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遇見的人,以及從他們身上學到的調整心態的方法。
我常常會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思想,這種習慣有時會讓我感到壓力過大。這時候,我會試著觀察別人的生活和行為,藉此拓展自己的眼界和思維。有一句話說:「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這句話提醒我,不僅要向優秀的人學習,也要從別人的缺點中學會反思。
在工作中,我曾經遇到過一位很特別的同事。這位姐姐從不罵人,也不生氣,總是保持正向思考,並樂於助人,從不拒絕任何工作。一開始,我非常羨慕她的冷靜和情緒控制能力,認為這就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我發現她的工作完成度並不高,常常要加班到晚上八點才下班。她的正面形象就像是一種假面具,讓人無法看清她的真實情感。
她常把工作壓力轉嫁給新人,用「學習」和「成長」的名義分配任務,甚至在給予稱讚的同時也給予更多的工作。她觀察我們與同事之間的互動,要求我們改善態度,以免影響在主管心中的形象。這讓我一度陷入自我批評的漩渦,不知道如何平衡做好事與做好人。
我曾為此感到非常困惑和自責,認為自己的表現不夠好。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諮商和自我反省,我逐漸意識到,這位姐姐的做法其實並不代表大多數人的觀點。她的「做好人」和「做好事」的理念中,包含了一種過度的自我要求和迎合。事實上,我們在職場中需要的是互相尊重,而不是一味討好他人。我也學到了,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比隱藏和壓抑更能讓人感到舒適和自在。
在生活中,我也遇到了幾位讓我印象深刻的親戚。他們有一種習慣,就是在心情不好時臉色變得很難看,但當你問起時,他們總是說自己沒事。這種行為讓人感到困惑,也讓我思考自己過去是否有過類似的行為。以前的我,在面對不滿時,總是選擇沉默,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感受。這種做法其實是缺乏表達能力的表現,可能是因為從小沒有學會如何正確地表達情緒,或者害怕表達後引起衝突。後來我發現,不表達反而阻斷了溝通的可能性,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遠。
因此,我決定不再壓抑自己的情感,而是學會以合適的方式表達。這樣做不僅讓自己感到更自在,也讓我不會再成為那些讓人困擾的親戚之一。
最後,我想談談那些立意良善但缺乏界線感的長輩。他們總是熱心照顧人,比如在吃飯時不停地布菜、整理餐具、遞飲料,似乎總要做些什麼來顯示他們的關心。這些行為有時看起來像是創造需求,甚至讓人感到窒息。他們的善意雖然值得感激,但往往忽略了每個人對於「照顧」和「乾淨」的定義可能不同,有時這種過度的好意反而讓人感到不自在。
每次與這些長輩相處,我都會反思自己是否也有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他人身上的行為。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思想和選擇,而不是強迫對方接受我們的意見。這種尊重和理解才能維持健康的人際關係。
總結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和特質,這些特質塑造了他們的行為模式。透過觀察他人,我們可以學會如何改善自己,也能更清楚地理解自己。我相信,自省雖然會讓人不適,但它是一種自我了解的過程,能幫助我們在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選擇,不須勉強自己,也能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