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不論念哪一尊,就心繫於那一尊佛的名號,如果能夠不斷稱誦,念念不斷,前念後念念念相續,就能見到過去佛、未來佛、現在佛,乃至一切諸佛。

----------------------------------------------------------

摘錄自《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念佛修成念佛三昧-什麼是念佛三昧 2.蓮池大師的說法(上)

文/聖嚴法師 圖/Kevin Jan

(1)念佛三昧即見法身佛

蓮池大師非常強調《阿彌陀經》的持名念佛,也鼓勵念佛行者修持,他的弟子、特別是在家弟子,修成念佛三昧的相當多,在明末一些《居士傳》、《淨土聖賢錄》中都有許多紀錄。影響所及,中國近代也十分盛行持名念佛,並尊他為淨土宗第八祖。但是他主張的念佛三昧的修法其實和歷代祖師不太一樣,他依據的不是「淨土三經」,而是《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有兩部,一部是兩卷本、一部是一卷本,這兩部都提到修行「一行三昧」、「不思議三昧」(不可思議三昧)的方法。「一行三昧」與「念佛三昧」相同,都是稱念佛的名號;「不思議三昧」雖然不一定要念佛名號,但同樣需要專注於某一個「所緣境」。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雖然修「一行三昧」與「念佛三昧」相同,要稱念佛的名號,但是經中並沒有指定哪一尊。阿彌陀佛是最重要的一尊佛,能念當然最好。不論念哪一尊,就心繫於那一尊佛的名號,如果能夠不斷稱誦,念念不斷,前念後念念念相續,就能見到過去佛、未來佛、現在佛,乃至一切諸佛。

那麼顯現的是佛的化身、報身還是法身?《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並未明說。之前我曾經解釋過何謂三身,簡單來說,化身即類似於人間的色身;報身是圓滿的功德身,是對初地以上菩薩顯現的;而法身則是法性身,所謂法性即一切法的自性,也就是空性。眾生所謂「見性成佛」、「明心見性」,見的是佛性;對眾生來講叫作「佛性」,對一切諸法來講叫作「法性」,因此佛的法身是遍於一切處、處處都在的。而經中說一行三昧修成功即能見到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又說:「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一尊佛的功德有無量無邊,而這一尊佛與一切佛的功德不一不二,真是不可思議,可知見的是法身佛,也就是禪宗說的明心見性,見的是佛性。

蓮池大師講「一心稱名」,即《阿彌陀經》的一心不亂,並進一步將一心分為事一心和理一心。事一心即我們說的統一心,理一心則是我們說的見性、開悟,就與《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所說相同。

見佛性叫作「理」,入定叫作「事」,有定可入不是真正見到佛性、法身。《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也說:「思議定者,是可得相,不可思議定者,不可得相。」定如果有定相,就是可思議,不可思議的三昧是沒有定相的。既不入定也不是散亂,既沒有雜念妄想也不是進入不動;身心照樣活動,但不受煩惱所困擾;心中沒有與煩惱相應的念頭,但還是有心理的功能,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就是沒有執著、與煩惱不相應的意思,而生其心的「心」則是智慧心。心是有動作、有功能的,但它不與煩惱相應,是以無我的智慧來應對、來生活,這就叫作「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就是「不思議三昧」。念佛三昧修到這種程度就叫「不思議三昧」、「不可思議三昧」,與禪宗完全相同。因此,當時也有人稱蓮池大師為禪師。

曇鸞等大師雖然也說到念佛能夠見佛,甚至讓他人見佛,但都是以有相念佛來修念佛三昧。蓮池大師的想法為什麼不同於他們?或許與當時主張禪淨雙修、禪淨合流的潮流有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