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1|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24 星雲大師教我的禱告

華德(Keith Ward,1938~)是英國聖公會牧師,曾任牛津大學神學欽定教授(Regius Professor ),長年從事神學教育,並時常透過演講、寫作讓社會民眾認識基督信仰。華德提出具體的方法,來印證宗教經驗是真實的。我們應該用什麼準則來衡量宗教經驗是否真實?他的答案是藉著對經驗者長遠的轉化效果(果),得見導致這效果的真實宗教經驗(因)。「屬靈偉人給我們的示範是,真實的宗教經驗能夠轉化生命,帶來更多的力量,讓人更多以上帝為中心,更關愛和憐憫鄰舍,這些都是證據。」(FD,頁163)雖然我們無法如上帝般描述祂自己(as He is in Himself),但我們能夠描述祂對我們生命的影響。(FD,頁165)同理,雖然我們無法具體描述宗教經驗的本身,但我們能夠具體描述宗教經驗對我們生命的實際影響,並以此(果)為真實宗教經驗(因)的印證。

馬太福音七章15~20節記載耶穌在山上的教導,似乎與華德的說法相呼應:「你們要防備假先知。他們到你們這裡來,外面披著羊皮,裡面卻是殘暴的狼。豈能在荊棘上摘葡萄呢?豈能在蒺藜裏摘無花果呢?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而壞樹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也不能結好果子。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所以,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持續而良善的生命轉變(果),印證真實的宗教經驗(因),正如好果子印證好的樹。這不單是基督信仰的智慧。華語有句俗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星雲大師曾經引述《三世因果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來說明果印證因的關係。(二○○○年六月十二日刊於《人間福報》)

可是,果印證因不如我們所想像的直觀,也非萬無一失。成語「銅山西崩,洛鐘東應」就是一例。這成語出自西漢的典故。在漢武帝統治期間,位於長安的未央宮前有個龐然殿鐘。有一天這鐘無故自鳴,更三日三夜不止。於是漢武帝就問朝臣為什麼會有這現象。朝臣認為,殿鐘由銅鑄造,銅是山的兒子,山是銅的母親。他也受《易經》所提及母鶴在隱蔽之處鳴叫,幼鶴在遠處應和這說法影響,所謂母子相感,因此認為銅鐘(子)自鳴,其實是在應和將要崩塌的山脈(母)。三天後,朝廷果真收到山崩延綿二十餘里的消息。

古人相信母子相感,把山和銅類比為母子,於是以銅鐘自鳴的果,來印證將要山崩的因。我們今天對物理、地理、地質都有基本認識,大概不會認同「銅山西崩,洛鐘東應」:銅鐘自鳴的果,可能印證物理上(例如不明原因導致聲波振動)的因,而不是因為遠處的山脈將會崩塌。鐘鳴和山崩兩件事先後發生的因果(causal)關係其實是人設想的一種任意(arbitrary)關係,即基於約定俗成想法的關係。(A Dictionar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OUP, 2011, arbitrariness)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