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8|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標示「建議價」,會吸引購買嗎?

你是否曾經懷疑,商家在商品上標示的「原價」或「建議價」是否是真的?還是只是一種行銷的心理操作,試圖以虛構的高價位來誘使你購買?事實上,這種「參考價格」的心理影響力是非常強大的,在William Poundstone所著的《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對於這個現象有深入的剖析。

在科羅拉多大學任教的行銷研究員Donald Lichtenstein就曾自嘲,儘管他對於商家訂價心理戰的把戲瞭若指掌,但光是看到商品旁標示的「建議價」或「原價」,他仍然不自覺地受到價格暗示的影響,對該商品的價值產生了扭曲的認知。

Lichtenstein並不是個例,事實上,他所參與進行的相關研究已經一再證實:「參考價格」即使看似離譜,都能對消費者的價值認知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他的一項研究顯示,即使參考價格高出一般市價2.86倍,消費者對商品感知價值的評估,也會隨之上升。也就是說,一件建議價格被標示為799美元的商品,你可能就會覺得279美元的售價相當實惠,進而輕易地下手購買。

為何「參考價格」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專家指出,影響主要來自兩個心理因素:對比效應和框架效應。簡單來說,當我們看到商品旁邊標示了一個明顯較高的「建議價」時,自然會將當下的售價框架在相對便宜的對比效應之下。例如,一件商品在網站上的售價是79元,但商家在旁邊標示了一個119元的建議價,你就會更容易認為這是一筆相當劃算的好買賣。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參考價格都一定好用,研究發現實在高到看起來不合理的建議價格,反而不會產生正面效益。許多成功的商家都會謹慎使用這項手法,設定一個足以產生對比效應,但不致於引起消費者反感的適中參考價。

但是知道這個訂價心理戰術並非終點,更大的目標是要如何在不誤導消費者的同時,也能有效運用這項技巧來增進業績。以下是一些值得參考的方式:

首先,如果我們是商家或行銷人員,在使用參考價格時要特別留心價格合理性,設定一個看起來誇大但又不過份的參考價,這樣才能同時達到心理暗示和消費者認同的目標。

其次,若我們是一般消費者,看到商品標示了原價或參考價時,要提高警覺性,對照市場行情自行評估合理價格範圍,不要被訂價暗示所影響。也要多方蒐集資訊,謹防商家訂出離譜的虛高建議價,來營造不實在的價格對比。

不論我們身處何種角色,都要明白價格只是一種商品價值的指標,被過度參考價格所影響反而會扭曲對價值的認知。與其為了營造一種虛構的價格利基而使用太多訂價把戲,不如努力傳達並突顯商品的實質價值,用專業且合理的定價建議來贏得消費者青睞,才是上策。

圖片來源:Dall.E 生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