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如何向無神論者講福音

更新於 2024/09/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無神論者「缺乏對神明存在的信仰或相信神明並不存在,有時會自認比不可知論者更固執己見」。(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2nd ed. (Oxford: OUP, 2005) , s.v. “Atheism.”)

對於超自然、非物質的神明是否存在,禱告是否與神明真實的溝通,不可知論者的答案是「不知道」,但無神論者的答案是「否定的」。無神論在人類歷史由來已久,時至二十世紀中後期冒起、多年影響宗教界甚至遍及流行文化的「新無神論者」,透過生物學、心理學、神經科學,以及哲學等知識,以「科學世界觀」否定上帝的存在和宗教的價值。獲哲學界推崇的基督徒護教家普蘭丁格(Alvin Plantinga)分析,新無神論者所聲稱的科學世界觀,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自然主義(naturalistic)世界觀」:人類用科學方法所偵測到的物質世界(大自然)就是現實的全部,因此超出這範圍的上帝和死後世界並不存在。(Alvin Plantinga, Where the Conflict Really Lies, (New York: OUP, 2011), ix-x)

 

基於無神論者的世界觀,如何與他們介紹「何謂禱告?」,甚至進一步與他們分享福音?基督徒可以把禱告定義為「任何被認為是向神明發言的溝通方式」(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2nd ed. (Oxford: OUP, 2005) , s.v. “Prayer.”),作為與他們對話的共同語言。這個定義的關鍵詞是「被認為是」,即暗示向神明(基督徒的說法是三一上帝)發言、與神明溝通,不是所人有都這麼認為,最少基督徒和無神論者對於禱告行為的本質各有不同的理解:基督徒認為禱告行為的本質是人向實際存在的上帝發言、與祂溝通;無神論者則認為這不過是人向虛構出來的神明發言,與實際不存在的他者溝通,充其量只是舒緩焦慮、增強自尊的心理機制。雖然雙方對於禱告行為的本質有歧見,畢竟無神論者的自然主義世界觀不可能相信上帝的存在,遑論科學方法偵測不到「與上帝溝通」的行為,但無神論者無法否定、科學方法也偵測得到禱告行為的結果,有望促成基督徒與無神論者對禱告的作用有一致的描述、對禱告的價值有共同的肯定(共同語言得以建立)。

 

禱告行為其中一個基督教和自然主義世界觀都認同的結果就是對人身心健康所起的作用。描述身心健康的科學方法,既符合自然主義世界觀(視物質世界為現實的全部),又為基督教世界觀(受造界的秩序和規律乃傳統科學的前提)所接受;身心健康的價值也得到雙方的肯定(科學為醫護事業服務,福音書記載耶穌醫治病患)。一個學者團隊曾經研究禱告與冠狀動脈繞道術後復健的關係。病人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面對有待恢復的健康和繁複的日常照護,時常會患上憂鬱症;而術後憂鬱症是病患未來心臟疾病復發和死亡率的指標。研究發現,術後患上憂鬱症的病患當中,有三分之二用禱告搭配心理治療,並認為禱告是他們改善身心健康的屬靈工具。研究人員還發現另一個禱告與健康的關聯:病患禱告的意願愈強烈,他們的樂觀、盼望,以及克服疾病的效果會愈大,而憂鬱程度則愈低。(Bernard Spilka & Kevin L. Ladd, The Psychology of Prayer: A Scientific Approach,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2013))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非基督徒可能需信奉其他宗教,他們的世界觀會跟我們不同。以多神論為例。《 牛津哲學辭典》把多神論定義為:「相信或禮拜多個神明。定義什麼是神明並不容易,因此一個看似多神論的宗教,例如印度教,是否真正多神論,或者可見的諸禮拜對象是否被視為一個神明的顯現,往往並不明顯。
    薩克斯所描述缺乏共同語言的後果,在跨文化宣教亦然,也符合紐畢真向印度教徒傳福音的經驗。基督徒的大使命是向異教徒見證基督、帶領他們成為基督徒。為了有效實行這個使命,我們必須使用足以與福音對象對話的共同語言。
    在灰塵和高溫當中,群眾焦躁地行進,非常興奮地回應節慶的魅力和盛大場面:包括燈光、音樂,婆羅門成員重複低吟禱告的節奏,以及數以百計男人汗流浹背、自豪地肩負的偶像。這些都是宣教士在街頭佈道的背景。
    世界宗教議會中,基督徒與東方宗教信徒初次相遇的盛況(有時是窘境),突顯美國基督徒對別的宗教的無知,甚至誤解,問題的癥結在於世界宗教的多元、不同信仰之間的差異。
    一八九三年,美國芝加哥發生一件史無前例的宗教大事:基督新教、天主教、猶太教、一位論(unitarian)印度教、耆那教、佛教、神道教、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的宗教代表聚集,參加為期三週的世界宗教議會(World's Parliament of Religions)。
    接下來,我們探索次級禱告如何幫助我們鑑定原始禱告的真偽。方舟群體於二○二○上半年,邀請醫師兼心理治療師莎迪兒(Isabelle Chartier-Siben),分享教內性侵的防治方法。她以一位受助修女的個案為例,揭穿神職人員以禱告之名性侵教友的真相。
    非基督徒可能需信奉其他宗教,他們的世界觀會跟我們不同。以多神論為例。《 牛津哲學辭典》把多神論定義為:「相信或禮拜多個神明。定義什麼是神明並不容易,因此一個看似多神論的宗教,例如印度教,是否真正多神論,或者可見的諸禮拜對象是否被視為一個神明的顯現,往往並不明顯。
    薩克斯所描述缺乏共同語言的後果,在跨文化宣教亦然,也符合紐畢真向印度教徒傳福音的經驗。基督徒的大使命是向異教徒見證基督、帶領他們成為基督徒。為了有效實行這個使命,我們必須使用足以與福音對象對話的共同語言。
    在灰塵和高溫當中,群眾焦躁地行進,非常興奮地回應節慶的魅力和盛大場面:包括燈光、音樂,婆羅門成員重複低吟禱告的節奏,以及數以百計男人汗流浹背、自豪地肩負的偶像。這些都是宣教士在街頭佈道的背景。
    世界宗教議會中,基督徒與東方宗教信徒初次相遇的盛況(有時是窘境),突顯美國基督徒對別的宗教的無知,甚至誤解,問題的癥結在於世界宗教的多元、不同信仰之間的差異。
    一八九三年,美國芝加哥發生一件史無前例的宗教大事:基督新教、天主教、猶太教、一位論(unitarian)印度教、耆那教、佛教、神道教、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的宗教代表聚集,參加為期三週的世界宗教議會(World's Parliament of Religions)。
    接下來,我們探索次級禱告如何幫助我們鑑定原始禱告的真偽。方舟群體於二○二○上半年,邀請醫師兼心理治療師莎迪兒(Isabelle Chartier-Siben),分享教內性侵的防治方法。她以一位受助修女的個案為例,揭穿神職人員以禱告之名性侵教友的真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試問這世界有沒有神?我覺得自己相信就會有,不相信就沒有,而我本人是無神論,但我還是相信這世界有神,有種目前科學還無法驗證的能力,你現在看的算命也「可能」是一種,只是我現在還不成氣候,沒有能力自詡為大師、半仙。
    Thumbnail
    天心:又回到一開始,經學有沒有死,就是信不信的問題。 黃生:對咯,你終於搞清了。沒有行為的信德就是死的。
    Thumbnail
    講到宗教你心中是否跳出迷信兩個字?其實宗教是非常科學的存在。宗教提供了三類問題的解答,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解釋關於死亡的種種疑問。
    於是便有了一個假說,眾神有書庫收集魔導書。 而神的力量,來自人類對祂的信仰。 像沒人信仰宙斯之後... 後來這假說造就了根源系列的設定。
    Thumbnail
    宗教太有存在感,確實會浪費各種生命,即便是對於知道有神存在的超驗主義者來說,也是浪費。 因為神只經由給予帶來美好與豐碩,祂本身沒有創立宗教。
    Thumbnail
    天心:假如我們研究出某個經學家對經只有信仰,那麼他大概不能稱為有學問了吧。這會不會跟中國有沒有哲學的爭論很像,當我們拿西方那套東西去套古人,發現套不上去啊,他們就不會那樣子思考,就沒結論了。
      從實用主義的角度而言,意義必須關聯於對行動的指引。如果信仰上帝使得一個人感覺自己變得更勇敢、對生活更有信心,那麼,上帝(或至少對上帝的經驗)就對這個人為真、有意義。反之,如果你背誦了一連串科學與邏輯的語句,但自己實際生活卻與這樣的思考不一致,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從無神論者角度,對於宗教信仰和特異功能的看法,表示尊重有宗教信仰的人,但提到沒遇過任何見過鬼神的人。也討論了對特異功能的看法,主張科學檢驗後,方能承認具有特異功能。
    如何找到內心的信仰? 其實我對此完全無概念 回頭想想只記得 在我跟家人有很強烈爭執的那幾年 我不斷不斷地告訴自己 我不要跟他一樣 迷信、自傲、總是怪罪別人 希望那個對抗他的想法太強烈 導致我的信念才慢慢衍生出來的 我只相信科學和數字 你的那一些宗教般的信仰 在我這裡是不可行的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試問這世界有沒有神?我覺得自己相信就會有,不相信就沒有,而我本人是無神論,但我還是相信這世界有神,有種目前科學還無法驗證的能力,你現在看的算命也「可能」是一種,只是我現在還不成氣候,沒有能力自詡為大師、半仙。
    Thumbnail
    天心:又回到一開始,經學有沒有死,就是信不信的問題。 黃生:對咯,你終於搞清了。沒有行為的信德就是死的。
    Thumbnail
    講到宗教你心中是否跳出迷信兩個字?其實宗教是非常科學的存在。宗教提供了三類問題的解答,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解釋關於死亡的種種疑問。
    於是便有了一個假說,眾神有書庫收集魔導書。 而神的力量,來自人類對祂的信仰。 像沒人信仰宙斯之後... 後來這假說造就了根源系列的設定。
    Thumbnail
    宗教太有存在感,確實會浪費各種生命,即便是對於知道有神存在的超驗主義者來說,也是浪費。 因為神只經由給予帶來美好與豐碩,祂本身沒有創立宗教。
    Thumbnail
    天心:假如我們研究出某個經學家對經只有信仰,那麼他大概不能稱為有學問了吧。這會不會跟中國有沒有哲學的爭論很像,當我們拿西方那套東西去套古人,發現套不上去啊,他們就不會那樣子思考,就沒結論了。
      從實用主義的角度而言,意義必須關聯於對行動的指引。如果信仰上帝使得一個人感覺自己變得更勇敢、對生活更有信心,那麼,上帝(或至少對上帝的經驗)就對這個人為真、有意義。反之,如果你背誦了一連串科學與邏輯的語句,但自己實際生活卻與這樣的思考不一致,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從無神論者角度,對於宗教信仰和特異功能的看法,表示尊重有宗教信仰的人,但提到沒遇過任何見過鬼神的人。也討論了對特異功能的看法,主張科學檢驗後,方能承認具有特異功能。
    如何找到內心的信仰? 其實我對此完全無概念 回頭想想只記得 在我跟家人有很強烈爭執的那幾年 我不斷不斷地告訴自己 我不要跟他一樣 迷信、自傲、總是怪罪別人 希望那個對抗他的想法太強烈 導致我的信念才慢慢衍生出來的 我只相信科學和數字 你的那一些宗教般的信仰 在我這裡是不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