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營隊的第二天,上午比照經濟運行裡的重要理論——「以物易物」,我們要進行「二手物品交換會」啦!
在活動開始前,梁老師問學生:「如何挑選交換的物品?交換的心情是什麼呢?」有的學生分享「捨不得」、「是不是實用」、「會不會太髒」,也有學生分享「爸爸不給換,因為喜閱幣不值錢。」
嗯,喜閱幣到底值不值錢呢,剛好就成為下午討論「貨幣」的切入點吧!
回應昨天小孩的提問,說明喜閱銀行的利息規則。小孩立刻問,「可以把銀行的錢借光嗎?」(真是太好的問題啦!等著接下來的課程)
利息規則說明結束,讓小孩練習推銷與介紹商品。有些商品經過介紹與展示,讓人眼睛一亮。說明完交換規則,開始進行交換。
經過好幾組流標,最後有兩組交換成功。
統整交換的過程,讓小孩想一想發生什麼事?我們來評估「以物易物」順利與否,學生各有觀點。認為以物易物過程順利的原因是:「起碼沒有因為沒交換成功,而生氣。」認為以物易物過程不順利的想法是:「有人換不出去」、「直接換,想要的東西對不上。」不管答案如何,大家都體驗了直接交易與間接交易。
重新標價後,進行第二輪拍賣。大家又因為賣不出去,開始降價與殺價(非常好笑的場面)
收束活動,大家一起動腦思考生活裡的交易形式。
「打賭換取食物算不算直接交易?」
「打卡換小菜算不算直接交易?」
「賭博」算是交易嗎?應該算、應該不算,大家七嘴八舌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與理由。梁老師後來請大家回到交易元素金三角—「人」、「市場」、「法律制度」去思考,賭博裡頭是否具備人之間的互動與互相交換?是不是在一個場域進行?裡頭有沒有固定的「制度規矩」?大家發現「賭博」具備交易中的每一個要素,因此「賭博」就算是一種「交易」。只是賭的是「食物」的話,算是直接交易;而賭的是「錢」,就算是間接交易。
隨著熱絡的討論,突然有個小孩篤定的說「沒有貨幣可能更好!」真是有趣的觀點,我們下午繼續學習與思考「貨幣」吧~
忍不住收錄小孩很可愛的各種語錄:
「可以收藏喜閱幣嗎?」
「這喜閱幣的顏色好可愛喔!」
「便當可以抵押錢嗎?」
(同學物品大降價後)「1塊我會考慮喔!」但死守最後底價2元不願成交的賣家,決定撤回物品。
「定價10元,售價3元。」(旁邊又出現「1塊我會考慮喔!」的聲音,最後競標到5元成交。)
「0.1塊我就考慮!」
「哇!我好聰明唷!」(真好,能試著肯定自己!)
「哇!這真是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