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7|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單身實驗室】婆婆媽媽們,我把鍋具縮小啦~

還記得朋友曾說媽媽一直習慣一次煮很多人的飯菜,所以即使家裡沒那麼多人吃飯了,卻仍舊會煮很多。本來以為這可能只是長輩的個人習慣,因為即使之前我在家帶孩子,只煮自己的餐食和嬰兒餐也能夠適應得很好。

前幾年因買了一組鍋具組,除了炒菜鍋外,還有附一個可以煎出漂亮煎蛋卷的玉子燒鍋。這才發現一個好用的小鍋有多方便~玉子燒鍋的尺寸剛剛好可以拿來烤一片土司,然後再煎個肉片及荷包蛋、夾片起司、切個水果,看起來還不錯的早午餐便做好了。做完後就只要洗這一個小鍋子就好。還不需要特地拿出烤土司機,而且放進水槽洗也不感覺佔位~於是便在猜測,長輩總是習慣煮很多時,會不會和鍋具的尺寸也有關係?一直沿用下來的鍋具尺寸,不知不覺地便會放入與過去等量的食材而造成。而一組適當尺寸的鍋具則可能可以更好地直觀控制要煮的份量?

後來,加上爸爸再拿給我的三人份小電鍋,以及我在IKEA出清區買的划算單柄鍋3件組,有種家裡進入了新世紀的感覺~

小鍋的尺寸很好衡量份量。最小的鍋子(鍋具直徑約15cm)偶爾熱菜熱飲料,中的鍋子(鍋具直徑約17cm)煮一人份麵食剛剛好,最大的鍋子(鍋具直徑約19cm)則很適合拿來煮兩人份的湯。也因為是不沾鍋表面,所以拿來炒小份量的料理也可以,深鍋用來裝油油炸東西也比起大炒鍋要更容易減少油用量,但能增加油沒過食材表面的高度。

果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這大概就像要穿適合尺寸的衣物一般,使用適合尺寸的物品過生活也能讓人感覺更加順心、方便。在世界許多地方都開始邁入老齡化、少子化之時,離婚或不婚的族群不停變多,獨身居住的人數或許會大幅增加。而與此同時我的孩子也即將長大成人之際,對新生活多些實驗與感觸,既能幫自己未來過度要即將可能進入獨居生活的步調,也更能在為單身族群做設計規劃時有更深的體會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獨身的人可能會越來越多。或許是選擇單身,或是被動地變成離異、未婚未育、喪偶... 不論如何,提前學習與自己相處並照顧好自己都是一件重要的事。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