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腳底按摩店裡遇見阿德勒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生平第一次去做腳底按摩,然而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腳底的痛,而是按摩師父和孩子互動的溫柔。

小小的工作室裡,爸爸忙裡忙外的同時,留意到約莫4、5歲的哥哥站椅子旁啜泣著,椅子內的弟弟雙手捧著手機,專注的看影片。

“怎麼啦?怎麼哭了呢?”爸爸輕聲的問,哥哥生氣又委屈的臉持續鼈著,不發一語。

爸爸不作聲,回到工作,心裡似乎做了許多猜想。他轉頭向弟弟說: “弟弟,你看了好久的影片,跟哥哥一起看,問問哥哥想看什麼?”

弟弟把手機拿到爸爸身邊,似乎不想掃到哥哥的颱風尾,爸爸好像也能懂,讓弟弟靜靜的待在一旁。

不久,進來了另一位按摩師父,”哥哥怎麼啦?”他關心的問著。

“剛睡醒就哭著呢!” 爸爸代為回應。

“唉呀! 那肯定做惡夢了,是嗎?” 哥哥沒有回應,此時的哭泣不再,仍在原地靜默著,弟弟也拿著手機回到椅子上。

“應該是做惡夢了,弟弟幫忙安慰一下哥哥,問問哥哥怎麼了?” 按摩師父邊工作邊教著弟弟。

在旁聆聽的我,幾度拿起眼鏡觀看孩子們的變化,那些對話和畫面太令人觸動了,面對哭泣的孩子,沒有一聲責罵,傳遞的都是關心和好奇,忙碌工作的大人們沒有因工作和孩子的情緒攪和一起而感到不耐煩,我在這些對話裡的暖流裡,感受身體的舒緩,感受心裡的溫暖。


按摩師父們教了我一課阿德勒:

1.關心人先於行為:

哭泣行為的背後有著孩子的理由,一般大人常被孩子的淚水搞得心煩,一出口便責罵 “有什麼好哭的”、 “不要哭了,好好說”、”你不說,我怎麼會知道”,這些話語往往讓孩子的情緒更沉重,情緒不被接納,心裡的話被堵著,無從說起。

師父們從頭到尾沒有一聲不耐,穩定的表達關心和好奇,大人的情緒穩定,孩子的情緒才能跟著穩定,這對弟弟也是一種關心他人的身教,。

2.手足的相處在於促進彼此的社會情懷:

師父們沒有將哥哥的情緒遷怒到弟弟,也沒有拿兄弟兩人的表現做比較,而是和緩的教導弟弟如何和有情緒的哥哥靠近,幫忙哥哥。和哥哥一起看手機、問哥哥想看什麼、安慰哥哥等方式,教弟弟用他能力許可的方式來幫哥哥。

3.預防孩子行為問題的方法是不要累積自卑感:

有情緒不是什麼問題,但情緒一直累積就會出問題。因此,阿德勒強調不要給孩子過重的自卑感。哥哥處在情緒裡,內在的負擔已是重的,師父們不添加情緒重擔,而是設法抒解,這一段歷程裡,讓哥哥哭泣的經驗裡,有人聽有人關心,留下心裡的就會是被接納被關心的溫暖印記。

    avatar-img
    0會員
    9內容數
    助人需要有裝備,裝備是在學習中逐漸累積,透過閱讀和書寫,一天學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天學一點 的其他內容
    阿德勒認為"病苦孩子的心靈會被生命的敵意特性更刻刻地壓迫,使他們對環境也產生敵意且悲觀的看法。孩子因為自覺不足,要求更強大的自尊保障,變得自我中心,而且很容易失去與人的接觸。" 這讓我理解到何以器官缺陷是阿德勒最關注的三大高危險群,器官缺陷的危險在於孩子可能將心力都放在身體病痛,形成自我中心的態度
    在看見與看不見的兒體印記裡,我重新認識兒虐。 在創傷的時間軸裡,我反覆的在記憶裡翻騰,然後,讓呼吸和心跳引導我回到現在。 在觸動裡的三個學習: 1.什麼是兒虐: 該給卻沒有的經驗 不該有卻發生的經驗 讓幼兒偏離正常曲線的發展 2.什麼是創傷: 生命中非預期的、難以承受的困境,對人的傷
    阿德勒認為"病苦孩子的心靈會被生命的敵意特性更刻刻地壓迫,使他們對環境也產生敵意且悲觀的看法。孩子因為自覺不足,要求更強大的自尊保障,變得自我中心,而且很容易失去與人的接觸。" 這讓我理解到何以器官缺陷是阿德勒最關注的三大高危險群,器官缺陷的危險在於孩子可能將心力都放在身體病痛,形成自我中心的態度
    在看見與看不見的兒體印記裡,我重新認識兒虐。 在創傷的時間軸裡,我反覆的在記憶裡翻騰,然後,讓呼吸和心跳引導我回到現在。 在觸動裡的三個學習: 1.什麼是兒虐: 該給卻沒有的經驗 不該有卻發生的經驗 讓幼兒偏離正常曲線的發展 2.什麼是創傷: 生命中非預期的、難以承受的困境,對人的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前言 當大人疲累時,按按摩,可放鬆自己的身心,瞬間疲勞都能解放,寶寶也一樣,透過按摩,可以放鬆他的身體,也可以安撫寶寶的情緒,因為在按摩,透過我們輕柔的接觸,讓他們能夠安心更有安全感,所以如果能經常幫寶寶按摩,對寶寶的好處多多喔! 什麼是幼兒按摩? 早期嬰兒按摩是和醫學連繫在一塊,是在嬰兒腦發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阿民實在無法在大廳廣眾之下,將臉貼上,他低著頭,盯著師父白襠胯間,沒有動作。 「怎麼了?接下來的『請師父視徒兒如己出』呢?」師父問話,讓徒兒頓時紅了臉,身體僵硬。「算了,這不勉強你今天做到。日後再讓你練習了。」阿班他自己也知道師徒之禮是把男人的尊嚴踩在腳底下⋯⋯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一位46歲的父親和他3歲的兒子在浴室裡發生了情緒上的對峙。這篇文章描述了父親在疲憊不堪的情況下,試圖維持冷靜,並最終與兒子一起釋放了情緒。雖然文章內容充滿了父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但也有著幽默與溫情的一面。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所以如果孩子對人有壓力感,那就換玩具派上用場,將玩具玩的生動有趣,喔喔哇哇的自己喊的開心,用開心的氛圍渲染住孩子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黃昏,一名爸爸帶著三歲兒子在田間小路散步好不愜意,突然兒子被一顆石頭絆倒哇哇大哭,爸爸心疼不已趕緊安慰,同時也將那顆石頭撿起來丟得遠遠,懷中的兒子不哭了。這位爸爸用「報復」的身教教兒子,兒子長大了,也會用一樣的方式解決令他不愉快的人與事,小小的言行大大的影響。 常常聽老一輩人講「人品貴重」,人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前言 當大人疲累時,按按摩,可放鬆自己的身心,瞬間疲勞都能解放,寶寶也一樣,透過按摩,可以放鬆他的身體,也可以安撫寶寶的情緒,因為在按摩,透過我們輕柔的接觸,讓他們能夠安心更有安全感,所以如果能經常幫寶寶按摩,對寶寶的好處多多喔! 什麼是幼兒按摩? 早期嬰兒按摩是和醫學連繫在一塊,是在嬰兒腦發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阿民實在無法在大廳廣眾之下,將臉貼上,他低著頭,盯著師父白襠胯間,沒有動作。 「怎麼了?接下來的『請師父視徒兒如己出』呢?」師父問話,讓徒兒頓時紅了臉,身體僵硬。「算了,這不勉強你今天做到。日後再讓你練習了。」阿班他自己也知道師徒之禮是把男人的尊嚴踩在腳底下⋯⋯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一位46歲的父親和他3歲的兒子在浴室裡發生了情緒上的對峙。這篇文章描述了父親在疲憊不堪的情況下,試圖維持冷靜,並最終與兒子一起釋放了情緒。雖然文章內容充滿了父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但也有著幽默與溫情的一面。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所以如果孩子對人有壓力感,那就換玩具派上用場,將玩具玩的生動有趣,喔喔哇哇的自己喊的開心,用開心的氛圍渲染住孩子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黃昏,一名爸爸帶著三歲兒子在田間小路散步好不愜意,突然兒子被一顆石頭絆倒哇哇大哭,爸爸心疼不已趕緊安慰,同時也將那顆石頭撿起來丟得遠遠,懷中的兒子不哭了。這位爸爸用「報復」的身教教兒子,兒子長大了,也會用一樣的方式解決令他不愉快的人與事,小小的言行大大的影響。 常常聽老一輩人講「人品貴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