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自律女孩的一天到底有多可怕?
最近我在滑社交媒體的時候看到有很多「精緻/大學/上班族自律女孩的一天」,類似於這樣標題的短影片。每一個都是早上4點半起床護膚(??)、稍微運動、學習英文(大部分都要學英文,可能這是格調???)、自己做健康早餐(一定要有水果)等一系列看看起來這一系列完美的行程。
非常自律,但我注意到,光是那些拍攝機位擺放就應該花了不少時間吧。
就連坐在沙發上刷手機的時候,有時候我腦海裡還在回放著待辦事項清單,像是有個小警報器不斷響著:你還有好多事沒做呢!@#@%¥……%$#@
OK FINE,這也讓我們不知不覺陷入了另一種狀態——過度依賴規劃和效率,導致我們一旦停下來休息,反而會感到焦慮和慌亂。追求自律把自己活成了【開局EXTREMATE HARD】,讓我們把每一分鐘都填得滿滿的,但是周圍的人都這樣啊,如果不跟着,就似乎不夠「努力」。
以前我每次一放長一點的假,我就會生大病。雖然身邊的人都把這件事當成笑料,但我自己知道這是不健康的。為什麼我無法好好休假?爲什麼無法好好享受清閒?因為在這種「高效自律」的追求中,休息被看作是一種「低效」行為。
這種心理壓力最終可能削弱我們的心靈彈性,讓我們失去靈活應對挑戰的能力。
「眼見爲實」,但是在這個奇怪的世界中,有太多東西可以騙過我們的眼睛和大腦。
社交媒體上的「片段」是經過精心策劃和選擇的。就算是普通的小家庭照片,通常只展現了生活中某一瞬間的亮點,而隱藏了背後的怒吼與情緒。這種對現實的扭曲會讓觀看者錯誤地認為這些片段就是別人完整的生活,從而形成不切實際的期望與目標。我們就會有認知失調,爲了不斷追求這些「標準」而陷入無止境的焦慮與自我懷疑。
這類型的影片不斷出現,讓躺在床上滑手機的我們感覺到像氣球一樣浮起來的焦慮。
包括我。
尤其是週末要結束前,看到大家出遊的出遊,約會的約會,再看看在家無所事事的自己,就會對自己生氣。
我很容易掉頭髮,而且又是超級長髮,只要一根掉在地方都很明顯。所以在工作告一個段落,能稍微放鬆的時候,我會起身,拿起掃把開始打掃業務部。
看着陽光透進來,綠化的小盆栽,我總會小聲哼着歌(公司是只要不打擾到別人就OK,但業務部一整天都超級熱(吵)鬧)。今天,主管聽到我五音不全的哼歌聲後看著我說:「你怎麼可以無論是累得要死還是忙得像鬼一樣,都還這麼開心?」
我想了想,也不太知道該怎麼解釋,只能笑著回答:「大概是因為我像牛皮糖一樣,怎麼拉都還能彈回來吧?」主管笑了一聲:「你又開始講垃圾話了。」
心靈彈性讓我們在生活的起起落落落落落落中,情緒能夠靈活應變。它的功能不僅是能夠承受壓力,還能在壓力中成長。可是,如果橡皮筋被拉得太緊,它會怎麼樣?啪!斷了!然後我們的心靈也跟著嘎嘣脆了。過度自律就是這樣,讓「我們的筋」變得脆弱不堪,最後全身散架。
自律的真正意義,應該是在掌控和放鬆之間找到平衡,而不是讓生活變成一場無止境的「效率競賽」。我們可以設定目標,制定計劃,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有足夠的彈性來應對生活中的變數。
自律的核心不在於不斷地壓榨自己,而是學會在適當的時候專注於任務,同時也要給自己空間去享受生活。人生走一遭,
適當的玩耍和休息,讓我們能夠保持心靈彈性,而不是讓自己在過度的壓力下崩潰。
容許我用可可愛愛的李白作爲結尾。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聽過李白的人都知道!
李白是一個酒鬼!!!
他的意思很簡單:人生嘛,得意的時候就開心點,別讓自己跟個空酒杯對著月亮發呆。這簡直就是古代版的「活在當下」,把開心掛在嘴邊,把快樂落實到行動上。
你會說李白很爛,不自律所以沒有成就嗎?不會。
因爲他的詩不流傳千古。
那你可能會問,這和自律有什麼關係?難道他不是特例嗎?
其實,並沒有。就是因爲他盡情享受他活著的每一秒,知道什麼對自己最重要,所以他的「自律」其實表現在選擇了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才可以寫出這樣的曠世豪作。他知道如何平衡自己的欲望和追求,喝酒和寫詩,對他來說是一種微妙的平衡,這大概就是他獨特的自律方式——在作詩和作樂之間達到某種奇妙的和諧。(當然,最後野史說他喝多了掉進湖裡,這就當個故事聽吧~)
所以,別誤會了自律。