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1|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家有小學生之親子溝通手冊

家有小學生之親子溝通手冊:資深小學教師教父母聰明回話,避免親子衝突,成為孩子的溫暖靠山

金善浩   2021 大樹林出版社

分類:論說--實用 

★★★★☆

 

重要字句:

對話的目的是為了告訴孩子如何找到自己的過程,目標在於理解隱藏在對話之間的欲望,並替孩子指引方向,讓他們以自己的主題產生欲望。

唯有先認可孩子的煩惱事態嚴重,孩子才能主動站到努力解決問題的位置上,才會形成自尊感。

對話時,大腦會消耗許多能量,所以大腦討厭對話。

 

摘要:

與小學孩子對話的心理準備

 真實在於對話與對話之間的弦外之音。

 

如果要和他們交手,就必須先從檢視潛意識開始。我的潛意識一眼就能看出我能不能贏過那些孩子,但我的心智卻不懂,還靠一張嘴大聲嚷嚷。

做好徹底的準備,才可能透過表情和行為看見對話之間未說出口的部分。

帶著特定意圖的對話,和宣戰沒有兩樣,等於是告訴孩子:現在乖乖地聽我的話。

彼此想以對話獲得安慰,問題卻出在沒人給得起安慰。如果想給予安慰,自己就不能深陷痛苦。

無論任何情況對話,先露出微笑。

學習AI,時時做好聆聽的準備。

父母的「依附慾望」要和子女的「分離慾望」達到平衡。

 

抽象性思考

 

中年級以上孩子開始進行抽象性思考,此時不能要求孩子快速回答,大多情況她不會給你清楚明瞭的答案。

如果想以對話讓子女成長,必須認同他們的邏輯,放下孩子會爬到父母頭上的恐懼。

孩子會開始產生懷疑,開始講究邏輯的態度。

 

數位原住民


我們是數位移民者,而孩子是數位原住民。

教導孩子節制使用3C不是單純意志力的問題,而是認知的問題,要先認知對數位原住民來說3C設備的定位是什麼。

數位原住民隨時都在傳送和接受資訊,要給予他們省察的環境和思考的時間和餘裕。

跳脫控制的想法,先熟悉他們的語言。

 

不是只有一種對話的方法

 

孩子能說玩笑話是因為能看到整體的真相,並意識到情況中的矛盾。很多潛意識的渴望都藏在玩笑話裡。能閱讀對話意涵才會有玩笑話。

煩躁也是一種對話,先留意是什麼事讓他產生壓力。克服煩躁並非「化解壓力」而是要提升「抗壓力」,如同鍛鍊肌肉一樣讓孩子帶著意識去練習承受壓力。

稱讚不是對話,是評價:「考試考一百分耶,好棒。」(以後也要繼續拿一百分)。稱讚隱藏著要孩子按照你的想法去做的潛意識,是用來讓孩子按照他人欲望生活的工具。簡短提及結果後,對過程給予情緒上的反饋,以此為基礎延續對話。

 

對話的技巧


有意識地保有親子相處的時間,實際時間很少的對話不具任何意義。訓練他們堅持和不停止思考的習慣。

耍賴時嘗試長時間講道理會帶來反效果,如果沒有具備進行協商的姿態,就以「不行」結束對話。

避免成為情緒操縱狂。

強忍情緒對話會耗盡意志力,最後崩潰。隨時知道自己的意志力總量以及為意志力充電。

怒氣是從我體內冒出來,並不是孩子帶給我的。發脾氣是代表「我可以壓制你」的一種「虛張聲勢」,出發點在於「因為你」。

 

對話的力量

 

對話可以提升自學力,關鍵在於以「過程」為重去理解學習這件事,以孩子自己為比較對象。

對父母大小眼表示不滿的對話,應該以雙方的情緒為起點。越想保持民主與平等關係的對話,家庭的基礎就越不安。有時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在乎,需要的是專注、投入和奉獻。

即時行動:「不要試圖去教導孩子,要對孩子的眼神和話語做出反應。這時,孩子的成長最快。」

我們的孩子成為受害者時,要避免讓孩子自行解決。要是他有自行解決或回應的能力,也就不會成為受害者了。此時應該和他同一陣線,孩子除了培養解決的能力,也應該要受到保護。

 

培養孩子的談判能力

 

到十歲左右應該同時把焦點放在談判能力的對話上,開始以他人的觀點看待事情以及提出意見的根據。

想培養孩子的討論能力,就必須先具備父母可能輸掉的心態。

擴張型提問不要局限於追溯記憶的方式,可以詢問想像的情況展開討論。

唯有聆聽才能進行談判。

 

有問題時的對話


孩子的憤怒:不要阻止、控制避免孩子的怒氣,而是陪孩子找到出口。以期許代替責備「希望你在生氣的時候可以……」

不耐煩:區分不耐煩的狀況決定包容與否。

自卑感:不要指責孩子缺乏意志力。

動作慢:重點在「緩緩留心觀察」而非「等待」,做出各種改善行為的嘗試。孩子的潛意識是用緩慢來反抗父母的急躁,父母要留意自己的語調是否變急了。

說謊:孩子不過是感到害怕、脆弱,才選擇了逃避的其中一種方法,說謊。確認事實—傳達失望的情緒—確認孩子的恐懼—寬恕—恢復信賴關係。避免陷入失落感。

 

共鳴對話法


小學的孩子多數狀況是以自己的情緒來判斷事物正確與否,和孩子的情緒產生共鳴可以讓孩子覺得對方肯定自己,形成信任關係。

首先對話要心無旁騖聆聽,觀察孩子的表情後根據孩子的舉動做出反應。全然包容孩子的情緒,真正的關心孩子。

 

短評:

雖然書的內容有一點點雜,但我很喜歡作者的觀念,要先知道開啟親子之間對話的目的,如果是為了自己或是想要操縱對方,就不要輕易開啟對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