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我覺察力】五大反思與三種覺察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因為九月份要開設自我覺察、靜心相關主題公開班的關係(詳情請參考這篇→【當NLP遇上呼吸法】 一日靜心工作坊:課程Q&A),「自我覺察」這個議題引起了身邊朋友及學員圈的討論。

有人問我:「要怎麼知道自己缺乏自我覺察呢?所謂"燈下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才是最可怕的吧?」

是的,如果已經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態,那麼調整起來問題都不大,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在此提供五大面向供大家自我反思與檢視,看看您是不是有缺乏自我覺察的狀況呢?

  1. 情緒失控: 如果您有時候會情緒失控、無法適當地處理壓力和情感,但是自己並沒有感覺,直到他人提醒才發現,那就有可能是因為缺乏對自己內在情感的認知和理解。
  2. 與他人關係問題: 在人際關係中經常出現衝突、誤解或無法理解對方的情感,可能表示缺乏對自己和他人情感的敏感度。
  3. 忽略身體信號: 如果經常忽略身體的疲勞、不適和壓力,可能會導致身心健康問題,這可能是因為缺乏對身體狀態的覺察。
  4. 不自信或過度自信: 缺乏自我覺察可能導致對自己的能力和侷限性缺乏清晰的認識,可能會表現為過度自信或缺乏自信。
  5. 無法有效解壓: 如果你找不到有效的方式來釋放壓力,可能是因為你無法意識到自己的壓力源和情緒反應。

如果以上這些面向有部分(甚至大部分)都讓您感到似曾相似,這可能是一個提示,表明您需要更多地關注和培養自我覺察的能力。

自我覺察並不僅限於心理層面,身體的覺察也是同等重要。我們的身體是靈魂的容器,兩者緊密相連。通過身體上的自我觀察,我們可以更加注意到身體的感覺和狀態,從而更深刻地了解自己。一個緊繃的肩膀或淺促的呼吸,都是正是內心狀態的反映。透過對身體反應的關注,我們能夠更好地緩解情緒,實現身心的平衡。

如果我們疏忽了自我覺察,可能會陷入情緒困擾、人際關係糾紛和無法有效地理解和調節自己的情感的困境,可能導致情緒失衡和人際關係的緊張。此外,無法注意到身體的需求和狀態,可能導致健康問題和身心不適。

如果真的有以上狀況,要如何解決呢?以下擷取神經語言程式學(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簡稱NLP)裡面的三種方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1. 感官的敏銳:日常生活中(特別是與人互動時),潛意識會以最細微的線索來反應外在世界,例如受到驚嚇會瞳孔放大、臉色發白、肌肉緊繃;看到喜愛的人心跳會加快、嘴角肌肉上揚等。透過膚色、肌肉、呼吸心跳、動作等這些生理語彙的度測(觀察),來達到察言觀色的目的--當然,也包括觀察自己。
  2. 表象系統的解讀:人類是透過五官(眼、耳、鼻、舌、身)產生的五感(視、聽、嗅、味、觸)來感知外在的世界,這些感知構成了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經驗及看法,這些感知在NLP裡統稱「表象系統」。只要能判別自己或他人使用何種表象系統及感官用語,就能知道自己或對方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進而能夠有效地進行溝通。
  3. 身體掃描:NLP裡的身體掃描,是採用淺層催眠的方式進行。透過將注意力漸次集中到全身每個部位、每個器官(從頭到腳或從腳到頭),關注該部位/器官目前的狀態與感受,開啟身體覺察、身心合一的第一步。

自我覺察是一段充滿發現和成長的旅程,透過覺察深入理解自己的內心和身體,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應對生活的挑戰、建立更親近的人際關係,甚至找回真實自我。

想要親身體驗自我覺察帶來的愉悅與幫助嗎?

【當NLP遇上呼吸法】 一日靜心工作坊

本課程已於2023年9月份完訓,下次公開班時間未定,如對本課程有興趣,可選擇:
1.加入陶玉銘老師的LINE@官方網站,隨時接收最新訊息與開課資訊→「玉」見更好的「銘」天
2.歡迎企業或機關團體包班,聯絡信箱:ymtao0720@gmail.com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陶玉銘|正向溝通力培訓師|跨族群交流(動物溝通師)
18會員
72內容數
覺得自己話不多,但人生卻跟溝通很有緣份...歷經過去十餘年教業務員溝通、到近幾年來踏入跨族群(動植物)溝通領域,這才了解到自己畢生的使命是「透過溝通促進生命間的和諧關係」。這裡是我筆耕的小小園地,願您能在這獲取最棒的資源,同時祝福所有來到這裡的人都能在和諧中獲得幸福。
2024/09/02
在現今忙碌的社會中,真誠的溝通愈顯重要。本文探討幾個關鍵技巧,如真誠表達、主動傾聽、展現同理心等,幫助你成為一個更溫暖且受歡迎的人。這些技巧不僅能夠深化人際關係,也能讓你的每一次對話都充滿真誠的連結。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條溝通之路,讓心與心之間的橋樑更加堅固。
Thumbnail
2024/09/02
在現今忙碌的社會中,真誠的溝通愈顯重要。本文探討幾個關鍵技巧,如真誠表達、主動傾聽、展現同理心等,幫助你成為一個更溫暖且受歡迎的人。這些技巧不僅能夠深化人際關係,也能讓你的每一次對話都充滿真誠的連結。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條溝通之路,讓心與心之間的橋樑更加堅固。
Thumbnail
2024/07/23
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助人為快樂之本」,但如果一味奔波幫助他人,卻忽略了自我,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本文分享了幫助他人的代價,並提出了三點建議:明白助人的真正意義、學會拒絕和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2024/07/23
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助人為快樂之本」,但如果一味奔波幫助他人,卻忽略了自我,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本文分享了幫助他人的代價,並提出了三點建議:明白助人的真正意義、學會拒絕和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2024/07/12
當夠了好好先生、好好小姐? 感覺對別人在怎麼好都只是付諸流水? 別人對自己的好都不懂得感恩? 有以上境遇的朋友,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或許會有些新的認識與啟發~
Thumbnail
2024/07/12
當夠了好好先生、好好小姐? 感覺對別人在怎麼好都只是付諸流水? 別人對自己的好都不懂得感恩? 有以上境遇的朋友,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或許會有些新的認識與啟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年初以來,我的網路同溫層內容開始出現許多關於靈性成長、自我探索類的文章,由於自己還滿喜歡這一類的內容,於是也逐漸受到影響,會開始觀照自己的心,在日常發生的事件、問題裡,會去向自己發問,並向內尋求解答。 但在一連串的反思自省的過程中,的確有意識到自己的黑暗面,比方懦弱、恐懼、不自信、忌妒、不安
Thumbnail
今年初以來,我的網路同溫層內容開始出現許多關於靈性成長、自我探索類的文章,由於自己還滿喜歡這一類的內容,於是也逐漸受到影響,會開始觀照自己的心,在日常發生的事件、問題裡,會去向自己發問,並向內尋求解答。 但在一連串的反思自省的過程中,的確有意識到自己的黑暗面,比方懦弱、恐懼、不自信、忌妒、不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覺察與生活的關係,從『覺察』到『重新選擇回應』的實踐過程,並提出如何運用覺察技巧改變對世界的回應方式,以獲得更輕盈的生活。作者分享了個人覺察筆記,從感受的覺察到重新詮釋回應方式的概念,並以情境例子說明如何提高個人頻率,引導讀者發現覺察的目的和實踐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覺察與生活的關係,從『覺察』到『重新選擇回應』的實踐過程,並提出如何運用覺察技巧改變對世界的回應方式,以獲得更輕盈的生活。作者分享了個人覺察筆記,從感受的覺察到重新詮釋回應方式的概念,並以情境例子說明如何提高個人頻率,引導讀者發現覺察的目的和實踐的方法。
Thumbnail
透過覺察、流動、接納、探索、改變、珍惜這六個練習,可以幫助改變自己的情緒狀態和回應方式,我也分享了自己的情緒轉化歷程和感受之實例故事。
Thumbnail
透過覺察、流動、接納、探索、改變、珍惜這六個練習,可以幫助改變自己的情緒狀態和回應方式,我也分享了自己的情緒轉化歷程和感受之實例故事。
Thumbnail
在討論減輕焦慮的方法前,我們想要先提及「覺察」的重要性。練習覺察,是與焦慮共處前很重要的事情,唯有與自己的情緒狀態有所連結與覺知,我們才能更適切地作出應對策略。這篇文章介紹如何通過好好呼吸來幫助放鬆並管理焦慮。
Thumbnail
在討論減輕焦慮的方法前,我們想要先提及「覺察」的重要性。練習覺察,是與焦慮共處前很重要的事情,唯有與自己的情緒狀態有所連結與覺知,我們才能更適切地作出應對策略。這篇文章介紹如何通過好好呼吸來幫助放鬆並管理焦慮。
Thumbnail
前言: 這禮拜上了一堂線上課程的主題是『情緒管理』, 當中有許多不錯的提醒與建議, 我個人認為可當作覺察情緒的工具參考, 特別最近也正在學習覺察自己, 好的情緒管理也是相當重要, 節錄部分重點整理後分享給大家. 自我覺察四步驟: ㄧ、事件覺察 例如:事件發生時,你覺察到開心或不
Thumbnail
前言: 這禮拜上了一堂線上課程的主題是『情緒管理』, 當中有許多不錯的提醒與建議, 我個人認為可當作覺察情緒的工具參考, 特別最近也正在學習覺察自己, 好的情緒管理也是相當重要, 節錄部分重點整理後分享給大家. 自我覺察四步驟: ㄧ、事件覺察 例如:事件發生時,你覺察到開心或不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