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羅冠聰的香港備忘錄《時代推著我們前行》:近乎噤聲的年代,對抗中共論述的重要文本

最一開始對「羅冠聰」這名字留下印象,應當是我在網路媒體任職的期間。由於當時的公司在香港設有辦公室,加上我任職於內容部,發生在香港的時事便因此成了我關注的範圍之一。

「反送中運動」如火如荼進行著的那段期間,即便我人在台灣,看著發生在香港街頭與大學校園的種種,心中免不了產生憤怒、傷心、焦慮、激動等情緒。香港當時的局勢則影響了台灣2020年的總統大選結果,「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這句話,或許許多人還有印象。之後發生的種種——逃犯條例通過、眾多港人移民、黃之鋒被捕、黎智英被捕、《蘋果日報》熄燈——接二連三地登上媒體版面,香港已不是我們過往熟悉的模樣。

得知羅冠聰的消息,自然也是在前一段所述的種種事情的其一。1993年出生的他,與我可說是同輩人。他是民主派政黨「香港眾志」的創黨主席,於2016年立法會選舉當選議員,後因宣誓風波而喪失議員資格。香港警方於2020年以「港區國安法」中的危害國家安全罪通緝羅冠聰,同年羅冠聰流亡英國尋求庇護,2021年英國政府給予他難民身份。今(2024)年在台灣出版的《時間推著我們前行》,是一本集結了羅冠聰流亡至英國後的所思與所行、回憶錄與政治評論的著作。


書籍資料:羅冠聰著,2024,《時代推著我們前行:羅冠聰的香港備忘錄》。新北市:黑體文化出版。

如果你有意購買電子書,且願意支持我繼續寫作,歡迎點此連結至Readmoo讀墨購買電子書。有你的支持,讓我能旅行到更遠的地方!


近乎噤聲的年代,對抗中共論述的重要文本

香港國安法實施之後,留在城內的人幾乎難以在公開場合闡述其對民主制度或公民社會的看法,離城的人則忙於在新的國度安頓身心,一邊忌憚著新國度裡是否有愛國小粉紅出沒,不見得能暢所欲言。然而,不是所有香港人都噤聲。在如此情況下,羅冠聰出版《時代推著我們前行》有其特殊之處與重要性。

一方面,羅冠聰讓我們看見了從流亡到國際倡議,他是如何思索與摸索。縱使他在開始流亡後獲得諸多媒體曝光,許多心境的轉折、倡議策略的考量,在書裡有較為完整的論述與呈現。另一方面,這本備忘錄可預期將成為對抗中共論述的重要文本。

中共加大力道治理香港後,已透過媒體宣傳、教育等方式,強加其所欲的意識形態於人民之上,當中必然也涉及了如何記錄與詮釋香港過往的歷史(想想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在小說《1984》的名句——「誰控制了過去, 誰就掌握了未來」)。羅冠聰的備忘錄記錄了民主派人士在香港的行動,見證了公民社會的興衰。即使這本著作無法在香港流通、販售,有意理解香港民主運動的讀者,總能找到方法閱讀。

香港在歷經了一連串的社會動盪過後,有的人選擇出走、有的人選擇留下繼續戰鬥。「是否要繼續與極權政府周旋、又該如何周旋」或許是每個關注或參與香港社運的人有過的疑問。羅冠聰當然也不例外,他在書中除了紀錄流亡開始後的種種生活與心境,字裏行間最關切、思考最為懇切的,莫過於香港的未來、出走/留下來的人,該如何相互理解。社會運動是關乎群眾的運動,領導或組織者們之間如何看待、甚至是對待彼此,更是另一層次的倫理議題。

「亂世中應留守或離去?」羅冠聰誠實地說,如今的他沒有最佳的位置和認知回答這一題,但他仍努力梳理並理解兩邊的想法。同時,他也意識到此一問題已遠遠超過政治分析,進入到運動倫理的範疇。這一問題或許正如香港日漸晦暗的社會局勢,一時半刻難以得出理想的答案。不過,羅冠聰提醒我們,以是非黑白的角度切入離港是否,很有可能是劃錯重點。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將香港(人)的未來及存續放在心中,並且衡量自身的風險與能力,將之浸透到生活與工作中。

如同你我,羅冠聰面對香港局勢也有感到焦慮、無力、悲傷的那一面。但多年參與社會運動與如今在英國延續的倡議經驗,讓羅冠聰屢屢在書中有不少發人省思的金句。論及社會運動如同潮汐有高有低時,他寫道:

忍耐和意志,是必不可少的。失敗並不可恥,失敗亦不絕望,然而假若就此垂頭喪氣、不作思考,盲目讓勝負心充斥腦袋並指揮言行,變得犬儒起來,就不太OK了。

談及如何在亂世中自處並持續跨出步伐向前,他則說:

人的長大,是一個認清自己不是主角的瞬間,卻又不對世界感到絕望,保持熱情和對美好的追求。

你要學會的,是等待自己

「運動」在這本備忘錄中,主要指的是社會運動,但這個詞代表的另個意思(sports),讀來同樣令人有所收穫。羅冠聰在書中揭露,他自幼就喜歡踢足球,但在求學成長的過程中,因為發育慢、腦袋不夠靈敏的關係,使得他常常是在場邊坐冷板凳的後備球員。他自認這樣的經歷影響了他的性格,以及他如何定位自身在參與社會運動的角色——「敬業地完成被委派的任務,填補團隊最需要支援的位置」。如今的他在踢足球中能感受到全然的自由,更透過可見的貢獻和進步,填補長期在社會倡議或運動中的失落感。

「運動傷害」更具有啟發性。羅冠聰在其中一篇提及曾因十字韌帶嚴重撕裂經歷過重建手術,後續的復健及復原過程更是困難重重。不停地搜尋醫療相關資訊、擔心著傷勢能否復原、暗自在心裡比較自己與他人的復原情形,有受傷過的人大抵對這些行為不陌生。最終,點醒羅冠聰別再將自身拿來與他人比較的是物理治療師,使他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步伐、差異,想要從別人身上尋找標準答案,到頭來其實是不切實際」。這番體悟運用在社會運動場域,何嘗不可?

如同他在書裡諸多篇章談及香港的未來,他認為短時間內難以有較為正面或樂觀的發展,卻也提醒讀者不要完全放棄。與極權政府過招是漫漫長路,學會等待也是這條長路上的必修課。

羅冠聰在新書出版後,接受台灣媒體《中央社》訪問時曾提到,選擇在台灣出版新書是因為港、台兩地面對的是同個極權政府的威脅,擔憂中共將打壓香港的經驗,運用在台灣。「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這句話未來是否會應驗,誰都沒能說個準(畢竟兩地的資源、條件,乃至地緣政治處境,嚴格說來有許多相異之處)。

羅冠聰2022年應美國華盛頓傑佛遜學院邀請,擔任畢業致詞嘉賓。致詞中他提及,「在香港,或是中國,爭取民主、自由和公義是一個遙遠的夢想——一個難以觸及的目標。」作為台灣人,我只求我們如今習以為常、他人眼中夢想的生活方式與制度,能持續存在。必要時,我們也願意用各種方式守護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時代推著我們前行
4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