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7|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隋唐天下-南蠻傳】

    raw-image

    這南蠻跟三國蜀漢的南蠻不一樣,跟東吳說的百越倒有87%像。

    唐人表示,大業年間聽說有十幾個南蠻國來朝貢,不過現在就只有四個國家的記錄。分別是林邑、赤土、真臘、跟婆利。

    越南北部是交阯,隋時仍為中國郡守,所以直接從中部的林邑開始。基本上這四國就分別位於中南半島、馬來半島、甚至遠至婆羅洲等地。對於中國的視野,無疑是一大躍進。

    為什麼跳這麼大?因為我跳過南朝的蠻夷傳沒看嘛。

    林邑算是在東漢末年,越南徵氏革命時獨立出來的國家。東晉都還是會試圖攻打林邑,林邑也會回擊,但到了宋齊梁陳時代就變友好國家了。這個從過去學習到的:宋齊梁陳的經濟面成立原因中就可以解。

    簡單說,東晉是一個陸權國家。與其說東晉不發展海權,不如說他的海權被五斗米教挾制了。推估成因啦,推估,原本海邊漁民對於中國的收入等級來說,應該是下等人。捕魚風險比種田高多了,海產又不易儲存運送。這就給了五斗米教很大空間:從東漢末年到東晉,五斗米教在沿海地區得到很大的發展。討海人對於宗教信仰的依賴性,至少在宋朝(那個有統一的宋)就已經大爆炸了,媽祖信仰也是因此官方化。

    在東晉於江東成立的時候,側面看來也借重了五斗米教的力量,就想成海線黑道幫了他們很大的忙吧。只是漁民的話,送給五斗米教也沒差。

    但偏偏從印度出發的人開始增加。他們不是一開始就單純的,啊我要跑海路我要去高句麗要去倭國。而是慢慢的先占領本篇所說的「南蠻地區」。

    總之,海上絲路正在興起,而東晉吃不到。劉裕,就是一個幫三吳世族奪回海線控制權的男人,所以南四朝開始跟印度接軌。哇光這個就講半天。不過,南四朝一眼望去,這裡就是天竺勢力圈了。

    你看林邑的官名:西那婆帝,薩婆地歌。倫多姓,歌倫致帝,乙他伽蘭。有讀過佛經大概都可以感受到這套梵文韻律吧?

    林邑人結婚的時候,也是要請婆羅門來主持。

    「人皆奉佛,文字同於天竺。」

    陳朝被滅後,林邑自然就跟隋朝往來,但楊堅鎖國啊。他不是鎖外交,是鎖交易,林邑人後面就不來了。那就有很多曾經知道海上絲路好處的人跟楊堅說,林邑國很多奇珍異寶的。

    楊堅原本是兢兢業業的一個皇帝,決定更換太子,老婆掛點,這些都是他踏上真天子的時間點表示:沒錯,窮兵黷武大撒幣,是楊堅開始的。南蠻傳這裡做個例證,仁壽末年他就派兵侵略林邑了。(溫馨提示,跟高麗開戰的也是楊堅,楊廣只是繼承父志)

    打南蠻最刺激是什麼?當然就是巨象兵啦。隋朝大將劉方不是諸葛方,不懂妖術,但會挖洞,引誘大象掉進去,成功的讓林邑國王決定再次成為隋朝屬國。逢年過節交點保護費就好,就你中國天子喜歡這種套路。

    林邑之後再看赤土,赤土國普遍認為在馬來半島上,但《隋書》的說法看起來就不是很像。

    「在南海中……東波羅剌國,西婆羅娑國,南訶羅旦國,北拒大海,地方數千里。」

    比較像沙巴沙勞越那邊吧,不過記錄有很多種,就跟倭國到底是不是日本也很難說一樣。

    赤土也是佛教國家,但整個GDP看起來就很高這樣。《隋書》著重描寫他們皇宮如何華麗,人們打扮如何漂亮……為什麼林邑國沒有?因為林邑是楊堅派人打過去的。赤土是楊廣招募勇者去探索的絕域,當年張騫也是被漢武帝招募的勇者。

    我不是要說勇者唬爛的機率比較高啦,其實就是探索使者的記錄看起來會比較像「馬可波羅遊記」,跟將軍戰報完全不同。

    「王遣其子那邪迦請與駿等禮見。先遣人送金盤,貯香花并鏡鑷,金合二枚,貯香油,金瓶八枚,貯香水,白疊布四條,以擬供使者盥洗。」

    截一句來看就好,整篇赤土傳大概是這樣的感覺。加上赤土不存於前代史書,到底還是任掰。這就是資料會對不起來的一種可能性:有人到了,有人沒到。只是傳說,回來胡說,老闆也只能聽你說。

    赤土傳真的就是那種天上人間遊記,有興趣可以看,因為是敘述文沒什麼難懂的文字,只是覺得好像在看世尊說極樂世界。

    再來是真臘國,位於林邑西南,也在中南半島上。跟隋朝的接觸,僅僅是大業十二年派使者前來。真臘傳跟赤土的神話感又不一樣,雖然記錄上寫白了:這兩個國家有點像。

    這邊寫的感覺就很學者,首重皇室的形態,其次人民的生活狀態,再來是地理環境與物產。

    那真臘使者就透露:「與參半、朱江二國和親,數與林邑、陀桓二國戰爭。

    就是說中南半島上當時也有自己的國際縱橫關係,會來跟中國打交道自有其原因。真臘還有一些特別的習俗,比方非嫡子不能繼承王位(不一定要長子)。新王登基的時候,他的兄弟都要接受肉刑,發派到別的地方去。

    當地人的身高,相比混過血的中國人算矮了,也符合我們對於馬來人種的認知。但婦女的膚色較白。習慣以左手為穢右手為淨,算是印度文化圈的一個特色。

    當地的動植物,多是中國人未曾見過,以梵文命名。

    「海中有魚名建同,四足,無鱗,其鼻如象,吸水上噴,高五六十尺。」

    這就不知道是鯨魚的一種,或是大魷魚大章魚之類的生物了。

    作為熱帶地區國家,隋唐也認為真臘在夏季有毒瘴。真臘之後,來到南蠻最後有記錄的一國:婆利。

    「自交阯浮海,南過赤土、丹丹,乃至其國。」
    「國界東西四月行,南北四十五日行。」

    這個國家跟倭國看起來差不多大。他們有一種獨門兵器,叫做輪刀,基本上就跟你想的差不多,概略是銅鏡大小……這是多大?比人頭還大一些吧。中間有可以穿過去握的地方,外圈就是刀刃,不過是鋸齒狀的。以投擲來傷害敵人。基本上,印度傳統才有這種武器,中國是沒有的,孫尚香沒有拿這個。這也可以看出婆利是印度文化圈的國家,其實光國名你也看得出來。

    不過婆利倒不是那麼絕域,南梁朝就有與之往來,故《隋書》不吹太多。

    婆利國自己有派使者來中國,他們是說由於長期信奉佛教,所以皇宮都城都按照佛說西方極樂世界的形容來布置,這也可以回去說明前面赤土的樣貌。前訪南梁國,官方說法是梁武帝大力推行佛教,就像真佛再世,於是婆利前來臣服。

    說白了就是拍你馬屁,以大家「同文(化)」為由要求通商。

    都到了這份上,不看看南蠻真宗主國,那可真說不過去了。這裡採《梁書》記錄,稱為「中天竺國」。沒有東南西北天竺國,中天竺國其實就是「另一個中國」。

    南朝人的理解上,天竺國便是漢代的身毒。身毒是一個大聯邦制的國家,屬國數十,各自有王。當時由於月氏強盛,身毒百姓又生性疏懶不想打仗,就臣服其下。

    由於對身毒的理解,中國人也知道他們主要依賴恆河而生,這是一個源自「崑崙」的水系。崑崙在中國歷史上是個有多重意義的名詞,不過一般認為都是位在新疆跟青藏高原之間。像《梁書》這樣說是喜馬拉雅山脈這邊,我還是頭一次見。

    或許把整個青康藏高原周邊山系都包括進去,才是當時「崑崙」的意思。

    身毒本土盛產各種奇珍異獸、稀有礦石,又跟「大秦、安息交市海中」,以至於商品種類特別豐富繁多。

    這點還滿重要,簡單說,南梁朝認為,大秦才是珍稀產品的源頭。

    為什麼重要?後來大航海時代之所以開啟,其實就是西方國家想要繞過陸權直接跟「東印度」做生意。所以《梁書》在那邊貌似說天竺,卻加了一堆大秦資料。

    大秦只有漢桓帝年間,從海路派使者抵達過漢朝。這就在告訴皇上,想要繞過陸權跟大秦往來,就要從海上。這不是到南梁朝才想到,東漢就有不少人開始下南洋,但能抵達大秦的人很少。

    三國時代,也有大秦商人抵達交趾,被迎接去面見孫權。溫馨提示,南梁書是李世民下令,由姚思廉修的。姚思廉編這段,很明顯就是在說,東吳可能有往大秦的海路相關記錄。

    東吳的記錄,南朝的記錄,都得回隋朝的府庫去尋找……當然我們現在知道,就算找出來,也不可能讓李世民組成「西大秦公司」來繞過突厥大食霸權滴。

    光這樣你都還看不出是我在吹還是姚思廉在吹,沒關係接著他就補一些東吳的天竺鼠資料。天竺國,是天竺國。根據扶南王提供給東吳的資訊,從扶南沿海航行,到天竺要一年的時間。而從天竺走陸路回到東吳,則是四年一趟,不如一槍打死我。

    那這邊也提到,天竺周邊的國家就認為天竺國是「天地之中」。

    最後補充一下,之所以提扶南,就是這個國家是中南半島上,相對南梁時期最大的聯合政體。《隋書》的南蠻傳,跟《梁書》的海南傳,顯示出了完全不同的角度。同樣是中國,同樣是海南,隋視為蠻,梁視為交易對象。

    古代古代,終究不能一言以蔽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三百年分裂的亂世,魏晉南北朝,終為隋氏一統。隋朝如何建立,如何走向高峰,迅速敗亡,而李唐又是怎麼樣脫穎而出?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