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不只一次在種種會議或是研習場合當中,聽聞與會的教育工作者提及:「我們學校附近什麼都沒有,也都找不到資料,不知道可以從哪裡著手去做跟在地相關的課程。」起初聽到這樣的說法,心裡總是感到意外,一方面覺得要在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地方出現一所學校,本身就是有些弔詭的事情,進一步去思考,所謂的「什麼都沒有」,是真的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人事物?又或者是我們沒有以更細緻的眼光,去看待的這些真實存在的生活環境?
這些年的教育方針,不斷強調要將真實生活的場景作為教學情境,並且從中去發現「問題」,再就這些問題來進行探究與實作,落實讓學習與生活真正接軌的教育理念。這些構想的前提,是必須看見何謂真實生活的場景,從觀察出發,逐步去開展出對於地方社會的認識與理解,打開對於空間的眼界,才能看見「問題」的存在。
在進一步去討論如何發現生活當中的種種問題之前,想先請看著這篇文章的你,轉換一下自己的身分,當你做為一個正在求學階段的學生,在求學過程中聽見教師總是說著:「這個地方什麼都沒有。」心裡會有著哪些感受呢?
如果我們能夠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去想一想,若在成長的階段,被建立的觀念總是外面的世界比較值得追求,而生活當中的事物則不值得一提,在他們人生的初期,究竟經歷了什麼?
A. 對生活環境的無感與理所當然
對於一個從小生活在同一個地方的人而言,許多生活環境當中的人事物,像是廟宇、街道、市場、農田、魚塭等等,都是習以為常的景象,但這些景象並非理所當然存在於每一個地方,其背後有著諸多人為因素隱藏其中,是地方社會發展的脈絡。若沒有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些「日常風景」,那這些地方知識就不太可能被重新看見,而學生們也就繼續日復一日無感的生活。
B. 錯過認識家鄉的最佳時刻
就中小學的學習階段而言,大多數學生會在鄰近家鄉附近的學校就讀,相較於大學階段跨縣市的移動,在此時的移動大多僅是跨鄉鎮區,仍有相當高的機會與自己的家鄉保持一定程度的連結。但這樣的連結,往往也僅只是在於地緣的關係,若框限在學校、家庭、補習班三個移動點,那對於家鄉的認識往往還是有限,沒有因為生活在家鄉,就因此認識了家鄉。
C. 埋下自信不足的種子
對於台灣北部以外的縣市,學生往往到了大學階段就必須真正離鄉背井,以彰化為例,縣內大學的選擇較少,因此必然需要去到各地求學,鄰近的台中市大學資源豐沛許多,因此常常成為彰化人的首選。然而,在人生首次到異地生活,總是會面臨種種人際交流互動的場合,最常聊起的話題便是:「你的家鄉有什麼?」在這樣的時刻,提到彰化好像就只能說出大佛和肉圓,除此之外再也說不出任何值得一提的事物,相信這是許多人都曾經遭遇的社交困境,而這或許也是心中自信不足的種子悄悄發芽的時刻。
只有還有人生活著,那個地方就會繼續有故事產生,這是我們深深相信的事。同樣地,只要有人在某一個地方生活,那就會創造源源不絕的地景變化,隨著時間層層疊疊,轉化成不同樣貌。然而,什麼是地景呢?在文化地理學家約翰.威利(John Wylie)的著作《地景(Landscape)》中有諸多描述,以下摘錄其中一段詮釋:
地景不僅是我們看到的事物,它也是一種觀看事物的方式(way of seeing things),一種觀看和描繪我們周遭世界的特定方式。地景不僅僅牽涉我們看見了什麼,還有我們如何看。……我們如何看事物是個文化課題;我們從特定的文化視角來看世界,那是我們一直以來經由社會化和教育而採納的視角。
在這段文字當中,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知道約翰.威利(John Wylie)認為,地景的判斷關鍵不在於我們看見了什麼,重點在於我們是在什麼樣的文化脈絡裡學會如何觀看,相較於「看見什麼」,「如何看」才是我們需要培養的能力。因此,回到這篇文章想談的,如果我們想要試著不再輕易跟學生說:「這裡什麼都沒有。」
那我們可以怎麼做?
以下推薦大家五個方式,可以由自己先在生活當中練習,接著可以找身邊的同儕或學生,一起找個時間去學校附近走走,或許就會有意外的發現,這些方法都不難,只要花些時間,勢必能有些收穫。
1. 換個角度:平時我們行走時,總是以平視的角度來觀看這個世界,尤其在現代快速的生活節奏中,會放慢步調並且以不同角度來觀看世界的人,似乎也是越來越少,要重新發現生活中的細節,不妨先試著放慢腳步,有時仰視、有時俯視,甚至是爬到高處、蹲到低處,看一看過往那些被忽略的角落。
2. 換個語言:在台灣目前最常使用的語言是華語,而一個語言的背後其實乘載著文化歷史的脈絡,或許許多人認為語言只是溝通的工具,但若你所身處的地區,是以台語、客語或原民語作為日常語言,嘗試著換個語言去與他人對話,或許就會感受到截然不同的地方文化氛圍。
3. 換個路線:每個人生活在地方一段時間以後,經常就會走相同的路線去前往目的地,更何況如今大家都為了追求最快速、有效率的路線,幾乎將自己移動的自主權都交由導航來進行判斷,也因此在每日相同的景象裡,逐漸對於環境感到麻痺。換個路線,走一條沒走過的路,或許是開啟一個新世界的契機。
4. 換個時間:猶如上述,在每日同樣的作息當中,我們往往會對身處的環境失去好奇,上班時間提早出門去附近走走,又或者是在不同季節,去到過往不曾去過的地方看一看,往往能得到的收穫會比想像中還多。
5. 換個對象:從不同對象的生命經驗,我們可以看見截然不同面對人生的態度,回想一下生活當中是否有著經常出現,卻又從來不曾有任何互動的人們?他們可能就在學校周圍的每一個廟宇、雜貨店、田間裡,找他們聊個幾句,可能就又有了新的靈感。
這些方式,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做來不太費力,卻又可能帶來意料之外收穫的練習,因此相當適合每個人,不限於任何年齡的教學者、學習者。然而,過往我們將這樣的概念,開啟一系列名為《生活印象》的影像創作計畫,讓各學齡的學生拿著即可拍相機,在有限的時間當中去紀錄自己所生活的村里,即為便是讓學生能夠慢下來仔細去看看這些習以為常的景象,從中發現原來生活中的每件事物都不是理所當然的。
相信看到這裡的你,腦海裡也開始浮現生活當中的種種景象,那些與你生活切身相關的每一個事物,其實都值得我們花更多時間去對待。日常生活的觀察並不是「從無到有」,而是「從有到無」的過程,為什麼是從有到無?因為我們要從既「有」的東西,開啟「無限」的想像,當我們都能夠以這樣的眼光來看待眼前的所見,相信「這裡什麼都沒有」這句話,有一天或許就會轉變為「這裡有著……」,從這樣的起點出發,我們就又更認識自己的土地一些了。
想進一步了解如何進行地方文化課程設計▸▸請洽蔗青文化工作室粉絲專頁或來信chiatshenn@gmail.com洽談教師研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