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個人的力量交付出去
指的是將個人的力量和能量投放到外界或他人身上。這種交付力量的行為可以包括將自己的潛意識、負面自我、五感、物理身體、情緒體、精神體、內在小孩等交付給他人或其他實體。
同時,也可能是將力量交付給一位老師、古魯(指靈性導師)、揚升大師和神等。這段文字提醒我們要思考在這個簡短的語句中所蘊含的智慧,意味著這樣的行為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需要慎重思考和審慎行事。
靈性盲點:自我發現之路上的障礙
- 忽視自愛,擁抱自我犧牲
「愛別人,但不愛自己」是一種深刻的誤解,會阻礙靈性成長。真正的愛包括自我接納和對他人的同情。透過忽視自己的需求和慾望,我們會造成一種不平衡,從而導致怨恨、倦怠和有效服務他人的能力下降。
- 忽略「影子自我」作為問題的根源
「影子自我」是指我們可能壓抑或否認的人格中無意識的面向。我們隱藏的這些部分可以體現在負面的想法、情緒和行為中。除非我們承認並整合我們的陰影自我,否則它將繼續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強大的影響,阻礙我們實現真正的幸福和滿足的能力。
- 錯誤的奉獻和未治癒的內在小孩
雖然專注於上帝或更高的力量可以成為力量和指導的源泉,但解決我們內在小孩的需求和創傷也至關重要。忽視我們自己的這一重要方面可能會導致不健康的精神實踐以及對我們與神的關係的扭曲看法。
-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其對靈性成長的影響
我們的身體健康與靈性進步密不可分。缺乏必需營養素的飲食,再加上運動不足,可能會導致身心衰弱,阻礙我們進行精神實踐和體驗全方位意識的能力。
- 忽視物質領域的重要性
雖然靈性鼓勵我們超越物質世界的限制,但必須認識到我們的物質身體不僅僅是我們靈魂的容器。它們是我們體驗世界並與他人互動的神聖工具。忽視我們的身體需求和責任會阻礙我們的心靈成長。
- 對「物質慾望」和權力動力的誤解
物質慾望本質上並不是消極的。它們可以激勵我們實現目標,為自己和他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然而,當我們執著於物質財富或為了個人利益而尋求權力時,我們就會陷入一個陷阱,使我們遠離真正的精神本質。
- 情緒不穩定及其對身體健康的不利影響
情緒不穩定可以以多種形式表現出來,例如焦慮、憂鬱和情緒波動。這些未解決的情緒模式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削弱我們的免疫系統並增加我們對疾病的易感性。
- 逃避現實而不是創造人間天堂
渴望逃避塵世生活的挑戰是可以理解的,但重要的是要記住,我們的精神旅程是在我們的物質存在的背景下展開的。我們不應該去其他領域尋求庇護,而應該透過在日常生活中體現慈悲、愛與和諧,專注於創造人間天堂。
- 膚淺、忽略內在本質
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我們常常注重外在表現,根據他們的社會地位、物質財富或身體特徵來判斷他們。這種膚淺的方法阻止我們與他們的真正本質,即每個人內心的神性火花連結起來。
- 對神性和真實自我的誤解
我們需要「成為上帝」的觀念是一種誤解。我們已經是神聖的存在,是瀰漫宇宙的無限意識的火花。認識我們固有的神性使我們能夠真實地生活並實現我們獨特的人生目標。
- 未認識到對生活環境的責任
我們經常將我們的經驗歸因於外在因素,而沒有認識到我們自己在塑造現實中所扮演的角色。透過對我們的思想、言語和行為負責,我們就有能力創造更積極、更充實的生活。
- 過早為他人服務
雖然幫助他人是一項崇高的事業,但首先建立自我意識和自愛的堅實基礎至關重要。如果對自己的需求和界線沒有深入的了解,我們就有可能耗盡自己的精力,並在為他人提供服務時變得無效。
- 「正義憤怒」的錯誤觀念
憤怒是一種強大的情緒,可以用來帶來正向的改變。然而,當它表現為「正義的憤怒」時,它往往源於判斷力和自以為是,導致破壞性行為並阻礙精神成長。
- 極端主義而不是溫和
精神成長需要平衡和溫和。採取極端的做法,例如過度的禁慾主義或嚴格的自律,可能會導致失衡,阻礙我們的進步。 對獨身的誤解:獨身是個人選擇,不應被視為靈性成長的先決條件。區分真正的精神實踐和源自於恐懼或未解決的情緒問題的自我限制是至關重要的。
不要過於嚴肅,要學會享受生活中的快樂、幸福和喜悅。要有自律和持之以恆的靈性練習,不要讓人際關係干擾你的修行。不要讓內在小孩主導你的生活,也不要過於挑剔和苛求自己。要學會平衡擁有自己的力量和臣服於神的智慧。當你感到疲憊時,也不要丟失你的個人力量。不要期待神與揚升大師來解決你的所有問題,捲入神通的魅力與幻象中,而是保持警覺,不要讓自己進入被“自動導航"。最後,要記住冥想比閱讀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