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3|閱讀時間 ‧ 約 31 分鐘

閱讀文字報導好無聊?那就從「閱讀圖像」開始,激發孩子對時事的興趣!

「如何培養孩子的國際觀?」哈佛教育學院的國際教育學院的創辦人兼執行總監辛頓(Christina Hinton)給老師和家長五點建議,第一點是:

討論國際事件

這一點看似簡單,執行起來卻大不容易。在台灣教育現場的老師應該很清楚,多數學生對時事不感興趣,別說國際新聞,連國內新聞都缺乏了解的意願;此外,台灣的媒體也不太關注國際新聞,每天看電視的孩子能接觸到的國際新聞其實也不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我找了一篇國際新聞的報導給孩子看,由於缺乏背景知識,這些文字對他們來說是抽象的、枯燥的,很難提得起閱讀興趣。對此,我的引導方式是:

暫時捨棄文字閱讀,找一張具代表性的照片,帶領孩子進行「閱讀圖像」,發掘出畫面中的細節並思考涵義,進而建構出個人的理解和推測。如此一來,當孩子抱著玩「大家來找碴」的心態來為照片解密時,趣味感油然而生。最後,再帶學生了解事件脈胳,他們很快就會進入狀況。

日前,《國語日報》頭版刊登普立茲獎的「特寫攝影獎」中的一張照片,圖中一群來自海地的非法移民在前往美國的路上,試圖涉水通過一條溪流。

於是,我便利用這一張照片,進行以下的引導教學:

找到照片中的主角

攝影師在取景時,通常會把重點放在畫面的中央。以這一張照片來說,中間這三個人正是照片中的主角,接下來的探討應該聚焦在這裡。

觀察人物的表情

接下來,我請孩子用心觀察這三個人的表情,想像他們這時的感受。例如:兩位成人似乎露出疲憊、憂心的表情,孩子則一臉茫然,看起來也有點累。

發掘有意義的主要線索

接下來,換學生上場了!我問他們兩個問題:

這條河有多麼難走呢?為什麼他們看起來如此疲憊呢?請從照片中找到線索並圈起來,然後說明這個線索代表的涵義。

經過討論,學生找到以下線索並分別解釋:

說明次要線索

主要線索都找出來後,便可以把焦點轉移到四周,或許可以發現一些值得探索的亮點。如:

組織線索並補充背景知識

經由上述找線索的任務,已經點燃小朋友的好奇心,比起從密密麻麻的文字報導中抓重點更有趣。接著,只要把剛剛找到的線索全部組織起來,同時為他們提供一些背景知識,學生便可以寫出一篇詳盡的新聞閱讀心得。

可見,孩子不喜歡閱讀新聞報導,不見得是對時事不感興趣,可能是對閱讀文字感到倦怠。這個時候,不如暫時跳過文字,直接閱讀圖像,讓孩子扮柯南找出照片中的蛛絲馬跡,把時事變成有畫面的故事,怎麼會無聊呢?

  • 延伸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鴻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