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16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鹽水大飯店》上篇-黨外運動談1950-1979年台灣民主化的歷程

raw-image
台劇 《鹽水大飯店》透過講述農運先驅戴振耀參與黨外運動的歷程,呈現了在1970年代的黨外運動,以及發生在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而在原著《鹽水大飯店-戴振耀的革名青春》一書中,更是透過耀伯的口述歷史,將時間拉線長到整個1950年代到1990後的民主完熟期,所以我們將透過這次《鹽水大飯店》的故事帶大家還原1950-1979年台灣民主化的歷程,包含為什麼我們在1950年代就有了地方選舉?黨外雜誌的影響力?以及民主化發生的時空背景,和美麗島事件發生前的橋頭事件、和鼓山事件。


我們在《鹽水大飯店》裡看到個性爽朗純真的文欽,感覺沒什麼心眼,天真浪漫,一心只想著要為台灣爭取民主而努力,而這樣一個浪漫充滿理想的文欽,他的原型人物就是農運先驅「戴振耀」耀伯,耀伯出生於1948年的高雄橋頭,與其他我們熟知的黨外人士不同,他是不折不扣的「農民代表」,就如劇裡的文欽,一生為農民而戰的耀伯,其實天真浪漫,尤其在原著《鹽水大飯店-戴振耀的革名青春》中,許多當年跟耀伯一同參與黨外活到到進入政壇的朋友們都說:「無論過了多久,大家都因為政治變得複雜,卻唯獨耀伯的政治思考仍像菜鳥一樣,純真浪漫。」這看似貶義的褒揚,都在在說明了不論現今官場驟變為何,依然純真的他都還是停留在當年還是黨外革命份子的時候,沒有因為進入政壇而適應政治的灰色空間,也因如此耀伯雖然不像其他政壇明星一般閃耀,但是他一生為了農民、民主所做的努力,都值得我們看見。



戴振耀於1988年參加民進黨全代會。圖片提供/邱萬興

《鹽水大飯店》原型人物-農運先驅戴振耀


小時候阿公一直藏著的秘密

文欽的原型人物「戴振耀」,大家都稱他為耀伯,於1948年出生於高雄橋頭的務農之家,雖未目睹過228事件的發生,但在他小時候,阿公戴海總是用讓他去買糖果的名義,故意把他支開,跟一群老人家都都討論著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而這個被阿公一直守著的秘密,直到長大以後,耀伯才知道,原來就是當時的「高雄228事件」。


乘載兩次傷痛的高雄,成為美麗島的誕生地

除了國民政府帶來的「高雄228」,高雄橋頭早在日治時期就歷經了「阿公店大虐殺」,當時日本政府以剿匪的名義,下令將16歲以上的男性,全部殺光,而當時耀伯的阿公剛好11歲,僥倖躲過了這場災難,但在樹上卻目睹了日軍將男人全數把再一起燒死的慘烈狀況,歷經兩次政權帶來浩劫的高雄,憤怒的民意催生了該地追求民主的決心,故此也不難想像為什麼美麗島事件會發生在高雄。


反威權基因是遺傳?傳承老爸當黨外!

而耀伯的爸爸也因為歷經228事件,再加上整個高雄乘載的傷痛記憶,骨子裡是非常抵抗威權統治的,不僅在當地發起了罷免鄉長的活動,讓自己在中油的工作不保,平時也喜愛看黨外雜誌,即便遇到當局的威逼利誘,造成經濟上的窘境也絕不低頭,而耀伯也在爸爸的影響下,成為了一名黨外青年。


踏上黨外之路,參與美麗島雜誌

耀伯從小就喜歡跟爸爸一樣看黨外雜誌,年少時的偶像更是當時省議會最活躍的「五龍一鳳」,這些種種更奠定了他踏上民主革命之路,爾後甚至多次為地方上處理大大小小的事,更是在1987年當選了橋頭鄉民代表,也在美麗島雜誌創辦之後開始加入,並參與了許多黨外活動,包含了橋頭事件、鼓山事件,以及美麗島大遊行。


逃離鹽水大飯店後,創辦農民教室

美麗島事件發生後,參與其中的耀伯,無疑成了官方逮捕的對象,耀伯被判了三年,這三年在「鹽水大飯店」中除了吃了不少鹽水飯,也飽受刑求逼共之苦,但出獄以後的耀伯沒有因此為追求民主的理念而卻步,開始結識了黨外新生代邱義仁,並在自家的芭樂園區創辦了「農民教室」,教導農民關於農權益的相關議題。


持續推動黨外活動!但卻面臨好友自焚殉道

耀伯除了創立農民教室,從事組織化的運動,也在民進黨創立之初,成為第一代的黨員,爾後陸續推動許多農民運動和非暴力抗爭的活動,也結識了好友鄭南榕,在鄭南榕舉辦的多場活動中,也號招動員全力支持,但後來也歷經因言論自由的問題,面臨鄭南榕自焚殉道之事,讓他痛失當時一起打拼的革命摯友。


終身的農夫,一生為農民而戰!

除了創立「農民教室」以外,爾後耀伯也當選了三任的立委,在任期期間堅持全台語質詢,全力推動農民權益的相關議題,包含農民年金、積極推動完成《老農津貼條例》、《農漁子女獎助學金辦法》,後期轉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繼續為農民奮鬥,退休之後也回到了他最愛的田園,經營耀伯農場。


獲得總統頒綬三等景星勳章

一生為民主自由和農民而戰的耀伯,在2017年更是獲得總統頒綬三等景星勳章,但於兩個之後,因胰臟癌病逝,享年70歲。在《鹽水大飯店-戴振耀的革名青春》除了還原了耀伯的人生經歷,更是完整的還原了台灣的民主轉型歷程,建議大家在觀看《鹽水大飯店》之後,可以閱讀原著,有助於對於整個時代氛圍有更多的理解。






➲ 圖片來源 / 授權 𝙋𝙝𝙤𝙩𝙤 𝘾𝙧𝙚𝙙𝙞𝙩 : 公視台語台


1950-1979年台灣民主化的歷程與黨外運動


介紹完農運先驅戴振耀參與黨外運動的歷程,讓我們不免對當時黨外運動對於民主化的歷程有些了解,而在原著《鹽水大飯店-戴振耀的革名青春》一書中,更是透過耀伯的口述自傳,帶我們完整的去回顧自1950年代開始到1980年代台灣民主化歷程,所以在我們看完原著之後,在影集裡有一些不太理解的時代環境,也一一得到解答。




所以這篇文章我們的時間線將從1950年韓戰爆發,台灣開放地方選舉開始,一路介紹到至1979年的黨外運動和民主化推動的歷程。至於1980到1990的民主完熟期我則會留到下一篇文章接續跟大家分享。


另外,也先在此說明一下,什麼是黨外?很多人會直覺式的認為黨外就是現在的民進黨,其實並不盡然,當時在戒嚴時期,只要是國民黨之外的政治人物都是黨外,所以黨外的組成其實包羅各方理念和人士,統獨意識和國族認同也大相徑庭,但在第一階段的追求民主前提下,各方一起共同合作。有的是追求民主但國族認同偏向中華民族的的外省自由派、也有懷抱台灣民族意識的台獨型本省籍菁英、甚至還有反權威但提倡社會主義的左派台共。




1950年代台灣民主化歷程


(1) 1950年韓戰爆發,引來美援,開放地方選舉


1950年之前,國民政府已經接管了台灣,但當時的國共內戰仍在進行。美國對蔣介石政權的態度相當矛盾,一度考慮放棄支持國民黨,並計劃在國共內戰結束後與中共建交。當時,美國預測中共將獲勝,因此台灣在韓戰爆發前被排除在美國西太平洋戰略之外。


然而,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擔心台灣會落入共產陣營中共的手中,於是杜魯門總統宣佈「台灣地位未定論」,並派遣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從此開始介入台灣事務,保護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


然而,美國並不完全信任蔣介石。美國認為國民黨在中國大陸期間,腐敗貪污猖獗,導致他們對中華民國政府持懷疑態度。因此,美國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要讓吳國禎和孫立人這兩位留美的進步人士進入國民黨的軍政核心;第二,要求國民黨開放地方選舉。


蔣介石表面上答應了這些條件,於是台灣在1951年迎來了美援,並於1954年簽訂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這使得台灣在這段時期形成了一種「假民主」的局面,讓黨外人士得以「參與地方選舉」和「開辦黨外雜誌」。(想知道更多關於當年黨外雜誌的細節,歡迎參考我們的IG貼文 《鹽水大飯店》黨外時期的黨外雜誌



1950年代的最大政治冤案就是吳國楨和孫立人案/ 圖為 孫立人將軍


(2) 1950年代外省自由派對權威的反彈聲浪,卻為自己引來災難?!



但美國對吳國禎和孫立人的支持,實際上在國民黨內部引發了權力鬥爭。吳國禎作為台灣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但實際權力卻被副司令彭孟緝掌控。彭孟緝這個名字大家或許不陌生,他正是高雄二二八事件中血腥鎮壓的主導者之一。


吳國楨因為是美國指派的官員,蔣中正對他並不信任,這使得吳國楨在位期間多有掣肘。蔣中正深知,美國對他存有戒心,甚至可能有意扶持孫立人取代他,因此對這兩位美國支持的官員十分忌憚。


吳國楨本人是一位自由派政治家,他多次向蔣中正進言,反對其威權統治,希望能夠促成改革。然而,蔣中正並不理會他的建言。然而,隨著他與蔣經國及其特務系統之間的摩擦日益加劇,吳國楨意識到自己的處境愈發危險。有一次,他在乘車途中發現車輛失去剎車功能,險些發生事故。這一事件讓他警覺,感到自己可能即將遭遇不測。於是,他迅速辭職並逃往美國。


吳國楨到達美國後,國民政府對此極為不滿,開始指控他瀆職、貪污。然而,吳國楨在美國也並未沉默,反而公開指責國民黨的假民主,並揭露其威權統治與思想控制。然而,吳國楨的兒子仍在台灣,成了政府的人質,無法取得護照前往美國。最後,美國大使館介入,將吳國楨的家人接到美國,作為條件,吳國楨停止了對國民黨的公開批評。


但風波並未平息,吳國楨的部屬任顯群也遭到逮捕。任顯群是吳國楨的得力助手,他推動了「統一發票」和「愛國獎券」的制度。由於他與吳國楨的親密關係,任顯群被控「知匪不報」的罪名,但民間還是普遍認為這是當局對吳國楨事件的報復。


民間流傳著一個八卦故事,據說任顯群的小妾顧正秋是一位當時知名的京劇演員。蔣經國曾對顧正秋一見鍾情,然而顧正秋卻拒絕了蔣經國的追求,反而嫁給了任顯群。這一傳聞使得許多人認為,任顯群的被捕或許也有蔣經國出於私怨的成分。


孫立人則是另一個受害者。他作為軍事將領,在國共內戰中屢戰屢勝,被譽為「戰神」。他不僅軍事才能出眾,還深得部下和百姓的愛戴,甚至讓共產黨也對他心生畏懼。然而,孫立人的美式風格和自由思想使他在蔣介石主導的黃埔軍系統中顯得格格不入。


孫立人留美背景深厚,他的軍事思想和行事風格帶有強烈的美國影響,特別是在軍隊國家化的理念上。他主張軍隊應該不受政治人物的控制,軍隊應只聽命於國家和人民,而非任何政黨。這一觀點與黃埔系統根深蒂固的政工制度形成了鮮明對比。


政工制度源自蘇聯,是黃埔軍校建校初期引入的,強調以黨領軍,並在軍中進行政治監察和思想教育。二戰結束後,全球民主化潮流漸起,蔣介石一度廢除了政工制度。然而,隨著國共內戰的失利,蔣介石認為政工制度的廢除導致了國軍的思想被共產黨滲透,進而導致失敗。因此,他重新推行政工制度,由其子蔣經國負責管理,並且重建了特務系統。這一舉措與孫立人的理念嚴重對立,兩者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


隨著台灣局勢穩定,孫立人的軍事價值也逐漸消失。然而,美國卻依然視他為接替蔣介石的潛在人選,這使得蔣介石對他充滿警惕。儘管孫立人忠心耿耿,但蔣介石還是決定對他下手。由於孫立人的聲望過高,直接將他打倒並非易事,於是當局選擇從他的手下入手。


於是爆發了「郭廷亮匪諜案」,孫立人的部屬郭廷亮遭到逮捕,被指控策劃兵變,隨後108名相關人員也被捕入獄。在殘酷的刑求下,郭廷亮被迫承認自己是共產黨間諜,而孫立人則因此被指控「知匪不報」。由於孫立人是美國的心腹,當局並未將他立即處決,而是選擇將他軟禁,這一軟禁持續了長達33年。


總結來說,1950年代的台灣表面上進行了民主化嘗試,開放了地方選舉,但實際上,這些選舉背後隱藏著美國的干預和國民黨內部的權力鬥爭。這一時期的民主化進程是從權力中心的外省自由派菁英中發起的,他們雖然追求民主改革,但最終仍被威權體制所壓制。





1960年代台灣民主化歷程



(1) 1960年代外省自由派的組黨運動 - 雷震案


除了吳國楨和孫立人這些外省自由派反威權體制,1960代最有名的反威權聲音,就來自於雷震的《自由中國》,他可以說是黨外雜誌的濫觴,其實主角文欽的原型,耀伯他在年輕的時候最愛看的黨外雜誌之一。


《自由中國》的創辦歷程可以追溯到中國時期,由一群自由派菁英組成最初的目標是在中國反對共產黨的威權統治,並且表達對蔣中正的支持。然而,隨著國共內戰失利,他們的計劃在中國未能實現。1949年,這群菁英來到台灣,正式開始出版《自由中國》。基於反共擁蔣的立場,這份雜誌一開始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不僅獲得了豐厚的資金援助,還被指定為軍方訂閱刊物。


《自由中國》的主要成員多與黨國關係密切,包括胡適、雷震、殷海光等,他們與蔣介石的關係一度良好。尤其在蔣介石爭取美援的時期,蔣介石需要《自由中國》協助他在國內外宣傳其「民主」立場。然而,隨著蔣中正的威權主義日益顯著,國民黨內的自由派人物逐漸對蔣的政策感到不滿,紛紛退出權力核心。《自由中國》的立場也因此開始轉變,從一開始的批判共產主義,逐漸轉向檢討台灣內部問題,並對國民黨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評,這使得雜誌與執政當局的關係日益緊張。


1954年,由於《自由中國》加強了對當局的批評,雷震被開除黨籍,這標誌著雙方關係的惡化。最嚴重的一次衝突發生在1956年蔣介石70大壽之際。蔣介石假意謙遜地宣稱不過生日,並鼓勵各界廣納建言。《自由中國》因為擔心蔣介石會第三度連任,便抓住機會,大膽提出諫言,提醒蔣介石不要違背憲法,違背民意進行三度連任,這些諫言無疑激怒了當局。


然而,1960年,蔣介石透過《動員戡亂臨時條款》的增修條文,成功延續了他的總統任期,順利連任第三屆。這一舉動讓自由派菁英深感失望,他們意識到僅靠雜誌發聲已不足以對抗當局的威權統治。於是決定組黨,病與台籍菁英合作,成立「地方選舉改進座談會」,並籌備組織中國民主黨。


組黨的行動當然無疑是踩到了執政當局的底線。當《自由中國》發表了題為「大江東流擋不住」的專刊,表明無論如何都會組黨的決心後,蔣介石決定採取行動,開始以匪諜案為藉口誣陷雷震。當局設計了三種不同的罪名,並指示雷震的刑期不得少於十年。最終,雷震被軍事法庭以「包庇匪諜、煽動叛亂、知匪不報」的罪名判處十年徒刑。


可以說1960年代的民主運動高峰在雷震組黨這波,但是立即就被當局壓制下來。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這一波努力全然無效。與雷震一起被關押的還有傅正等人,他們在十年後出獄後,與新一代的黨外人士,如陳菊等,密切聯繫,並分享了他們的失敗經驗。


整個1960年代的政治氛圍非常低迷,除了《自由中國》之外,黨外雜誌幾乎不存在。雖然有人可能會提到《夏潮》,並指出李敖曾在其中進行的「中西文化辯論」,但《夏潮》本質上還是以人文刊物為主,而非政論刊物。因此,這個時期的政治活動相對沉寂,直到1970年代才出現轉機。








1970年代台灣民主化歷程


(1) 1970年代退出聯合國,小蔣為拉攏台灣人的開放潮


在1970年代,台灣面臨了兩個重要的外部挑戰:「退出聯合國」和「蔣經國的接班過渡期」。


首先,退出聯合國是由於中國和蘇聯在1950年代末的路線分歧,美國開始拉攏中國以削弱蘇聯的勢力。隨著1960年代非洲國家的加入,支持中共的聲音在聯合國中逐漸增強。1971年的聯合國2758號決議,正式承認中共為唯一合法的中國代表,並將中華民國代表逐出聯合國。儘管美國希望中華民國能留在聯合國,提議雙重代表權,但中共堅決反對。最終,蔣介石為保全面子,選擇自行退出聯合國。


退出聯合國的事件象徵著國際社會對中共的承認,也意味著蔣介石所堅持的「唯一合法中國」的外部正當性受到嚴峻考驗。此時,蔣介石年事已高,許多政務都交由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處理。蔣經國開始推行「革新保台」和「吹台青」政策,試圖拉攏台灣人。他的路線與父親蔣介石不同,蔣經國逐漸放棄反攻大陸的幻想,轉而拔擢台籍菁英,並開放定期中央民意代表的改選,以增強「內部的統治正當性」。




(2) 1970年代鄉土文學潮和黨外活動互相呼應



聯合國的驅逐更讓台灣人對自身身份產生疑問,促使文學界掀起「鄉土文學潮」,逐漸建立台灣民族意識,認為台灣應該是獨立的個體,而非中國的一部分。這股文學潮流與黨外運動互相呼應,最終在1980年代形成了強烈的台灣意識,並促使台獨聲音逐漸浮現。


蔣經國推行「革新保台」政策,不僅是為了鞏固接班的基礎,也是為了扭轉他特務頭子的形象,塑造出更親民、更民主的形象。他利用《大學雜誌》來宣傳自己的新形象,這本雜誌原本是1968年創立,但在1970年改組後,編輯群由年輕的黨工接手,包括後來成為黨外知名人士的許信良和張俊宏。這些年輕菁英原本是國民黨培養的台籍人才,但因為見識到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逐漸將這些思潮帶回台灣,並在《大學雜誌》上討論民主改革,為蔣經國宣傳新的形象。


然而,這些年輕人逐漸開始「假戲真做」,呼籲國會全面改選,觸及了統治當局的紅線。這一切與「保釣運動」有著密切的關聯。1970年,美國決定將沖繩歸還給日本,其中包括釣魚台,這引發了台灣留學生和台灣本地學生的強烈抗議。保釣運動後,學潮的聲勢逐漸壯大,學生們開始呼籲國會全面改選,這讓統治當局感受到極大的壓力。


隨著蔣經國順利接任行政院長,《大學雜誌》的任務也告一段落,許多編輯要麼被國民黨收編,要麼選擇離開。這些年輕學子逐漸轉向黨外運動,開始組織反對力量,並推動中央民意代表的增補選。


這一時期的黨外運動,無論是統派還是獨派,皆共同追求自由民主,直到1990年代統獨問題才逐漸浮上檯面。


1970年代的黨外運動是由戰後出生的年輕世代主導,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擁有較高的知識水準,且因為未經歷過228事件,無所畏懼。他們的背後有中產階級的支持,這讓他們得以在經濟穩定的台灣推動政治變革。透過選舉和雜誌的操作,這些年輕學子逐漸形成了有組織的反對力量。


然而,國民黨並非全然被動,他們利用各種手段來阻止黨外勢力的壯大。1975年的地方選舉中,郭雨新因選舉舞弊被迫落選,引發了民眾的強烈不滿,最終在1977年爆發了中壢事件。



1977年群眾包圍中壢警察分局,推倒分局長王善旺的座車。

(3) 1977年 中壢事件



1977年地方選舉中,許信良競選桃園縣長。儘管他曾是國民黨員,但自從《大學雜誌》事件後,他與國民黨的理念日益分歧,最終退黨以黨外身份參選桃園縣長。由於他深知國民黨作票的手法,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並提出「共產黨才作票!發現作票立刻喊打!打死共產黨」的口號,要求民眾一起監票。投票日當天,黨外的支持者嚴密監票,並在發現選務人員試圖影響老人投票時,將其送至警局。然而,選務人員很快回到現場,引發群眾憤怒,最終演變為警民衝突,甚至導致一個警察局被燒毀。當局在開票結束前,宣佈許信良當選,此次事件給予黨外人士巨大的鼓舞,使他們認為群眾運動能夠威脅統治當局。



橋頭事件。黨外人士知道,在戒嚴令下參與聲援余登發的橋頭示威,是要冒生命危險的,遊行隊伍走在省道上前行。(圖/八卦寮文化基金會提供;攝影/陳博文)



(3) 1979年 橋頭事件



經過中壢事件後,群眾運動的熱情更加高漲,士氣大振。1978年,中央民意代表的增補選即將舉行,黨外人士積極籌備助選活動。黃信介聯合全台,組成「台灣黨外人士助選團」,在全台展開助選。然而,蔣經國在成功當選總統後不久,遭遇了美國宣布與中共建交、與台灣斷交的外交危機。蔣經國因此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中止所有選舉活動,這一舉動激怒了黨外人士。余登發帶領黨外人士發表「黨外人士國是聲明」,強調台灣命運應由全體人民決定,並提出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實施地方自治、司法獨立、軍隊國家化、人身與言論自由、解除戒嚴等政策。儘管聲明立場堅定且和平理性,但仍觸及蔣經國的底線。當局以「知匪不報」和「為匪宣傳」的罪名逮捕了余登發及其兒子。


此次逮捕引發黨外人士的不滿,為表達抗議,他們在橋頭舉行了示威遊行,這是戒嚴時期的第一次遊行,俗稱「橋頭事件」,也是影集一開始文欽參與的示威悠行,儘管憲兵包圍了遊行隊伍,但最終沒有爆發流血衝突。然而,遊行結束後,當局對參與者進行了打壓,許信良因參加遊行未請假而被彈劾解職。



《鹽水大飯店》遊行衝突公視台語台提供


(4) 1979年 美麗島事件:世界人權日,慘變人權忌日?!



這一事件後,黨外人士受到打擊,選舉無期,活動逐漸轉向出版雜誌。1979年6月,黃信介創辦了《美麗島雜誌》,康寧祥則創辦了《八十年代》。黃信介明確表示,他的目標是通過辦雜誌,使黨外人士組織化,實質上形成一個無名的政黨。


黨外人士雖然不能參加選舉,但在辦理《美麗島雜誌》時依然活躍。經歷了橋頭事件後,他們決定在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舉行一次大型遊行。然而,前一天,即12月9日,鼓山事件爆發。在宣傳活動中,黨外人士與情報人員爆發衝突,姚國建被抓到鼓山分局,並遭受嚴重毆打。這一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反而激發了更多人參加第二天的美麗島遊行。


1979年12月10日《美麗島》在世界人權日,於高雄發動遊行與演講,許多民眾在雜誌社前拿著火把,要求廢除戒嚴令與釋放政治犯,並且沿著高雄街頭遊行示威,直至晚上十點多, 鎮暴部隊開始強制驅散,其中還有受官方指示的「假暴民」故意攻擊軍警,煽動群眾,讓軍警逮到機會反擊,對民眾釋放催淚瓦斯,終於引爆雙方衝突,警民以盾牌棍棒石塊彼此攻擊,導致兩方皆以流血掛彩收場。



事件發生後,媒體一面倒共同譴責黨外人士為攻擊憲警人員的暴徒,爾後警備總部查封美麗島雜誌社及各地服務處,並逮捕美麗島事件關係人林義雄、張俊宏、姚嘉文、呂秀蓮、陳菊...等十四人,並通緝在逃的施明德,並以叛亂罪由軍事法庭提起公訴,此次事件發生後引起國際輿論與國際人權組織的重視與關切,或許是礙於國際壓力,此次軍事審判的過程改以公開審判。



官方原本以為此次的審判,會讓黨外人士俯首認錯,卻沒想到意外成了黨外人士和辯護律師團公開演說「追求民主」的名場面,再加上審判當時傳來「林義雄滅門血案」的噩耗,讓旁聽民眾和外媒紛紛群情激昂,開始轉變風向認為黨外人士不是攻擊憲警人員的暴徒,而是「追求民主的烈士」,此後雖相關人士都相繼被判刑,但是「民主意念」已悄然在這場審判中漸漸萌芽在台灣人民心中。爾後美麗島事件受難者家屬相繼參與選舉,都大獲選民支持當選。


每每提到「美麗島事件」,相信大家腦中浮現的都會是台灣曼德拉「施明德」,或是現在仍然參政的花媽陳菊、前副總統呂秀蓮,以及當時參與辯護律師團的陳水扁、蘇貞昌、謝長廷....等這些政治明星,但是「美麗島事件」的受難者多的是像「戴振耀」這樣的小人物,他出身農家,沒受過高級教育,卻一心追求「自由民主」,即使不是「美麗島事件」中的焦點人物,但他依然說:「在美麗島雜誌社幫忙的那兩個月,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兩個月」,即使他最後也遭判刑入獄,但仍不改他至死不渝「以追求民主」為傲的信念。






🎙歡迎收聽【再不台就悲劇】的Podcast,聽我們完整的分析《鹽水大飯店》

🎙並關注我們的 IG粉絲專頁,掌握更多關於台劇和國片的資訊!


#EP38《鹽水大飯店》上集:追求民主不分省籍! 黨外時期,本省外省一條心,統獨放一邊,民主擺中間!跟著農運先驅戴振耀一起回顧台灣民主改革的熱血革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再不台就悲劇平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