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定義,就會有爭議,之前有教育部辭典對「阿祖」的字義解釋爭議就可見一斑。辭典是記錄現有用法和廣泛接受的意思,並與當下語言文化連結,但連結的程度也是見仁見智,很難有共識。
最近想到的例子是「山地同胞」和「原住民」,依我觀察,從「山地同胞」轉到「原住民」的原因至少有兩個,第一是「原住民」並不全都住在山上,說「山地同胞」是以偏概全,而語言和思維常常都有以偏概全的現象,要改的話是改之不盡,而且永遠無法滿足所有人;第二是「山地同胞」在使用時上下文常帶貶義,例如「山地同胞文化落後」。好了,改了以後,「原住民」在指稱上比較準確,但歧視性的語言和思維不一定都改過來,「原住民愛喝酒、不工作、很懶惰」這種話我聽過兩三次,還有表演者用好笑的方式來模仿原住民腔調,說話內容是一些原住民才會犯的錯誤。所以歧不歧視,不是改個名稱就好,如果認為改了就不歧視,無異於掩耳盜鈴。
我又查了「潑辣貨」、「男不男女不女」等等所謂「多含貶義」,我看了詞例,上下文看來確實是含貶義的,我才疏學淺,一時之間想不出來它有褒義的例子。另外我查了不少褒義詞,基本上沒有「多用褒義」的字眼。因此我猜「多指女性」、「多含貶義」是一種提醒,提醒讀者不要誤把貶義當褒義。
至於性別歧視的問題,像「好色」、「登徒子」多指男性,「潑辣」、「花痴」多指女性,「鼠輩」、「偽君子」多指小人,這是用法上本來就偏向某一種群體的客觀情況。這些詞語沒有歧視,是用的人本身要表達貶義,因此選一個比較常用在那個群體身上的貶義詞而。辭典的解釋去掉了「多指女性」,而講話的人還是可以用這些詞語表達對女性的歧視,一樣是掩耳盜鈴。把詞語的解釋改掉然後繼續用,會比較心安理得吧?
20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