假 那麼,是否給自己再嘗試多一些選擇? 那是真的,但我不在意,因為我很喜歡它/會改變它 那不是真的,而我不在意,別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看見] 沒被看見 不代表你不特別   有點耐心 仔細看看自己   你看 你真的 真的 很特別
Thumbnail
最近發生許多事情,我發現一個道理, 事情的真相,並不重要, 重要的都是你怎麼思考這件事情, 失敗的戀情、工作上的失敗、運氣不好的事件, 這些不是為了證明你不好, 這些困難像是要你能證明自己, 證明自己的好,證明自己不是事件中悲劇的角色, 你不是那個角色,你的定義由自己決定, 別人的眼
Thumbnail
《在迷失的日子裡,走一步也勝過原地踏步》是一本適合在低潮時閱讀的書,這本書用「旅程」的隱喻,說了一段大熊貓與小小龍相互陪伴,最終小小龍找到自己的人生智慧故事。文章分享了一些金句和故事中的啟示。
[看] 以為大家都這樣看著自己?   會這樣覺得 不是把自己看得太輕 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   其實是 誤會了
Thumbnail
大自然從來不欺騙我們,欺騙我們的永遠是我們自己。—盧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