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5|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夏威夷比薩並不發源於夏威夷!?

raw-image


最近無意間滑到了一個油管影片,

驚訝原來夏威夷比薩並不是在夏威夷被發明創造出來的,

發源地甚至不是在美國,而是在加拿大首府安大略。

發明人是希臘裔的廚師山姆·潘諾普洛斯,

而當初他發想的概念跟夏威夷的沙灘、陽光、比基尼也毫無關係。


中式咕咾肉放在美式比薩麵皮上的飲食文化融合

純粹只是想要以當時在渥太華的唐人街中國餐館裡最紅火的咕咾肉為原型,

將米飯改成麵皮(而且還是美式的厚面皮而非義式的薄麵皮)

將咕咾肉拆解成西式的火腿取代豬肉塊,

加入原本就在咕咾肉的罐頭鳳梨,

以及比薩元素的番茄糊(咕咾肉也有)與滿滿的起司。

就這樣,從家鄉義大利過鹹水到美洲變成厚面皮的美式比薩,

又再次與唐人街餐飲文化重塑,

變成了老派義大利人所痛恨的夏威夷比薩。

甚至是在COVID大流行期間,有義大利人表示自己「餓死也不會吃」鳳梨披薩,

即便當時居民搶購囤積食物,超市貨架幾乎被一掃而空,

但貨架上的鳳梨披薩依舊無人問津。



至於,為什麼義大利人這麼痛恨夏威夷比薩,

大概跟它成為了開啟了後來亞洲市場魔改比薩配料的"破窗效應"開源吧?

甚麼是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又稱破窗理論)呢?

兩位犯罪學家發現如果有一棟建築的其中一扇窗戶被打破,但是沒有人修復,

那要不了多久,附近的其他窗戶也會接連的被破壞,亂丟垃圾、闖空門甚至縱火等犯罪行為也可能隨之發生。

爾後就被拿來表述當環境中的某種不良現象發生後,如果沒有馬上進行改善或修復,這種不良現象便可能會逐漸被接受,且逐漸擴大變嚴重。



在飲食人類學的探討中,民族文化、在地風土本來就會深刻的影響飲食習慣。

先不論比薩配料在北義/南義之間就已經有很大的不同。

最早一次的比薩大變形,大概是從義式的薄皮比薩變成厚皮的美式比薩,

義大利人看到還能說只是美國人體型大吃的多,

除了麵皮加厚,看起來起碼都大同小異。

但加進去鳳梨這種歐洲完全陌生的食材進入到比薩,

這就脫離了比薩元素(麵皮+番茄糊+蔬菜香草+一點點肉+鋪上起司),

進入了魔改的第一步,

以至於後來什麼皮蛋、臭豆腐、麻婆豆腐比薩⋯⋯⋯

都完全墮落到激不起義大利人的吐槽了。


豬血糕比薩


最後最後,那到底加拿大人發明的鳳梨比薩要叫做夏威夷比薩呢?

其實是因為他們當時使用的鳳梨罐頭封面的原產地是夏威夷。(另一說是罐頭品牌就叫做夏威夷)

大廚想說也挺東方神秘色彩的,就拿來命名了,

沒想到一炮而紅到全世界!

-------------------------------------------

最後的最後最後,學徒講古到這裡,

你有沒有發現比薩元素中埋伏了一個怪怪的東西。

給你三秒鐘想一想,


番茄!不管甚麼比薩配料裡必不可少的番茄糊原料中的番茄,其實是中美洲植物

最早是由西班牙人從阿茲特克帝國首都墨西哥城的菜市場上將番茄帶回歐洲大陸的。

而且跟全世界所有茄科植物一樣,番茄他們家的公媽全都是有毒的!

所以一開始被帶回歐洲只是拿來做觀賞植物,

直到番茄被商人們命名為“Pomo d'amore”或“Manzana del Amor”,

意為“愛的蘋果”後,

就跟後來的巧克力與鑽石一樣,

甚麼新玩意一旦與愛這個詞有了聯繫,便能打響名號一炮而紅,

逐漸在溫熱的南歐廣泛種植,

而進入了義大利人的餐桌上。

所以,比薩這個神奇的食品可以說是結合了

中亞兩河流域傳入的小麥(麵粉)

以及歐洲自己的酪農業產的起司+本地香草

以及中美洲新大陸引進的番茄糊而成型

幾百年之後又再翻回到北美洲

加上大洋洲傳入的菠蘿(鳳梨)與廣東菜系的酸甜口咕咾肉,

變身成為萬人皆知的夏威夷比薩!

可以說夏威夷比薩本身就是人類千百年來的文化流動所共同發想創造出來的全球化餐飲Global Fusion 代表!

-------------------------------------------

再次感謝你看/聽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或是按下文章的喜歡,讓我知道!

特別感謝在九月份打賞本沙龍四個專題的贊助讀者&每一位付費訂閱讀者,讓人類學徒能在寫作之餘,買杯咖啡醒醒神繼續爬格子耕出有趣的金融科普﹑人文歷史﹑紐西蘭風光文章給各位。(打賞/贊助按鈕目前官方停用中,祝願各位讀者股市賺大錢留到未來再打賞學徒我辛苦寫文章+錄音)

人類學徒在此作揖感謝。

--------------------------------------------

※歡迎來到重新復活的臉書粉絲頁與金融人類學徒互動交流: 迷惑的金融人類學徒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