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江山樓,吃臺灣菜,聽「中國歌」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線上翻閱日治時期酒樓霸主江山樓出版的導覽手冊(《江山樓案內》),本來是想看看有沒有談到某道菜的做法,或至少是主食材鴨肉之外的輔料,可惜不得要領,倒是翻到手冊末尾介紹藝妓的部分,覺得所唱之曲頗有趣,極能顯現漢人風月文化、曲藝文化跨越政治疆界的流動。​

據鄭志敏《唐妓探微》,不管是「倡」還是「妓」,原初都跟樂舞有關。最讓我意外的是,「妓」字本指女鞋裝飾物,可能「因其在歌舞動作中頗為顯眼,後世遂用以代稱此類歌舞女子」。日治時期藝妓很合乎技藝表演者古義。​

也許有人看到「妓」字就反感,非得強調藝旦是賣藝不賣身。然而藝旦、藝妲、藝妓都是日治時期對此行業的稱呼,儘管不同族群慣用辭彙有別,重點在於概念是相通的,而且從圖中「花選舉」一詞可知,就是風月業。可以參看連橫對藝旦的解釋:「妓女曰藝旦;謂有彈唱之藝也。亦曰閣旦。」​

稍微讀過學者對中國風月業的研究,就知道賣藝(而未必賣身)本為其最原始的型態。臺灣當時雖屬日本殖民地,卻顯然延續漢人的風月文化。看到「妓」字就跳腳,就以為一定是賣身、一定要改稱藝旦才對,反倒是現代觀點的誤解。而我之所以在這則短文裡稱以「藝妓」,除了沿承《江山樓案內》用詞,也是要凸顯應把藝旦放在風月業的脈絡來理解,而這個風月業當然不等同於現代定義下的皮肉生涯,而是廣義的聲色事人。

至於藝妓的歌藝,北管似是主打。唱三娘教子還在情理之中,唱孔明就有意思了,最主要是我猜她們應該沒有像京劇那樣,專精特定類型角色。我稍微比對了北管唱詞和同名京劇唱詞,二者大同小異。北管本就包含花雅二部戲曲,而京劇又是從花雅之爭而來,淵源可以想見。但我的粗淺認知也就到這兒了。​

在日治時期,「登江山樓,吃臺灣菜,聽藝旦唱曲」,號為風雅。然就歌曲性質而言,這句話其實可改成「登江山樓,吃臺灣菜,聽支那/中國歌」(應該還有別的歌,但中國歌曲顯然是賣點)。這在台灣今日的本土化潮流下,不曉得會不會有點政治不正確(更何況當時所謂「臺灣菜」又和中國有千絲萬縷聯繫)。


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七月三十一日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延伸閱讀:從漢人的中國料理邁向多元並重的台灣料理

avatar-img
31會員
184內容數
觀今不忘古,讀史亦論今。篇章散見報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讀到《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一條有關仵作的史料,紀曉嵐在其中扮演挾怨報復的惡人角色。
看陸劇《唐朝詭事錄》,一大趣味是從細節處窺得唐代史實。
揆諸晚近自「國家語言發展方案」以來的「台灣台語」一詞,本土化的末流可說是沉迷於意識形態的迷幻快感。
《另一種表達》藉作者收藏的外國畫報與版畫呈現西方人(法國人)眼中的清末中國。​
這幾天晚上老想著重讀《天龍八部》。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讀到《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一條有關仵作的史料,紀曉嵐在其中扮演挾怨報復的惡人角色。
看陸劇《唐朝詭事錄》,一大趣味是從細節處窺得唐代史實。
揆諸晚近自「國家語言發展方案」以來的「台灣台語」一詞,本土化的末流可說是沉迷於意識形態的迷幻快感。
《另一種表達》藉作者收藏的外國畫報與版畫呈現西方人(法國人)眼中的清末中國。​
這幾天晚上老想著重讀《天龍八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Panai唱柯智豪所寫的〈入漿〉。我曾經問柯董aka柯大aka豪神aka豪大大,歌詞裡的「花收變硬,免閣美麗,甘願入漿,我是你的,白漿飽穗, 不再花開。」是不是一種情慾描寫,他耐人尋味的表示,只要你願意,每首歌都可以情慾解讀,話是四兩撥千斤,表情倒是很興奮。 今天突然想起,「情慾的暗示」這件事,
Thumbnail
風味小吃是飲食文化的基石,它就地取材,最足以反映、體現庶民生活的真正風貌,甚至於形成當地的重要文化特色,而歷史越悠久的地區,其小吃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淬鍊,必然創造出獨特的味道,成為浮雲遊子日思夜夢的故鄉象徵。  臺灣的開拓,自明鄭以來,雖只三、四百年,小吃卻已在華人社會建立絕佳口碑,其中又以府城小吃
有一晚逛完街,買了下酒小菜,回到礁溪老爺酒店。 大廳正進行著當日晚上的節目。 那一日是蘭陽當地有名的吟唱人,佐以簡單的樂器,我忘了是什麼樂器,只記得他撥彈著樂器,演唱「春風望露」。 今夜風微微 窗外月當圓  雙人相愛要相見 思君在床邊 沒見君親像野鳥啼  噯唷 引阮心傷悲  害阮等
Thumbnail
桃花閣,京城最近新開的客棧 其中最負盛名的便是 花魁 - 月兒姑娘 適逢上元燈節 桃花閣推出一檔表演 花燈、月兒、美酒 —「花月宴」
藝妓,京都這個千年古都的關鍵字。但你知道嗎?其實,京都以外,還有其他地方也有她們的身影,作者將透過自身作為舞妓在花街從業的相關經歷,從訓練的過程到正式出道,宴席工作的秘辛,帶領大家一同走進花街大觀園,探索穿梭在花街巷弄裡那些藝妓和舞妓們的美麗與哀愁。
Thumbnail
1. 中國戲曲由來,一說為起源於「南戲」與「北曲」;另一說為,從「戲」「劇」字面上,由虎頭、豆(禮器)、戈(兵器)、豕、刀等祭祀物品組合而成,來源於祭祀。 2. 最早的中國劇本,從明朝《永樂大曲》可知為北宋的南戲,而戲劇作為一種活動,早在漢代已有紀錄,惜未留下劇本。 3. 北曲(
聽說嫦娥竊藥奔月。既有宮殿,定可遊觀。只是如何得上去?
Thumbnail
日前的貼文提到了日本江戶時代的吉原遊廓,今天來說一個發生在台北萬華遊廓的怪談。 時間在明治32年(1899),萬華遊廓裡的娼館觀看樓,有一名自日本渡海來台從業的遊女,名叫鳴戶,偶因工作的機會,和高進商會職員梅田末太郎相識後進而相戀,在無力贖身又渴望展開兩人新生活的情況下,該年七夕兩人私奔離開了台北
Thumbnail
到底是"藝妓"?還是"藝伎"?在日本正確的用法是"藝妓",古代男性表演者稱"伎",女性表演者稱"妓",請不要隨便把人家變性,所以並不是有個妓字就是性工作者。 既然叫藝妓,所以就是賣藝不賣身?這是現在普遍對藝妓的認知,不過在歷史的長河當中,藝妓是個辛苦又心酸的職業,既要賣藝又得賣身,要成為一名藝妓之
Thumbnail
楊麗花阿姨獲得「臺北市新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殊榮。她出生於歌仔戲發源地宜蘭,對於歌仔戲的貢獻不言而喻。在身為女性的作者跟柚爸請假至spa館放鬆身心,一位正妹老師提到她最喜歡的是「楊麗花歌仔戲」。這篇文章內容主要講述了筆者的生活故事和對於楊麗花阿姨以及亞蘭姐的個人敬仰。
Panai唱柯智豪所寫的〈入漿〉。我曾經問柯董aka柯大aka豪神aka豪大大,歌詞裡的「花收變硬,免閣美麗,甘願入漿,我是你的,白漿飽穗, 不再花開。」是不是一種情慾描寫,他耐人尋味的表示,只要你願意,每首歌都可以情慾解讀,話是四兩撥千斤,表情倒是很興奮。 今天突然想起,「情慾的暗示」這件事,
Thumbnail
風味小吃是飲食文化的基石,它就地取材,最足以反映、體現庶民生活的真正風貌,甚至於形成當地的重要文化特色,而歷史越悠久的地區,其小吃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淬鍊,必然創造出獨特的味道,成為浮雲遊子日思夜夢的故鄉象徵。  臺灣的開拓,自明鄭以來,雖只三、四百年,小吃卻已在華人社會建立絕佳口碑,其中又以府城小吃
有一晚逛完街,買了下酒小菜,回到礁溪老爺酒店。 大廳正進行著當日晚上的節目。 那一日是蘭陽當地有名的吟唱人,佐以簡單的樂器,我忘了是什麼樂器,只記得他撥彈著樂器,演唱「春風望露」。 今夜風微微 窗外月當圓  雙人相愛要相見 思君在床邊 沒見君親像野鳥啼  噯唷 引阮心傷悲  害阮等
Thumbnail
桃花閣,京城最近新開的客棧 其中最負盛名的便是 花魁 - 月兒姑娘 適逢上元燈節 桃花閣推出一檔表演 花燈、月兒、美酒 —「花月宴」
藝妓,京都這個千年古都的關鍵字。但你知道嗎?其實,京都以外,還有其他地方也有她們的身影,作者將透過自身作為舞妓在花街從業的相關經歷,從訓練的過程到正式出道,宴席工作的秘辛,帶領大家一同走進花街大觀園,探索穿梭在花街巷弄裡那些藝妓和舞妓們的美麗與哀愁。
Thumbnail
1. 中國戲曲由來,一說為起源於「南戲」與「北曲」;另一說為,從「戲」「劇」字面上,由虎頭、豆(禮器)、戈(兵器)、豕、刀等祭祀物品組合而成,來源於祭祀。 2. 最早的中國劇本,從明朝《永樂大曲》可知為北宋的南戲,而戲劇作為一種活動,早在漢代已有紀錄,惜未留下劇本。 3. 北曲(
聽說嫦娥竊藥奔月。既有宮殿,定可遊觀。只是如何得上去?
Thumbnail
日前的貼文提到了日本江戶時代的吉原遊廓,今天來說一個發生在台北萬華遊廓的怪談。 時間在明治32年(1899),萬華遊廓裡的娼館觀看樓,有一名自日本渡海來台從業的遊女,名叫鳴戶,偶因工作的機會,和高進商會職員梅田末太郎相識後進而相戀,在無力贖身又渴望展開兩人新生活的情況下,該年七夕兩人私奔離開了台北
Thumbnail
到底是"藝妓"?還是"藝伎"?在日本正確的用法是"藝妓",古代男性表演者稱"伎",女性表演者稱"妓",請不要隨便把人家變性,所以並不是有個妓字就是性工作者。 既然叫藝妓,所以就是賣藝不賣身?這是現在普遍對藝妓的認知,不過在歷史的長河當中,藝妓是個辛苦又心酸的職業,既要賣藝又得賣身,要成為一名藝妓之
Thumbnail
楊麗花阿姨獲得「臺北市新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殊榮。她出生於歌仔戲發源地宜蘭,對於歌仔戲的貢獻不言而喻。在身為女性的作者跟柚爸請假至spa館放鬆身心,一位正妹老師提到她最喜歡的是「楊麗花歌仔戲」。這篇文章內容主要講述了筆者的生活故事和對於楊麗花阿姨以及亞蘭姐的個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