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0|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AI教父黃仁勳訪台旋風 – 對孩子未來迷惘的家長,還在堅持傳統教育路線?

隨著AI教父黃仁勳於前日(6月8日)離台,今年2024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終於落幕,電腦展期間各重量級公司主管一連串的演講,無不昭示AI新世代的來到。

 

這段時間的臺灣中學生呢? 國中生剛完成會考,並且於6月7日公布成績。高中升大學,則等待著6月13日的個人二階段申請結果揭曉。隨著AI聲浪漸高,可以預見的是理工科系仍然會是未來的主流。網路上各大社團則充斥著焦急的家長,四處詢問暑假該讓孩子上什麼先修課、或是加入哪一間補習班,為的,只是希望讓孩子能上到這班通往未來的AI列車。

 

但是,各位將長,是否可曾想過AI世代的孩子,他們究竟應該裝備什麼武器、培養什麼心態,才能應對未來?

 

回想起自己的祖父母以前,世代務農,唯一翻身契機只有努力讀書並考取功名。到了自己父母一代,努力讀書仍然是唯一解,戰後台灣百廢待舉,隨著逐步推行各大建設,迎來現代化,百工百業欣欣向榮,肯讀書肯學習,都能找到一份工作,有著不錯的薪水。祖父母開心子女終於藉讀書翻身,世代追求的目標終於在下一代實現;而父母們也受惠於讀書這件事,得以擺脫幼年時的困苦生活,所以對於下一代的教育也更加用心。

 

農業世代,追求讀書功名,千餘年來從未變化。

 

到了筆者這個世代,因為父母受祖父母影響,相信讀書是唯一出路(況且他們自己也是親身見證),自然不願意筆者這世代的孩子在學習上落後別人,加上步入工業社會,雙薪家庭及鑰匙孩童愈來愈多,所以各大安親班、補習班、才藝班等,在各中小學附近愈開愈多。因為雙親陪伴時間少、因為雙親對孩子學習的盼望,所以下課後孩子不是去安親班完成作業、要不就是去補習班加強課業、要不就是去才藝班(常見的是鋼琴、芭蕾、書法、珠心算等)學習,或者是全部統一打包,時間塞滿了孩子課後的各個時段,家長間見面後討論的不外乎是孩子的成績及才藝。

 

幸運的是,科技的運用並未太劇烈的影響筆者這個世代,桌上型電腦自1990年代逐漸普及,1995年Windows 95作業系統讓電腦使用更為直覺,降低了使用門檻。緊接著是移動通信的爆發,Nokia手機稱霸市場的年代。2000年前後,MP3及隨身碟開始普及,取代過往的軟碟與光碟,伴隨著賈伯斯攜蘋果公司iPod隨身聽橫掃市場。再到2008年前後智慧型手機問世,見證了宏達電成為臺灣股王的巔峰及隨後的敗落。

 

電腦時代的更新週期,往往是5年或更長。

 

而到了現今,筆者小孩的世代,AI的啟動世代,2018年ChatGPT-1推出,模型包含1億多個參數;隔年,ChatGPT-2問世,參數增加10多倍,達15億海量;再隔年2020年,之前的海量成為笑話,GPT-3參數成指數級增長,來到1700餘億個。然後可以直接跳到2023年,年初公開GPT-3.5,包含與人類互動回饋反應,引爆市場,隨之而來的是以文生圖的模型,到年底則是以文生影片的Sora發表。

 

AI世代,週期以半年為數。

 

所以,和筆者同世代的家長們,還覺得自己的成功路徑是可以依賴的嗎?

 

筆者的做法,如同所推行的“親子共創業”,追求的是不變的需求。不變的需求包含經營個人品牌、經營社群經濟、行銷個人知識、善用各類工具。而這些,都可以由部落格創業、文章分享開始。

 

別等待,開始寫,就對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認為教育體制跟不上時代變化? 認為教改離親子共同理想愈來愈遠嗎? 帶著孩子一起創業吧! 沒方向,那就一起創業找想法吧! 遇問題,那就一起創業尋解答吧! 缺成果,那就一起創業求突破吧! 我是兩女寶的爸,我推行親子共創業 運動! 歡迎來信討論,可聯繫corningl@yahoo.com.tw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