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9|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疾病-婦科】2.4經期延長-夏桂成

來源:📗月經病中醫診治

◎概述

  • 月經週期基本正常,行經時間延長,超過7天,甚則淋漓達10餘日者,稱為經期延長
  • 本病證與西醫所謂的「黃體功能萎縮不全」的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宮出血及子宮內膜炎相一致


◎病因病理

  • 本病證的主要機理在於瘀熱,即子宮內瘀熱不淨以致血不歸經,但本質上是與腎虛有關的
  • 西醫:由於月經期子宮內膜剝脫後,下一週期卵巢新的卵泡發育遲緩或欠佳,所分泌的雌激素不足,以致子宮內膜不能再生修復已剝脫的創面而止血,而使月經期延長
  • 行經期是重陽轉陰的轉化時期,轉化順利,經血排泄自然也就順利,重陽轉化不利,經血排泄欠利
  • 應泄之經血不能排除乾淨,必然影響重陽的正常轉化,而重陽轉化欠利,常與陰精不足有關,陰精不足,氣火偏旺,自然也就影響重陽的轉化
  • 子宮內瘀熱互蘊,也必然影響陽轉陰運動
  • 不管血熱、或者瘀熱交合,必然與陰虛陽旺轉化不利有關,將要影響新週期的演變及新週期中陰長及其精卵發育的成熟
  • 此外亦有因濕熱蘊結所致者,或因七情所傷,肝鬱氣滯,橫克脾土,脾虛運化無力,水濕內停,蘊而化熱;或經期產後,或出血不已,血室正開,攝生不慎,感受濕熱邪氣,蘊結於子宮脈絡,或人流手術損傷,或經期同房,敗血精濁,互相蘊結,繼發於子宮衝任,迫血妄行而致月經淋漓不斷也


◎診斷與鑒別診斷

  1. 臨床表現
  • 月經週期基本正常,而行經時間延長
  • 在正常月經期後,仍有少量持續性陰道出血,使月經期延長達10餘天
  • 連續兩個週期以上
  • 經量、經色、經質有所改變
  1. 檢查
  • 基礎體溫及子宮內膜檢查均正常,或有炎性病變
  • B超隨診檢查,卵泡發育欠佳,與同期相比,卵泡較小
  • 激素測定,卵泡期雌激素水平偏低
  1. 可通過宮腔鏡檢查,或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等,排除子宮粘膜下肌瘤及息肉樣病變,測量BBT與經前期出血、崩漏等相區別。


◎辨證論治

  • 本病以瘀熱為主證型,但本質上屬於腎虛
  • 行經期瘀熱為主證型,而在經後經前期尤當以腎虛為主證型


✏️瘀熱證

【症】月經先期,抑或後期,經量或多或少,色紅或紫紅,質粘稠,有血塊,小腹作痛或脹滯不舒,胸悶煩躁,頭昏腰酸,口渴咽乾,夜寐甚差,小便黃少,大便艱乾

【體】舌紫暗、瘀點,苔黃膩;脈細弦數

【方】丹梔逍遙散 合 加味失笑散

【藥】鈎藤15、炒丹皮9、炒山梔9、當歸10、赤芍10、白芍10、山楂10、茯苓10、五靈脂10、澤蘭10、益母草15、制香附6、蒲黃6、續斷12

【加減】

  • 偏於血瘀(小腹疼痛明顯,血塊較大):去 梔子,加 炙乳香6、炙沒藥6、延胡索10、艾葉6
  • 偏於血熱(出血量多,色鮮紅,血塊較小):去 當歸;加 炙龜甲10、炒黃柏9-12、大薊12、小薊12
  • 熱夾血瘀(平時黃白帶下量多,質黏膩,舌苔厚膩,納差):去 當歸;加 馬鞭草15、薏苡仁15-30、敗醬草12、馬齒莧12


✏️腎虛證

【症】經期延長,血止之後,頭昏腰酸,或時胸悶煩躁,夜寐較差,形體畏寒

【體】舌偏紅;脈細弦。測量BBT呈高溫相上升緩慢或者高溫相欠穩定,或者高溫相偏短偏低,或者高溫相緩慢下降等

【方】歸芍地黃湯 合 趙氏蓯蓉菟絲子丸

【藥】炒當歸10、赤芍10、白芍10、山藥20、山茱萸10、熟地黃10、丹皮10、茯苓12、續斷12、菟絲子12、肉蓯蓉12、焦山楂12

【加減】

  • 偏 腎陰虛:去 肉蓯蓉、當歸;加 女貞子15、炙鱉甲10
  • 偏 腎陽虛:去 當歸;加 巴戟天9、補骨脂10
  • 兼 肝鬱:加 炒柴胡5、鬱金9
  • 兼 心火偏旺:去 當歸;加 蓮子心5、黃連3、紫貝齒10
  • 兼 脾胃不和:去 當歸、熟地、肉蓯蓉;加 炒白朮10、木香9、陳皮6、砂仁5


✏️脾腎氣虛

【症】月經淋灕不易淨,色較淡,質稀或黏膩,腰酸頭昏,神疲乏力,納欠腹脹,大便易溏,四肢欠溫,小便較頻

【體】舌淡紅,苔白膩;脈細弱

【方】健固湯

【藥】黨參15、炒白朮10、茯苓10、巴戟天10、續斷15、砂仁5、陳皮6、炒荊芥5、蒲黃炭9、補骨脂10

【加減】

  • 偏心脾不足:去 巴戟天;加 黃芪15、煨木香9、炒酸棗仁6
  • 偏腎陽虛:去 炒荊芥;加 杜仲10、鹿角膠10
  • 兼 血瘀(伴小腹隱痛,有較大血塊):去 巴戟天;加 炒五靈脂10、景天三七9、益母草15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