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3|閱讀時間 ‧ 約 34 分鐘

閱讀心得|邀請你勇敢走出舒適圈,嘗試《最棒的一年》

raw-image

書名:《最棒的一年》
作者:麥可.海亞特
出版社:遠流出版
出版日期:2018/12/01


本書導讀

市面上已經出版很多關於目標管理的書籍,這本書究竟還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在我閱讀後,先總結三個重點:

1、從心態開始講起,說明很多人無法完成目標的根本原因。

2、改良經典理論「SMART」原則,提出新的目標七大原則「SMARTER」。

3、為了推進目標,提供幾種克服怠惰或拖延的方法,幫助我們維持動力

我們都會身兼多重角色,懷抱壯志計畫完成好多任務,預計過上充實且理想的人生。如果我們能對自己實際的行動力和控制力,有充分的認知,就能設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目標與計劃。這本書就像一封邀請信,鼓勵讀者勇敢去設計最棒的一年。作者不僅分享親身經驗,還列舉許多實驗研究與他人的生命故事。此外,還為讀者設想可能會遇到的困擾,給予不少行動指示和練習技巧,讀完後讓我感受到滿滿的正向激勵。最後補充一句,這本書比較不像手把手教你操作的工具書,更像是一本陪你訓練思維的目標管理指南書


Step 1 相信可能性

假設世界上只有兩種人,樂觀者與悲觀者。我們簡單透過下面這張表,看看兩者之間有什麼差異?

樂觀者的思維特性是成長、彈性、擁抱變化;悲觀者的思維是僵化、固著、避免變化。由於思維的不同,樂觀者看待世界的角度比較快樂,悲觀者則對世界抱持絕望與痛苦。

作者在書中使用「信念」一詞來解釋不同思維如何影響我們看待事情。我們之所以失敗,有很大部分來源於信念的錯誤,害怕自己無法成功,為了避免再次失望,便發展出「不相信成功」的信念。

所謂信念,是一種底層思維,形塑我們的觀念和行動。信念就像一層「濾鏡」,影響我們觀看世界的角度。當我們待上「懷疑」、「自我否定」的濾鏡,讓我們目光變得狹隘,看不見身邊滿布機會,因而錯失成功的機會。

作者將信念分為兩種,其一,「限制性信念(匱乏思維)」阻礙我們克服困難;其二,「解放性真相(富足思維)」幫助我們跨越障礙、改善自身處境。

我們面臨的大部分障礙都是出於自己的想像,例如「對生活不滿意」,這樣的想法形塑出不快樂的境遇。這是一個想法,未必是客觀事實,如果我們改變了信念,境遇通常也隨之改變。

辨識「限制性信念」,是本書當中非常重要的練習,如果跳過這個步驟,就像車子改裝後變得很酷炫亮麗,但引擎沒有升級,車子仍然沒有足夠的動力載你到想去的地方。我把書中關於「提升信念」的六個步驟簡化成三個重點:

  1. 覺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想法,想一想,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想法?這些想法是從哪裡?又對我產生什麼影響?
  2. 寫下限制性信念,修改成正面的、肯定的句子,重新定位於正面思惟。
  3. 把新的信念當作是真的一樣去展開新生活。

Step 2 終結過去

完成第一步驟後,理想上,我們開始擁抱新的信念,例如:我是富足思維者,充滿自信,將挑戰視為機會,相信失敗隱藏著一份成長的禮物。那麼要如何找到禮物呢?接著來談談書中的第二步驟——終結過去。

如果沉溺過去、或者無法從失敗的悔恨中走出,就會讓我們掉入限制性信念。首先,如何從過往經驗學習,從經驗中淬煉出教訓,非常重要,作者提出四個步驟和七個問題,檢視我們哪裡出錯、哪裡做對,才能夠積極建設未來。

接著說明,後悔的力量是指出通往進步和成長的路標,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評估,以及調整行事的優先順序。作者用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說明,帶有自責的悔恨,如同「坐上內心法庭的證人席,提供源源不絕的證據,來證明自己表現有多差」。換句話說,「我犯錯一件事」,不等於「我是失敗者」或「我的人生完蛋了」,這是一種「小題大作」的限制性信念。

最後,練習感恩,可以放大美好的感受,穩定情緒和表現。


Step 3 設計你的目標

第三步驟終於要教我們怎麼設定目標,以下舉出我印象深刻的內容。

作者的「SMATER」是在管理學大師彼得的「SMART」理論上修改,最大的不同是,新增「Exciting 興奮感」、「Risky 有風險性的」。

先說結論,有趣的目標比較能激勵持久動力,困難的目標比較能產生較高水準的表現。

目標帶有 Exciting,意思是你覺得有趣、充滿啟發性、激起熱情,你就會發自內心去做(內在動機),而不是外在的獎賞督促我們。當我們發自內心想做這件事情,比較能有持久的動力去實踐。這讓我想到,阿里.阿布達爾(Ali Abdaal)的《高效原力》,這本書主要探討「愉悅生產力 (feel-good productivity)」,利用「感覺愉悅」做為驅動專注力和動機的方法,越快樂越能沉浸其中,從結果來看,我們的表現力、生產力也跟著提升。原本我以為,快樂是在達成目標之後,其實,快樂更應該放在目標的規劃裡面,才能讓我們在實踐過程中產生足夠的動機做下去,

目標帶有 Risky 是什麼意思?我剛開始也很疑惑,通常大家為了確保完成目標而降低風險,盡量避免不必要的變數,作者卻反其道而行,鼓勵我們擁抱風險,風險是我們的好朋友。作者花了很多篇幅解釋「舒適區/不舒適區/妄想區」的概念,一個目標若要被我們當作一回事,就要有挑戰性,必須位於舒適圈之外。

這讓我想到,以前讀教育理論,讀到鷹架理論(Scaffolding Theory),主張學習應該發生於「進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學習的難度要介於「可以做到」和「無法做到」之間,也就是稍微高於學習者的能力水平之上,而教學者要能給予學生適當的協助。後來我讀到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szentmihalyi)《心流》一書,提到心流(或稱最優體驗)的條件之一,發生於「不舒適區」才會有挑戰性和樂趣,並且保持高度的專注力。

「不舒適區」雖然可能帶來不舒服的體驗,甚至讓我們感到恐懼,然而大多數時候,「不舒適區」的挑戰是我們可以承受的,帶領我們突破和成長。這就是作者要我們擁抱風險的原因之一。如果是落在「舒適區」,容易失去挑戰性,很快會感到無聊。至於「妄想區」,就是過於高估自己的能力,出現眼高手低的狀況。但是,我認為每個人的個性不一樣,作者的建議也許只適合部份的人,所以如何運用「舒適區/不舒適區」來設定目標的風險與挑戰度,最終還是看個人。


Step 4 找到你的為什麼

第四步驟的大重點是把前面的目標,找出背後的動機,並相互連結

我們都會有低潮、疲累、怠惰的時候,這很正常,所以我們需要找到幫助自己充電的方法。這裡要談的充電方式很簡單,就是回想「為什麼」。

  • 為什麼你要做這件事情?
  • 當初設立目標的初衷是什麼?
  • 你期望自己努力走到終點後獲得什麼?

實踐夢想本來就是一個漸進過程,享受漸進的勝利,才能耐久堅持到達終點。在擬定目標清單後,也列出一份動機清單,寫下「遇到困難也願意持續的理由」。書中有五個要素幫助你找到「為什麼」。

以下我試著從「健身」這個目標來連結我的為什麼:

  • 遠景:我希望透過健身,讓我有良好體態、足夠的體力,讓我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上有好的表現表現。
  • 新景框:訓練卡關時,不是我不夠好,我可以靠後天努力突破。
  • 自我同情:我允許自己適當的休息,我不會因為中斷訓練而責怪自己。
  • 掌控感:我相信自己可以長出肌肉。
  • 為什麼:健身讓我感到很有自己很有力量,幫助我釋放壓力,生活更快樂。

Step 5 實現

第五步驟標題「實現」,當我們有了目標、有了動機(為什麼),所謂「起頭萬事難」,執行層面如果遇到阻礙怎麼辦呢?

第一種方法叫做「將大目標拆解小步驟」。

在時間管理學上有一套理論叫做「先吃掉那隻青蛙」,安排目標的時候會先放大石頭,再填入小石頭,所以先把最困難的任務(那隻青蛙)完成,確實有助於掌控進度。但這個方法忽略了情緒與效率之間的關聯。從能量管理的角度來看(能量管理是比較晚提出的觀念),愈困難愈容易引發逃避的心情,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去完成任務。作者大力打臉了這個說法,實在讓我心有戚戚焉。因為我也曾經困惑這套理論,每次我要先進行最困難的任務時,都非常痛苦,總要掙扎好久才願意開始執行,至於解決她後,我也沒有覺得很有成就感,反而因為前面浪費太多時間在掙扎、拖延上,而感到罪惡感。作者在第三步驟「風險性」提到「目標設定在不舒適區」,在第五步驟卻說「著手對付它應該從舒適區開始」,來到執行層面,先從最簡單的任務開始,把舒適區的大目標,拆解成可簡單執行的小步驟。理由很間單,跨出第一步是最難的,所以應該要先降低啟動的門檻,看見自己真的有再前進,會讓你振奮情緒,進而提升自信,這像是一連串的骨牌效應。

以我的經驗來說,比如寫作這件事,我的目標是「寫一篇閱讀心得」,看著這個目標直接下筆,根本一個字都寫不出來。所以我們要拆解數個步驟:第1步驟,門檻設定不要太高,最好低到讓你迫不急待想要完成,例如寫一則短筆記,可能是先從最有印象的內容寫起,或是針對一句話,加以反駁、延伸、解釋等等)。第2步驟,累積數篇短筆記,找出這些筆記之間的關聯。第3步驟,把小筆記組織成一篇文章。如此一來,寫作不再是痛苦的無中生有,反而成為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第二種方法叫做「觸發計畫」,用一兩句簡單的話或舉動,來簡化執行目標的程序。目的是讓你自動化執行意圖,避免使用意志力。

公式:【如果/當 X 發生時......,我就會做Y......】

阿里在《高效原力》一書也有提到,當我們不確定如何著手開始一件事,會導致拖延。因此,設計一個觸發點,提醒我們做下一件事。 詹姆斯‧克利爾《原子習慣》也有提到類似的方式幫助我們培養新習慣。可見,當許多人都在推薦同一個方法時,你應該試試看!


總結

我們可能都看很多書籍,介紹如何制定計畫、設立目標,但最後還是要自己去摸索、去實踐、去修改成適合自己的版本,才能真正學有所用,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沒有一套方法能適用所有人,所以我喜歡針對同一個主題,大量閱讀不同家的說法,並且在每次閱讀後,反省如何應用在個人生活及工作上。對我來說,這本書的「信念」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還有打臉「先吃了那隻青蛙」讓我深有共鳴。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