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8|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影評|《不丹沒有槍》:今年最幽默的電影

導演巴沃邱寧多傑的前作《不丹是教室》,坦白說我並沒有看,因為題材看起來過於說教,而《不丹沒有槍》很好地調和了這個問題:「和尚與槍」帶來衝突感,「和尚拿槍要幹嘛」則帶來懸念,使觀眾期待接下來的劇情。在黑色幽默的手法背後,這部電影想探討的是「民主」,或者更精確來說,是民主的開頭,也就是「民主化」的問題。

《不丹沒有槍》電影海報

《不丹沒有槍》電影海報

整部電影瘋狂開槍枝和民主的玩笑:從「槍枝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到「民主就是吵架」,令人發笑連連;「師父要拿槍匡正世道」更令人產生師父進行「物理超渡」的遐想。電影在「找槍」和「模擬選舉」之間穿插敘事,但是節奏控制得宜,完全不會讓人感覺混亂,配合導演精準的取鏡,形成一種意味深遠的美學體驗。

最後,「找槍」和「模擬選舉」的主線在師父的法會上交會,這場所有元素交會的法會所召喚的是什麼呢?電影對於民主又是褒是貶呢?其實從橡皮擦的隱喻就可以得到提示,導演還怕觀眾看不懂,讓橡皮擦的片段後接著「讓我們揮別過去」的競選台詞。電影最終留下的還是「民主化不會讓我們走向撕裂」的期許。這樣的結尾稍嫌平淡,但仔細想想,我們還能得到什麼更理想的答案呢?就如同民主,諷刺它非常有趣,可是到最後我們還是必須接受它所帶來的平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哲學背景,不斷追求更精準的寫作。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